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耦合络合吸收脱除烟气中NOx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582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耦合络合吸收脱除烟气中NOx工艺,该工艺是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为固定化载体将驯化后的两类还原菌分别固定化后,分别填充于第一级还原再生塔、第二级还原再生塔,将含NOx的模拟烟气在吸收塔中先经FeII(EDTA)络合吸收,络合吸收NOx后的吸收液先与第一级还原再生塔中的FeII(EDTA)NO还原菌固定化微球接触,将FeII(EDTA)NO还原为N2,随后再与第二级还原再生塔中的FeIII(EDTA)还原菌固定化微球接触,将FeIII(EDTA)还原为FeII(EDTA),使得络合吸收液得以再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系统优势菌种的密度,保持优势菌种性能稳定,克服吸收液中组分间的底物竞争性抑制问题,有利于提高生物还原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耦合络合吸收脱除烟气中NOx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脱硝
,具体涉及一种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耦合络合吸收脱除烟气中NOx工艺。
技术介绍
氮氧化物(NOx)是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人类身体、生态环境等危害严重。近年来随着其排放量的快速增加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NOx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排放是NOx进入环境的主要途径,由于烟气排放量大,且其中NOx的主要成分一氧化氮(NO,约占95%)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在国际上仅有以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工业应用,但这两种方法仍存在投资 运行费用高、NH3泄漏、产生二次污染、催化剂易失效等缺陷。因而,开发新的烟气脱硝技术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络合吸收法是上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烟气脱氮方法,在荷兰、美国、日本等国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它是利用液相络合吸收剂(如Fe11(EDTA))将烟气中的NO迅速络合从而将其转入液相,因而特别适合于主要成分为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耦合络合吸收脱除烟气中NOx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为固定化载体将驯化后的FeII(EDTA)NO还原菌、FeIII(EDTA)还原菌分别固定化后,分别填充于第一级还原再生塔、第二级还原再生塔;(2)往吸收塔的储液槽内注入含有FeII(EDTA)的吸收液,之后将含NOx的模拟烟气通入吸收塔中与该吸收液接触,NOx与吸收液中的FeII(EDTA)发生络合反应被吸收;其中吸收液内含有基础培养基、FeII(EDTA)、碳源、及电子供体;(3)根据第一级还原再生塔、第二级还原再生塔中磁性壳聚糖微球的磁化强度分别对第一级还原再生塔、第二级还原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耦合络合吸收脱除烟气中NOx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为固定化载体将驯化后的Fe11(EDTA)NO还原菌、Fe111 (EDTA)还原菌分别固定化后,分别填充于第一级还原再生塔、第二级还原再生塔; (2)往吸收塔的储液槽内注入含有Fe11(EDTA)的吸收液,之后将含NOx的模拟烟气通入吸收塔中与该吸收液接触,NOx与吸收液中的Fe11(EDTA)发生络合反应被吸收;其中吸收液内含有基础培养基、Fe11 (EDTA)、碳源、及电子供体; (3)根据第一级还原再生塔、第二级还原再生塔中磁性壳聚糖微球的磁化强度分别对第一级还原再生塔、第二级还原再生塔施加相应的电流强度;之后将络合吸收N0x后的吸收液先与第一级还原再生塔中的Fe11 (EDTA) NO还原菌接触,将Fe11 (EDTA) NO还原为N2,随后再与第二级还原再生塔的Fe111 (EDTA)还原菌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国华周作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