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16060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悬挂输送线、卸胎滚筒线和控制器;悬挂输送线包括减速电机一、由减速电机一驱动的悬挂链,及等间距设于悬挂链上的数个移动吊具;卸胎滚筒线朝向移动吊具行进方向倾斜设置于悬挂链正下方,其上半段由对称的左、右卸胎滚筒组组成并分别由左、右支架支撑;左、右支架之间通过直线位移装置连接;左、右支架的下方设有基座,左、右支架和基座通过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倾斜输送线的上方,且于移动吊具移动轨迹外侧还设置有传感器;减速电机一、直线位移装置及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分配产品,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人工搬运产品过程中的意外工伤事故,降低劳动强度和节约成本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生产线上轮胎产品的搬运、卸下胎并输送的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轮胎生产线上转运卸胎普遍采用的作业方式是利用多层架台辅助搬运、装机上线方式。即首先将轮胎集中在多层移动架台上,由人工搬运到其它生产线附近后,再逐一搬到生产线的输送带上,以最终达到二次加工目的。这种作业方式具有如下缺点1)人工作业在卸胎、搬运、分配过程中因产品过大,质量重,使得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2)轮胎半成品从热炉加工成型,需要集中降温后,再由人工搬送到二次加工生产线上,搬 运过程中易发生烫伤、砸伤工人的事故;3)半产品搬运需根据各条生产线的需求来现场分配,由此,现场调配搬运任务繁重,搬运成本大;4)现场调配费时费力,效率低,长而久之,易造成配料与生产线之间的混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以达到实现自动分配产品,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意外工伤事故,降低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输送线、卸胎滚筒线、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悬挂输送线包括减速电机一、由所述减速电机一驱动的悬挂链,及等间距设于所述悬挂链上的数个移动吊具;所述卸胎滚筒线位于所述悬挂链正下方,且朝向所述移动吊具行进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卸胎滚筒线的上半段由对称的左、右卸胎滚筒组组成,并分别由左、右支架支撑;所述左、右支架之间通过直线位移装置连接;所述左、右支架的下方设有基座,所述左、右支架和所述基座通过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倾斜输送线的上方,且于所述移动吊具的移动轨迹外侧设置有所述传感器;所述减速电机一、直线位移装置及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优选的,所述移动吊具具体为吊钩,所述吊钩的开口侧反向于所述卸胎滚筒线。优选的,所述左、右卸胎滚筒组的顶部高于所述吊钩的底部,且对应于所述吊钩设有豁口。优选的,所述直线位移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二和由所述减速电机二驱动的连杆机构;所述减速电机二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一、连杆二和连杆三;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三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左、右支架相铰接,而两者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连杆二的相对端活动铰接;所述连杆二的中部与所述减速电机二的输出轴相连。优选的,所述左、右支架的支脚上设有滑块,所述基座上设有垂直于所述悬挂链的直线滑轨;所述滑块和所述直线滑轨对应配合构成所述滑动导向机构。优选的,所述卸胎滚筒线的侧边上还设置有侧边弓I导滚筒组。优选的,所述卸胎滚筒线的下半段上还设置有防护校正机构。优选的,所述防护校正机构包括滚珠丝杆、丝杆螺母和一平行设于所述卸胎滚筒线上方的校正滚筒;所述滚珠丝杆的数量为两个,其垂直于所述卸胎滚筒线,并固定于所述侧边引导滚筒组的骨架上;每一所述滚珠丝杆的杆身上分别套设有所述丝杆螺母,且其下端分别连接有摇柄;所述校正滚筒与所述卸胎滚筒线之间距离匹配产品的厚度,所述校正滚筒的端头固设于所述丝杆螺母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系统通过悬挂输送线上的移动吊具于各生产线的上方往返,以搬运轮胎产品;通过在悬挂输送线的下方设置卸胎滚筒线,通过将卸胎滚筒线的上半段设置为由直线位移装置来控制开合,并以滑动导向机构来导向的左、右卸胎滚筒组,可平稳实现开合,以根据分配需求来卸胎;同时,通过传感器来感应移动 吊具上轮胎有无情况,并传递信号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直线位移装置驱动左、右卸胎滚筒组开合,以达到从移动吊具上卸下相应数量轮胎产品的目的,只需将本技术中的卸胎滚筒线连接到各生产线,即可根据各生产线上的实际需求来自动分配轮胎产品。故本技术具有代替人工高频作业,实现自动分配,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人工搬运过程中的意外工伤事故,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从而节约生产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输送系统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输送系统在闭合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卸胎状态下左、右支架、直线位移装置及基座的关系不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输送系统在开放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未卸胎状态下左、右支架、直线位移装置及基座的关系不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连杆机构的动作始末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防护校正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如图I、图2和图3所示,包括悬挂输送线、卸胎滚筒线、传感器7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悬挂输送线包括减速电机一(图中未示出)、由所述减速电机一通过齿轮(图中未示出)驱动的悬挂链1,及等间距设于所述悬挂链I上的数个吊钩2。所述卸胎滚筒线位于所述悬挂链I正下方,并朝向所述吊钩2行进方向倾斜设置。于此,具体而言之,所述卸胎滚筒线的投影与其上方的悬挂链I的投影重叠,故所述卸胎滚筒线上的滚筒垂直于所述悬挂链I。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吊钩2的开口侧反向于所述卸胎滚筒线,也就是说,吊钩2的开口朝向所述卸胎滚筒线所在侧的相对侧。所述卸胎滚筒线上半段由对称的左卸胎滚筒组31和右卸胎滚筒组32组成,于此,所述左卸胎滚筒组31和右卸胎滚筒组32的顶部不低于所述吊钩2的底部,且对应于所述吊钩2设有豁口 300,于此,当左卸胎滚筒组31和右卸胎滚筒组32闭合状态下,吊钩2上若未吊有产品,则仍可无干涉地通过该豁口 300。所述左卸胎滚筒组31和右卸胎滚筒组32分别由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支撑;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之间通过直线位移装置连接;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的下方设有基座5,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和所述基座5通过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于此,所述左支架41和右支架42的支脚上设有滑块61,所述基座5上设有垂直所述悬挂链I的直线滑轨62 ;所述滑块61和所述直线滑轨62对应配合构成所述滑动导向机构。所述倾斜输送线的上方,且于所述吊钩2移动轨迹外侧还设置有所述传感器7 ;所述传感器7进一步的具体位置可依产品的尺寸大小或产品分配需求来设置。于本实例中, 所述传感器7通过倒置L型支架71支撑固定于悬挂链I的两侧上。于此,传感器7可感应吊钩2上有无产品。所述减速电机一、直线位移装置及传感器7连接所述控制器。需要注意地是,于本实施例中,卸胎滚筒线无动力驱动,产品于其上的移动,是通过产品自身重力产生向下运动的分力作用,使得产品与卸胎滚筒线的滚筒产生相对运动,从而使得产品在倾斜设置的卸胎滚筒线上产生位移达到输送的目的。由此,可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位移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二 81和由所述减速电机二 81驱动的连杆机构82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所述连杆机构82包括连杆一 821、连杆二 822和连杆三823 ;所述连杆一 821的一端与所述左支架41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二 822活动铰接,而所述连杆二 82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三823活动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输送线、卸胎滚筒线、传感器,及控制器;所述悬挂输送线包括减速电机一、由所述减速电机一驱动的悬挂链,及等间距设于所述悬挂链上的数个移动吊具;所述卸胎滚筒线位于所述悬挂链正下方,且朝向所述移动吊具行进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卸胎滚筒线的上半段由对称的左、右卸胎滚筒组组成,并分别由左、右支架支撑;所述左、右支架之间通过直线位移装置连接;所述左、右支架的下方设有基座,所述左、右支架和所述基座通过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倾斜输送线的上方,且于所述移动吊具的移动轨迹外侧设置有所述传感器;所述减速电机一、直线位移装置及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输送线、卸胎滚筒线、传感器,及控制器; 所述悬挂输送线包括减速电机一、由所述减速电机一驱动的悬挂链,及等间距设于所述悬挂链上的数个移动吊具; 所述卸胎滚筒线位于所述悬挂链正下方,且朝向所述移动吊具行进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卸胎滚筒线的上半段由对称的左、右卸胎滚筒组组成,并分别由左、右支架支撑;所述左、右支架之间通过直线位移装置连接;所述左、右支架的下方设有基座,所述左、右支架和所述基座通过滑动导向机构滑动连接; 所述倾斜输送线的上方,且于所述移动吊具的移动轨迹外侧设置有所述传感器; 所述减速电机一、直线位移装置及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吊具具体为吊钩,所述吊钩的开口侧反向于所述卸胎滚筒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卸胎滚筒组的顶部高于所述吊钩的底部,且对应于所述吊钩设有豁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位移装置包括减速电机二和由所述减速电机二驱动的连杆机构;所述减速电机二固定于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控制器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保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瀚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