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锂离子电池在极片设计时,都是以阳极片有粉位包覆阴极片有粉位,电池在穿钉时易引发安全性问题,原因是穿钉过程中钉子引起的电池内部短路,大电流通过膜片间接触,局部温度剧烈上升,当温度超过活性物质的反应温度时,活性物质的反应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热,这样的连锁反应不断进行下去,最终引起整个电池的燃烧,剧烈时甚至会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穿钉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所述阴、阳极片的尾端设有长度为电芯宽度1-2倍的光部。所述阴、阳极片的尾端分别设有长度为电芯宽度O. 8倍及I倍的光部。所述阴、阳极片的尾端分别设有长度为电芯宽度I. 8倍及I. 6倍的光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穿钉的时候,阴阳片集流体直接相碰接触而短路,大部分的短路电流都通过短路的集流体,膜片之间的短路电流减小,释放出热量小,最终的最高温度值降低,电池不会出现燃烧及爆炸,从而提高电池穿钉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常规的锂离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阴、阳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阳极片的尾端设有长度为电芯宽度0.8?2倍的光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和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