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齿轮坯料的自动进料装置,包括固定于机床床身顶部的立板,固定于立板左面、位于夹紧装置的转轴正上方的活塞缸AA,和固定于立板右面的活塞缸BA,还包括活塞缸AA下方滑动连接于立板的滑块C,以及活塞缸BA下方固定于立板的下轨道和上轨道,所述滑块C与活塞缸AA的活塞杆AB活动连接,滑块C下方固定有定位块。从上述结构可知,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圆形工件的自动进料时,既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又能节省成本,降低操作工的劳动负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齿轮坯料的自动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齿轮坯料的自动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行业许多工件进行切削加工时都需要先通过操作工将加工工件搬运送至机床夹紧装置处,并进行夹紧操作,很多加工工件的加工部位比较少,但工件的重量比较重, 操作工长期进行搬运操作,不仅速度慢、耗时多、效率低,而且对操作工的身体伤害比较大; 尤其是对齿轮等圆形工件或环状工件的端面或外圆进行切削加工时,夹紧装置比较特殊, 需要进行轴向定位,在夹紧工件前,操作工需要长时间固定住加工工件,耗费体力比较大, 可能会因操作工体力不支而产生工伤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齿轮坯料的自动进料装置,对加工工件自动进行进料,快捷方便,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加工齿轮还料的自动进料装置,包括固定于机床床身顶部的立板,固定于立板左面、位于夹紧装置的转轴正上方的活塞缸AA,和固定于立板右面的活塞缸BA,还包括活塞缸AA下方滑动连接于立板的滑块C,以及活塞缸BA下方固定于立板的下轨道和上轨道,所述滑块C与活塞缸AA的活塞杆AB活动连接,滑块C下方固定有定位块。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轨道和上轨道平行,并均左边向定位块倾斜,上轨道的出料口位于定位块上方。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下轨道左端和上轨道右端于活塞缸BA下方相交,相交处竖直设有矩形槽口 E,所述矩形槽口 E内设有滑块D,滑块D固定于活塞缸BA的活塞杆BB纟而部。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下轨道和上轨道的顶部设有进料槽口,所述进料槽口与矩形槽口 E相连通。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进料槽口的底面和滑块D的顶面都平行于轨道底面。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滑块C的顶部和侧面相交处设有矩形槽F, 所述矩形槽F内的后侧面活动连接有“L”形连杆,所述“L”形连杆长杆与短杆的夹角略大于90度。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L”形连杆长杆的侧面和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横板和圆形压块,所述横板的上部固定有球形腔体。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活塞杆AB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头,所述球形腔体设有槽口,所述限位头伸入球形腔体的槽口,并与球形腔体活动连接。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定位块通过支杆固定于滑块C的正下方,所述定位块顶部、位于圆形压块正下方设有“V”形槽口。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立板侧面底部、位于滑块C正下方对称设有限位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本技术对工件进行进料时,将工件放入下轨道的进料口,工件沿着下轨道滚至下轨道左端,被下轨道的端面挡住,工件位于滑块D顶部;通过信号控制,活塞杆BB推进活塞缸BA内,带动滑块D上升,滑块D推着工件上升;当活塞杆BB推进活塞缸BA至最大行程处,滑块D升至上轨道,工件沿着上轨道滚落至定位块的“V”形槽口内;通过信号控制, 活塞杆AB伸出活塞缸AA,带动滑块C向下滑动至限位块处,此时定位块上的工件正好位于夹紧装置的前端,并且工件轴心和转轴轴心为同一直线;同时,活塞杆BB伸出活塞缸BA至最大行程,带动滑块D下降至起始位置;活塞杆AB继续伸出活塞缸AA至最大行程,带动“L” 形连杆绕铰链转动,使圆形压块将工件推进至夹紧装置内;通过信号控制,夹紧装置将工件夹紧后,活塞杆AB推进活塞缸AA内,带动滑块C上升,使滑块C和“L”形连杆回到起始位置。从上述工作过程可知,用本技术进行工件的自动进料时,既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 又能减轻操作工的负担。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右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时步骤I结构正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使用时步骤I结构右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使用时步骤2结构左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使用时步骤3结构正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使用时步骤3结构左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I、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固定于机床床身I顶部的立板2,固定于立板2左面、位于夹紧装置3的转轴正上方的活塞缸AA4,和固定于立板2右面的活塞缸 BA5,还包括活塞缸AA4下方滑动连接于立板2的滑块C12,以及活塞缸BA5下方固定于立板 2的下轨道6和上轨道7,所述活塞缸AA4和活塞缸BA5分别通过固定架G23和固定架H25 固定于立板2上;所述滑块C12与活塞缸AA4的活塞杆ABlO活动连接,滑块C12下方固定有定位块19 ;所述下轨道6和上轨道7平行,并均左边向定位块19倾斜,上轨道7的出料口位于定位块19上方;下轨道6左端和上轨道7右端于活塞缸BA5下方相交,相交处竖直设有矩形槽口 E26,所述矩形槽口 E26内设有滑块D14,滑块D14固定于活塞缸BA5的活塞杆BB13端部;下轨道6和上轨道7的顶部设有进料槽口 27,所述进料槽口 27与矩形槽口 E26相连通;所述进料槽口 27的底面和滑块D14的顶面都平行于轨道底面;所述滑块C12 的顶部和侧面相交处设有矩形槽F15,所述矩形槽F15内的后侧面活动连接有“L”形连杆 16,所述“L”形连杆16长杆与短杆的夹角略大于90度;所述“L”形连杆16长杆的侧面和端部分别固定设有横板17和圆形压块20,所述横板17的上部固定有球形腔体22 ;所述活塞杆ABlO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头11,所述球形腔体22设有槽口,所述限位头11伸入球4形腔体22的槽口,并与球形腔体22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块19通过支杆18固定于滑块C12 的正下方,所述定位块19顶部、位于圆形压块20正下方设有“V”形槽口 ;所述立板2侧面底部、位于滑块C12正下方对称设有限位块28。 结合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用本技术对工件24进行进料时,将工件24放入下轨道6的进料口,工件24沿着下轨道6滚至下轨道6左端,被下轨道6的端面挡住,工件24位于滑块D14顶部;通过信号控制,活塞杆BB13推进活塞缸BA5内,带动滑块 D14上升,滑块D14推着工件24上升;当活塞杆BB13推进活塞缸BA5至最大行程处,滑块 D14升至上轨道7,工件24沿着上轨道7滚落至定位块19的“V”形槽口内;通过信号控制, 活塞杆ABlO伸出活塞缸AA4,带动滑块C12沿着立板2向下滑动至限位块28处,此时定位块19上的工件24正好位于夹紧装置3的前端,并且工件24轴心和夹紧装置3的转轴轴心为同一直线;同时,活塞杆BB13伸出活塞缸BA5至最大行程,带动滑块D14下降至起始位置;活塞杆ABlO继续伸出活塞缸AA4至最大行程,带动“L”形连杆16绕铰链21转动,使圆形压块20将工件24推进至夹紧装置3内;通过信号控制,夹紧装置3将工件24夹紧后,活塞杆ABlO推进活塞缸AA4内,带动滑块C12上升,使滑块C12和“L”形连杆16回到起始位置。权利要求1.ー种加工齿轮坯料的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机床床身(I)顶部的立板(2),固定于立板(2)左面、位于夹紧装置(3)的转轴正上方的活塞缸AA (4),和固定于立板(2)右面的活塞缸BA (5),还包括活塞缸AA (4)下方滑动连接于立板(2)的滑块C(12),以及活塞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齿轮坯料的自动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机床床身(1)顶部的立板(2),固定于立板(2)左面、位于夹紧装置(3)的转轴正上方的活塞缸AA(4),和固定于立板(2)右面的活塞缸BA(5),还包括活塞缸AA(4)下方滑动连接于立板(2)的滑块C(12),以及活塞缸BA(5)下方固定于立板(2)的下轨道(6)和上轨道(7),所述滑块C(12)与活塞缸AA(4)的活塞杆AB(10)活动连接,滑块C(12)下方固定有定位块(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铭威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