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598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具有地坑,地坑顶部设置移动压机、地坑内设置有压缩箱体及其起升装置,压缩箱体的顶部设置入料口、前面设置出料口,移动压机内设置有压缩头及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压缩头在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压缩箱体顶部入料口处和地面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两段导轨,当压缩箱体处于地坑内时、两段导轨相接,移动压机底部设置配套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运动控制效果好,实现零污染的排放;节约空间高度,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成本,移动压缩油缸的行程较短,运行稳定安全,安装方便,维护费极低;建站迅速,收运经济,无二次污染,解决了以往垂直压缩的建房高的难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压缩设备,具体是一种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城市垃圾压缩站主要有移动式压缩垃圾站,垂直式压缩垃圾站,后载刮板压缩垃圾转运站,楼层式垃圾转运站,钩臂式挂箱式垃圾压缩转运站,他们各自的缺点是,垂直建房高度太大,卧压压缩密度不够,钩臂车挂箱空载率较高,设备维护费用高,二次污染的跑冒滴漏等问题未能完全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高度移动压缩机位、坑卧式的环保新型垃圾压缩站。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具有地坑,地坑顶部设置移动压机、地坑内设置有压缩箱体及其起升装置,压缩箱体的顶部设置入料口、前面设置出料口,移动压机内设置有压缩头及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压缩头在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所述压缩箱体顶部入料口处和地面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两段导轨,当压缩箱体处于地坑内时、两段导轨相接,移动压机底部设置配套滚轮。所述移动压机的底部一侧设置回转轴和驱动装置,移动压机可沿该回转轴向外旋转 90。。所述压缩箱体呈长方体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推料腔、压缩腔和储料腔,其中推料腔内设置有直线往复运动装置,推料腔和压缩腔之间由竖直设置的推料板隔开,推料板固定连接在直线往复运动装置的输出端上;压缩腔的顶面不封闭、为垃圾压缩站的入料口 ;储料腔与压缩腔之间由中部转门隔开,中部转门活动铰接、由中部转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出料口设置在储料腔对应压缩腔另一侧的端面上,通过前端转门活动密封,前端转门活动铰接、由前端转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直线往复运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气缸、液压油缸、直线步进马达或直线电机。所述起升装置为一端设置在压缩箱体侧面、一端设置在地坑底部的剪升臂及其起升驱动器。所述起升装置为一端设置在压缩箱体侧面、一端设置在地面的摆升臂及其起升驱动器。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超低垂压的压缩结构、灵活多位的起升装置,可实现一机多箱和一机多块储料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运动控制效果好;移动压缩可直接压缩多个工作位置、具有最佳的压缩密度,污水通过压缩箱体的自收集系统、实现零污染的排放;设备总高完全控制在3. 8米以下,改造旧站效果良好,节约空间高度,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成本,移动压缩油缸的行程较短,运行稳定安全,安装方便,维护费极低;适用于城镇、城乡及大中城市旧站系统改造的垃圾压缩收集、贮运。建站迅速,收运经济,无二次污染,解决了以往垂直压缩的建房高的难题。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 :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 :本技术的移动压头的移动示意图;图4 :本技术的剪式起升装车示意图; 图5 :本技术的摆升式立视结构示意图;图6 :本技术的摆升式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 :本技术的摆升式装车示意图。图中标号表示1_地坑,2-前端转门,3-前端转门油缸,4-压缩箱体,5-储料腔,6-箱体起升轴,7-箱体起升上座,8-剪升臂,9-压缩固定座,10-中部转门油缸,11-导轨,12-中部转门,13-压缩头,14-移动压机,15-压头支撑座,16-压机大梁,17-立压油缸,18-压缩腔,19-滚轮,20-上起升滑座,21-多级推料油缸,22-下起升基础滑座,23-下基础座,24-集污池,25-油站,26-对接式转运车,27-摆升臂,28-摆升驱动油缸,29-平衡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 7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具有地坑1,地坑I顶部设置移动压机14、地坑I内设置有压缩箱体4及其起升装置。压缩箱体4的顶部设置入料口、前面设置出料口,移动压机14内设置有压缩头13及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压缩头13在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移动压机14设置在地面上,首先,压缩箱体4顶部和地面上分别设置两段导轨11,当压缩箱体4处于地坑I内时、两段导轨11相接,移动压机14底部设置配套滚轮19。同时,移动压机14底的一侧设置回转轴和驱动装置,移动压机14可沿该回转轴向外旋转90°。移动压机14的初始位置覆盖在入料口顶部安装,当需要给压缩箱体4内装入垃圾填料时,使用电机带动移动压机14在导轨11上移动、至地坑I附近的地面上;当需要使用移动压机14对压缩箱体4内的垃圾进行压缩作业时,再将移动压机14通过电机带动、在导轨11上移动,至入料口顶端进行压缩操作。压缩箱体4呈长方体状,卧置在地坑I内,其上部略高于地坪正负零,压缩箱体4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推料腔、压缩腔18和储料腔5。其中推料腔内设置有直线往复运动装置,推料腔和压缩腔18之间由竖直设置的推料板隔开,推料板固定连接在直线往复运动装置的输出端上。该直线往复运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气缸、液压油缸、直线步进马达或直线电机。压缩腔18的顶面不封闭、为垃圾压缩站的入料口。储料腔5与压缩腔18之间由中部转门12隔开,中部转门12铰接在储料腔5外壁上、由中部转门驱动装置驱动。压缩箱体4的出料口设置在储料腔5对应压缩腔18另一侧的端面上,通过前端转门2活动密封,前端转门2活动铰接、由前端转门驱动装置驱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压缩箱体4前部设置储料腔5、中部设置压缩腔18、后部设有推料腔,储料腔5与压缩腔18间设置有中部转门12,储料腔5前部设置有前端转门2,压缩腔18后部设有推料板及多级推料油缸21。前端转门2转轴两端安装在储料腔5顶部前端侧壁上,转轴外固旋转臂,转臂与前端转门油缸3的一端活铰、前端转门油缸3的另一端的耳环固绞在储料腔5外壁上。通过前端转门油缸3的伸缩、实现前端转门2的打开与关闭,即达到密封储料和装车送料的作用。中部转门12转轴两端安装在储料腔5顶部后端侧壁上,转轴外固旋转臂,转臂与中部转门油缸10的一端活铰、中部转门油缸10的另一端的耳环固绞在储料腔5外壁上。通过中部转门油缸10的伸缩、实现中部转门12的垂直挡料和水平储料的功能,压缩腔18内、压缩成型的垃圾块通过推料板在多级推料油缸21的推动下,进入储料腔5。压缩腔18的顶部入料口周围,垂直于压缩箱体4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导轨11,导轨11上安装有压缩固定座9,用以当移动压机14移动至入料口上方时,将移动压机14的位置限定并锁紧。移动压机14由压缩头13、压头支撑座15、压机大梁16、立压油缸17、压缩腔18和滚轮19几部分组成,立压油缸17固安在移动压机14的压机大梁16上,立压油·缸17中部法兰固定在压机大梁16、其球头杆端固定安装有压缩头13,压缩头13底端采用复合契块结构,四面增加导向耐磨块,上部增设起到导向滑动作用的压头支撑座15。立压油缸17在油站25的驱动下推动压缩头13下行,压缩压缩腔18内的垃圾、并上行回位,再将移动压机14移开、露出入料口,进行二次装填料,装填料后移回移动压机14在进行下一步骤的压缩。在压缩箱体4内的推料板后设置有挡污块;同时,在压缩腔18四角增设喷雾防尘除臭装置。另外,为避免装车时物料掉落、污染环境,地坑I的前部设有集污池24。本技术的起升装置有两种具体结构一是剪升臂8及其起升驱动器。剪升臂8底部两侧分别通过下起升基础滑座22和下基础座23连接地坑I底部、顶部两侧分别通过箱体起升上座7和上起升滑座20连接压缩箱体4的侧面。一对箱体起升上座7之间设置有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具有地坑,地坑顶部设置移动压机、地坑内设置有压缩箱体及其起升装置,压缩箱体的顶部设置入料口、前面设置出料口,移动压机内设置有压缩头及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压缩头在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箱体顶部入料口处和地面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两段导轨,当压缩箱体处于地坑内时、两段导轨相接,移动压机底部设置配套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具有地坑,地坑顶部设置移动压机、地坑内设置有压缩箱体及其起升装置,压缩箱体的顶部设置入料口、前面设置出料口,移动压机内设置有压缩头及其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驱动压缩头在竖直方向作往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箱体顶部入料口处和地面上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两段导轨,当压缩箱体处于地坑内时、两段导轨相接,移动压机底部设置配套滚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压机的底部一侧设置回转轴和驱动装置,移动压机可沿该回转轴向外旋转90°。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垂压坑卧式垃圾压缩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箱体呈长方体状,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推料腔、压缩腔和储料腔,其中推料腔内设置有直线往复运动装置,推料腔和压缩腔之间由竖直设置的推料板隔开,推料板固定连接在直线往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诗贵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旌卫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