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566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是装设于弯管机的基座上,用以移送管件进行弯曲加工的管件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设于基座上平行于管件移送方向的导轨及齿条、一组可被驱动沿导轨移动的移动器、一组装设于移动器上用以驱动移动器移动的第一动力器、以及一组以上设于移动器上用以驱动移动器移动的第二动力器; 所述移动器具有可沿导轨移动的移动板,该移动板上设有活动孔,且设有用以夹持管件的固定件; 所述第二动力器借助离合件组设于移动板的活动孔,该离合件具有固设于移动板底面的流体压缸,该流体压缸垂直于齿条方向动作的缸轴接设辅助架板,辅助架板位于活动孔下方,该第二动力器具有固设于辅助架板上的第二传动马达,该第二传动马达心轴穿过辅助架板组设第二传动齿轮,离合件控制第二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与否。(*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管机,尤其是一种可快速输送管件,弯管时提供大推力的管件移送装置,并可因应不同管径的管件以及弯曲弧度调整其移送速度及推力的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
技术介绍
弯管机是一种专用于管件弯曲加工的机具,该弯管机在弯管加工时,管件弯曲部的外侧部位拉伸变薄,内侧部位呈挤缩状态,故为顾及加工速度,以及防止管件在小弯曲半径的加工过程被拉断或破裂,一般公知的弯管机均具备有输送时速度快、弯曲加工时提供大推力的功能。目前现有的弯管机设计,如美国第5,426,965号「CARRIAGE BOOSTDRIVE」专利案,请配合参阅图8、图9所示,该弯管机主要是在基座40一端装设一组具有弯模座411的弯管装置41及一组夹持装置42,该基座40另端则装设一组管件移送装置50。该管件移送装置50包括一具有动力并可沿基座40上的轨道51移动的滑动座52,以及一装设于滑动座52末端的辅推器53,该滑动座52中贯设一平行于轨道51的可移动固定件521,用以将管件60装设其上。辅推器53中具有连接油压源的油压缸531,该油压缸531的缸轴设有联结件532,用以连接滑动座52的固定件521,在辅推器53末端设有一锁固器54,用以配合轨道51末端的卡制齿控制油压缸531缸体锁定与否。该弯管机进行弯管加工时,是在锁固器54解除锁定的状态下进行,其中利用滑动座52的固定件521端部夹持固定待加工的管件60一端,管件60另端朝向弯模座411,然后利用滑动座52中的马达配合传动组件驱动滑动座52连同辅推器53及锁固器54等沿轨道51朝向弯模座411方向快速前进。当管件60预定弯曲部位对应至弯模座411时,滑动座52受控停止,锁固器54切换至上锁状态,辅推器53的油压缸531缸体被-->固定,并由油压缸531以油压驱动手段通过联结件532及固定件521提供大推力将管件60朝弯模座411推进,并在弯管装置41侧向施力达到辅助推压或拉伸作用,并在夹持装置42侧向压抵作用下,让管件60依循弯模座411预设的形状渐进弯曲成型。当管件60完成弯曲成型加工后,弯管装置41及夹持装置42退离管件60,滑动座52的固定件521释放管件,油压缸531受控反向动作缩回其动作端拉回固定件521,之后,锁固器54切换至解锁状态,再由滑动座52内部的马达受控反向驱动滑动座52及辅推器53快速退回原始位置。前述现有弯管机设计,虽可提供一种具备快速进料、慢速弯曲管件等功能,确保管件的弯曲部位免于破裂等功用,然而,该弯管机在弯管阶段是借由油压缸作为辅推的动力源,在设计上因油压缸长度的限制,其可移动的行程有限,无形中限制了该弯管机的弯曲加工范围。再者,借助油压缸提供大推力的驱动方式作为辅推施力手段设计,因该油压缸的推力固定,无法依据不同管径的管件或弯曲弧度而调节其油压推力,致使施力于待弯曲的管件上可能发生推力过大或过小等情形,导致管件弯曲的品质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弯管机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以解决现有弯管机设计推送管件的移动行程受限,以及无法依据不同管径的管件调节其油压推力及移送速度等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是装设于弯管机的基座上,用以移送管件进行弯曲加工的管件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设于基座上平行于管件移送方向的导轨及齿条、一组可被驱动沿导轨移动的移动器、一组装设于移动器上用以驱动移动器移动的第一动力器、以及一组以上设于移动器上用以驱动移动器移动的第二动力器;所述移动器具有可沿导轨移动的移动板,该移动板上设有活动孔,且设有用以夹持管件的固定件;所述第二动力器借助离合件组设于移动板的活动孔,该离合件具有固设于移动板底面的流体压缸,该流体压缸垂直于齿条方向动作-->的缸轴接设辅助架板,辅助架板位于活动孔下方,该第二动力器具有固设于辅助架板上的第二传动马达,该第二传动马达心轴穿过辅助架板组设第二传动齿轮,离合件控制第二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与否。前述的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其中第一动力器具有设于移动板上的第一传动马达,该第一传动马达心轴穿过移动板组设第一传动齿轮,该第一传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前述的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其中基座上设有与第一传动齿轮对应啮合的第一齿条,以及与第二传动齿轮对应啮合的第二齿条。前述的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其中基座上设有单一齿条,第一传动齿轮及第二传动齿轮与其对应啮合。前述的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其中移动板底面设有可沿导轨滑行的滑块。前述的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其中移动板底面设有平行于流体压缸动作方向的辅助导轨,辅助架板上设有辅助滑块与辅助导轨对应配合。本技术管件移送装置借由前述设计,除具备快速输送管件、管件弯曲加工时提供大推力等功能外,还具有以下优点:1、管件弯曲加工品质佳:本技术是利用第二动力器以马达旋转驱动方式的组成构造设计,使其依据不同管件、不同的弯曲弧度调整控制其转速,以提供适当的推力,不会出现推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形,进而确保良好的管件弯曲加工品质。2、扩大管件弯曲加工范围:本技术是利用该马达传动配合离合件的组合,不存在现有管件移送装置的油压缸有行程限制的问题,让该管件移送装置能够扩大其弯曲加工范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应用于弯管机中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管件移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管件移送装置的俯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管件移送装置的俯视平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管件移送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6为本技术管件移送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平面示意图。图8为现有弯管机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管件移送装置的局部平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基座                      11、弯管装置111、弯模座                   12、夹持装置20、管件移送装置              21、导轨组211、导轨                     22、齿条组221、第一齿条                 222、第二齿条23、移动器                    231、移动板232、活动孔                   233、固定件234、管件夹持头               235、辅助导轨236、滑块                     24、第一动力器241、第一传动马达             242、第一传动齿轮25、第二动力器                251、第二传动马达252、第二传动齿轮             26、离合件261、流体压缸                 262、辅助架板263、辅助滑块30、管件40、基座                      41、弯管装置411、弯模座                   42、夹持装置50、移送装置                  51、轨道52、滑动座                    521、固定件5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弯管机的管件移送装置,是装设于弯管机的基座上,用以移送管件进行弯曲加工的管件移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设于基座上平行于管件移送方向的导轨及齿条、一组可被驱动沿导轨移动的移动器、一组装设于移动器上用以驱动移动器移动的第一动力器、以及一组以上设于移动器上用以驱动移动器移动的第二动力器;所述移动器具有可沿导轨移动的移动板,该移动板上设有活动孔,且设有用以夹持管件的固定件;所述第二动力器借助离合件组设于移动板的活动孔,该离合件具有固设于移动板底面的流体压缸,该流体压缸垂直于齿条方向动作的缸轴接设辅助架板,辅助架板位于活动孔下方,该第二动力器具有固设于辅助架板上的第二传动马达,该第二传动马达心轴穿过辅助架板组设第二传动齿轮,离合件控制第二传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与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炳昆
申请(专利权)人:颖霖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