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0083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2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前部为上料区,其后部为分列等待区;所述分列等待区的边侧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其尾侧设有分列板;所述分列板的下方设有减震弹簧,其外侧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前部为进料检测区,所述进料检测区的边侧上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分列板和所述进料检测区的上方设有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上设有下压部件和夹爪机构;所述下压部件对应设于所述分列板上方;所述第一、第二传感器,及机械手臂均连接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有序且带有粘性的工件进行单列或多列的分列并输送,具有节约人力和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排列有序且具有粘性的工件进行单列或多列的分列并输送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部分较小工件的分列工作多采取人工分列方式或通过振动盘单件分列的方式。现有的,我司手机专用铁氧体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排列有序,且尚未烘干,仍带有粘性的铁氧体片进行分列操作,并输送进入下一道工序中去。由于铁氧体片仍带有粘性,无法通过现有的振动盘单件分列的方式来进行生产操作,而人工手动分列操作非常不便,分列速度慢,影响生产效率,为了跟上生产线上的生产需求,需配置大量人力来进行分列操作,使得人力、物力,及空间资源浪费很严重,且劳动强度大,使得生产成本相应增高。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机械自动化不断地提高与普及,节约人力资源和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发展的趋势,本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蕴而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以达到对有序且带有粘性的工件进行单列或多列的分列并输送,从而节约人力和生产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前部为上料区,其后部为分列等待区;所述分列等待区的边侧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其尾侧设有分列板;所述分列板的下方设有减震弹簧,其外侧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前部为进料检测区,所述进料检测区的边侧上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分列板和所述进料检测区的上方设有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上设有下压部件和夹爪机构;所述下压部件对应设于所述分列板上方;所述第一、第二传感器,及机械手臂均连接控制器。优选的,所述机械手臂还包括支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垂直气缸,及与所述垂直气缸输出端相连的第一水平气缸;所述第一水平气缸位于所述分列板和所述进料检测区的上方;所述下压部件与所述垂直气缸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夹爪机构与所述第一水平气缸输出端相连。优选的,所述下压部件具体为呈倒置L型的压杆。优选的,所述夹爪机构包括托板和固设于所述托板上的第二水平气缸;所述托板的一端固设有夹片,另一端上对应设有夹爪;所述夹爪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气缸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分列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输送带的相对侧边端上还设置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输送装置通过第一输送带来总体输送;通过机械手臂动作,以其上的夹爪机构来夹取单列或多列工件,以其上的下压部件来下压分列板以实现分列,最后搬运工件至第二输送带上;通过第一、第二传感器来对工件位置进行检测以便于输送和搬运过程有序进行,由第二输送带输送工件至下一道工序中去,从而实现对排列有序且具有粘性的工件进行单列或多列的分列并输送,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和生产成本,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输送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输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输送装置的左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装置,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第一输送带1、分列板2、第二输送带3、机械手臂4,及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输送带I的前部为上料区101,其后部为分列等待区102,所述分列等待区102的边侧上设有第一传感器81,于此,第一传感器81用以感应判断工件在第一输送带I上是否到达设定行程,其具体位置可依实际需要设置。所述分列板2设于所述第一输送带I的尾侧,其下方设有减震弹簧201。于本实施例中,分列板2为一长方形板体,设于第一输送带I的尾端后侧且小间隙接近第一输送带1,由此,从第一输送带I上输送过来的工件得以顺利传送至分列板2上。所述第二输送带3设于所述分列板2的外侧。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送带3具体为垂直设于分列板2的右外侧,且第二输送带3的上表面的水平位置设置为平齐分列板2下降的最低位置。所述第二输送带3的前部为进料检测区301,其边侧上设有第二传感器82,于此,第二传感器82用以检测工件在第二输送带3上的输送距离,以确保在该列工件输送出一段距离,该段距离等于该列工件的总列长,之后,下一次搬运才开始,以利于工件互不干涉,有序输送。所述第二传感器82于第二输送带3上的具体位置可依实际需要进行调MiF. O所述分列板2和所述进料检测区301的上方设有所述机械手臂4,所述机械手臂4上设有下压部件404和夹爪机构。所述第一传感器81、第二传感器82、及机械手臂4均连接所述控制器。此外,第一输送带I上还设有驱动其工作的第一电机110,第二输送带3上设有驱动其工作的第二电机310,所述第一电机110和第二电机310亦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由控制器总体控制,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具体为PLC控制器。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手臂4还包括支架401、安装于所述支架401上的垂直气缸402,及与所述垂直气缸402输出端相连的第一水平气缸403 ;于此,具体而言之,所述支架401为截面呈倒置L型,其上部的前端下方固设有第一支承板45 ;所述垂直气缸402的缸体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承板45上,其柱塞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承板46 ;所述第一支承板45和第二支承板46的两端对应设有通孔并安装有导杆47,所述导杆47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支承板45通过固定螺母固定连接,其下部与第二支承板4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承板46的下端面上固设有所述第一水平气缸403,为了节省空间,所述第一水平气缸403采用无杆气缸;所述第一水平气缸403具体设于所述分列板2和所述进料检测区301的上方,其缸体与所述第二支承板46固定连接,其活塞连接所述夹爪机构。所述下压部件404具体为呈倒置L型的压杆,其上端与具体连接在第二支承板46上,其下端悬于分列板2后部上方,故当垂直气缸402动カ输出时,可驱动下压部件404下压分列板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呈C型的托板405和缸体固设于托板405上的第二水平气缸408 ;所述托板405的一端上固设有夹片406,另一端上对应设有夹爪407,所 述夹爪407连接第二水平气缸408的柱塞杆。而所述托板405具体与第一水平气缸403的活塞相连接。当第一水平气缸403动作时,可驱动托板405在分列板2和第二输送带3前部的进料检测区301上方往复直线运动;而当第二水平气缸408动作时,夹爪407和夹片406配合,可抓紧/松开两者之间的单列或多列エ件。为了检测分列板2上エ件倾倒等异常情況,于分列板2上,且位于第二输送带3相对侧边端上还设置有第三传感器83,所述第三传感器83与所述控制器相连。当分列板2上的エ件出现倾倒等导常情况,并被第三传感器83感应到时,第三传感器83发出相应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控制器可记录相关数据或提示操作人员于第二输送带3上再扶正エ件。于本实施例中,控制器上连接有蜂鸣器(图中未示出)。有异常时,控制器可通过蜂鸣器示警。此夕卜,为了对从第一输送带I输送过来的エ件限位,在所述分列板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前部为上料区,其后部为分列等待区;所述分列等待区的边侧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其尾侧设有分列板;所述分列板的下方设有减震弹簧,其外侧设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的前部为进料检测区,所述进料检测区的边侧上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分列板和所述进料检测区的上方设有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上设有下压部件和夹爪机构;所述下压部件对应设于所述分列板上方;所述第一、第二传感器,及机械手臂均连接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保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瀚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