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仓交换平台,包括机架及机架上端设置的工作台,将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中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定义为X方向和Y方向,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两个相互交叉且输送方向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的带式或辊式输送机构,所述的两个输送机构均具有用于与相应电池仓底面撑托配合以使相应电池仓沿输送方向输送的撑托输送面,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与其中至少一个输送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相应输送机构上下移动以使两输送机构的撑托输送面在上下方向上高度不一致的升降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将电池仓装载至电池仓配送车和将电池仓由电池仓配送车卸下的电池仓交换平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转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仓交换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技术的发展,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电动汽车以“换电为主、插充为辅”的方式补充电能,已经成为了当今的广泛共识。以“换电为主”不可避免的涉及到电池的物料配送问题,为了能够高效准确的将充满电的电池批量的送往分布在城市的各个配送站,并将用完电的电池统一送回集中充电站充电,必须有一整套的物流配送体系。而电池往往需要装入电池仓中进行运输,由于电池的重量很重,因此电池仓如何存储周转、并准确高效的向电池仓配送车装载和卸下是在整个物流配送体系中的关键。现如今还缺少这种用于将电池仓装载至电池仓配送车和由电池配送车卸下的转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用于提供一种用于将电池仓装载至电池仓配送车和将电池仓由电池仓配送车卸下的电池仓交换平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仓交换平台,包括机架及机架上端设置的工作台,将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中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定义为X方向和Y方向,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两个相互交叉且输送方向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的带式或棍式输送机构,所述的两个输送机构均具有用于与相应电池仓底面撑托配合以使相应电池仓沿输送方向输送的的撑托输送面,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与其中至少一个输送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相应输送机构上下移动以使两输送机构的撑托输送面在上下方向上高度不一致的升降装置。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多个由第一动力系统驱动的在上下方向具有伸缩调节量的伸缩臂,各伸缩臂的上端分别固连于对应输送机构的下端。所述的两个输送机构分别为横向输送机构和纵向输送机构,所述的横向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条由第一动力源驱动的输送带和装配所述输送带的横向支架,所述的纵向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由第二动力源驱动的辊轮组,每个辊轮组均包括多个转动轴线沿X方向延伸的辊轮,各辊轮沿Y方向间隔并列转动装配于所述的工作台上。所述的输送带有两条且为板式输送带,所述的两条板式输送带之间通过一同步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至少一侧设置有过渡输送机构,所述的过渡输送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导向滑动装配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滑动支架,滑动支架上转动装配有转动轴线沿X方向或Y方向延伸且由第三动力源驱动的过渡滚轮,所述的过渡滚轮的外周具有用于与相应电池仓底部撑托配合的过渡撑托输送面,所述的滑动支架在沿所述工作台上下运动时具有使所述过渡撑托输送面高于所述对应撑托输送面的上移动位和使所述过渡撑托输送面低于所述对应撑托输送面的下移动位。所述的过渡输送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滑动支架旁用于感应电池仓位置的传感器和驱动所述滑动支架沿上下方向滑动的第二动カ系统,传感器与第二动カ系统均与一控制系统控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将电池仓装载至电池仓配送车的过程时,升降装置驱动相应输送机构上下移动并使两输送机构的撑托输送面在上下方向上高度不一致,将电池仓放置于高度较高的输送机构上,此时高度较高的输送机构的撑托输送面与电池仓底部撑托配合并带动电池仓输送至需要的位置后,升降装置将上述撑托输送面降至另ー输送机构的撑托输送面以下,电池仓的底面与另ー输送机构的撑托输送面接触,并由另一输送机构带动沿输送方向进行输送,最終将电池仓输送到工作台与电池仓配送车的对接位置,在将电池仓由电池仓配送车卸下时,工作原理与将电池仓装载至电池仓配送车的过程的工作原理类似。本技术提供了 ー种用于将电池仓装载至电池仓配送车和将电池仓由电池仓 配送车卸下的电池仓交換平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横向输送机构和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侧视图;图5是图2的立体图;图6是图I中纵向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本实施例中过渡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2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电池仓交换平台的实施例如图f 10所示包括机架I及机架I上端设置的工作台2。将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中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定义为X方向和Y方向,工作台2上设有相互交叉且输送方向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的横向输送机构3和纵向输送机构4,横向输送机构3具有用于相应电池仓输送的横向撑托输送面,纵向输送机构4具有用于相应电池仓输送的纵向撑托输送面。所述的纵向输送机构4包括六个由第二动カ源驱动的辊轮组4-1,每个辊轮组均包括多个沿Y方向间隔并列转动装配于工作台2上的辊轮4-1,各辊轮4-1的转动轴线均沿X方向延伸,各辊轮4-1的一端均固连有同步链轮4-2,位于同一组的各辊轮间通过链条(图中未标出)实现其链传动,第二动カ源包括第二步进电机和第二減速器,链条与第二減速器传动连接,每个辊轮组都构成了辊轮式输送带。横向输送机构3包括两条沿Y方向间隔并列设置的板式输送带3-3和装配各板式输送带3-3的横向支架3-4,两个板式输送带之间通过一同步传动轴3-2同步传动连接,同步传动轴3-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动カ源,第一动カ源包括第一步进电机3-1和与同步传动轴3-2传动连接的第一減速器3-3。横向输送机构3的下端传动连接有在上下方向具有伸缩调节量的升降装置8,升降装置8包括多个由第一液压动カ系统驱动的在上下方向具有伸缩调节量的伸縮臂8-2,各伸缩臂8-2下端的伸缩臂底座8-1固连于机架I上,各伸缩臂8-1的上端与对应横向支架3-4的底部传动相连,各伸缩臂8-1在带动横向输送机构3上下运动时能使横向撑托输送面与所述纵向撑托输送面在上下方向上高度不一致。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板式输送带3-3的个数还可以是一条、三条或更多;当然横向输送机构3中的板式输送带还可被皮带式输送带或辊筒式输送带代替。纵向输送机构4中的辊轮组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两个或更多;辊轮组也可以被设置于两个板式输送带3-3之间和两个板式输送带3-3两侧的间断式带式输送带或板式输送带代替。升降装置的第一液压动力系统还可以被气压动力系统、电动动力系统等其它动力系统代替;升降装置中的伸缩臂8-2还可以被剪式升降机代替。第一动力源和第二动力源也可以是液压马达等代替。纵向输送机构4也可以传动连接另一升降装置,通过横向输送机构3与纵向输送机构4的协同配合来使对应的纵向撑托输送面与横向撑托输送面在上下方向上高度不一致;当然还可以使升降装置8不与横向输送机构3传动连接而与纵向输送机构4传动连接。图中件8-4表不用于横向输送机构3上下升降运动的导轨,件8-3表示与导轨8-4滚动导向配合的滚轮。上述实施例中的工作台2还包括设置于其沿Y方向一侧的连接架6,连接架6上装 配有过渡输送机构5,过渡输送机构5包括沿上下方向导向滑动装配于连接架6的滑动支架5-1,滑动支架5-1上转动装配有两个转动轴线沿X方向延伸且由第三动力源驱动的过渡滚轮5-2,过渡滚轮5-2的外周具有用于相应电池仓输送的过渡撑托输送面,两个过渡滚轮5-2通过传动轴5-4同步传动,第三动力源包括第三步进电机5-3和与传动轴5-4传动连接的第三减速器。滑动支架5-1在沿工作台2上下运动时具有使所述过渡撑托输送面高于所述纵向撑托输送面的上移动位和使所述过渡撑托输送面低于所述纵向撑托输送面的下移动位。过渡输送机构还包括控制系统和与控制系统控制连接的用于驱动滑动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仓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机架上端设置的工作台,将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中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定义为X方向和Y方向,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两个相互交叉且输送方向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的带式或辊式输送机构,所述的两个输送机构均具有用于与相应电池仓底面撑托配合以使相应电池仓沿输送方向输送的的撑托输送面,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与其中至少一个输送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相应输送机构上下移动以使两输送机构的撑托输送面在上下方向上高度不一致的升降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仓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机架上端设置的工作台,将与上下方向垂直的平面中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定义为X方向和Y方向,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两个相互交叉且输送方向分别沿X方向和Y方向延伸的带式或棍式输送机构,所述的两个输送机构均具有用干与相应电池仓底面撑托配合以使相应电池仓沿输送方向输送的的撑托输送面,所述的机架上还设有与其中至少ー个输送机构传动连接并驱动相应输送机构上下移动以使两输送机构的撑托输送面在上下方向上高度不一致的升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仓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多个由第一动カ系统驱动的在上下方向具有伸缩调节量的伸缩臂,各伸缩臂的上端分别固连于对应输送机构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仓交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输送机构分别为横向输送机构和纵向输送机构,所述的横向输送机构包括至少一条由第一动カ源驱动的输送带和装配所述输送带的横向支架,所述的纵向输送机构包括至少ー个由第二动カ源驱动的辊轮组,每个辊轮组均包括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战铎,丁习坤,乔海强,曹亚,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继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