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悬架装置的配置,尤其涉及车辆悬架装置的配置中的一种分离缓冲型减振器支柱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小型乘用车的前悬架系统采用麦弗逊式减振器支柱(下文简称“支柱”),该支柱作为悬架导向杆系,还兼有支承车身、减振的功能。如图I和图2所示,采用的支柱产品结构主要由螺旋弹簧I、缓冲限位块2和减振器3等弹性、阻尼件以及弹簧上座5、平面轴承6、前悬架缓冲合件4、前悬支座401等组成,并通过前悬支座401刚性连接到车身上。而支柱上各种力的传递路径如图2所示 I)弹性力传递路径101 :螺旋弹簧I —弹簧上座5 —平面轴承6 —前悬架缓冲合件4—前悬支座401 —车身;2)缓冲限位力传递路径102 :缓冲限位块2 —弹簧上座5 —平面轴承6 —前悬架缓冲合件4 —前悬支座401 —车身;3)阻尼力传递路径103 :减振器3 —前悬架缓冲合件4 —前悬支座401 —车身;这种结构存在以下问题I)对比上述三种力的传递路径,前悬架缓冲合件4是它们共同的缓冲件。三种力对缓冲件的动特性和静特性的要求不同,但是前悬架缓冲合件4作为共同的缓冲件,无法同时满足各自的动静特性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缓冲型减振器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弹簧(1)、缓冲限位块(2)、减振器(3)、前悬架缓冲合件(4)、弹簧上座(5)和平面轴承(6),其中,所述前悬架缓冲合件(4)包括上下抱合形成一容置空腔的底端连接板(401)和顶端连接板(402),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内连接板(404),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第一缓冲件(403),所述第一缓冲件(403)分别与所述内连接板(404)连接,所述第一缓冲件(403)的顶端与所述顶端连接板(402)相抵接,所述第一缓冲件(403)的底端与所述底端连接板(401)相抵接,所述缓冲限位块(2)套设在所述减振器(3)上,所述底端连接板(40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缓冲型减振器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弹簧(I)、缓冲限位块(2)、减振器(3)、前悬架缓冲合件(4)、弹簧上座(5)和平面轴承(6),其中,所述前悬架缓冲合件(4)包括上下抱合形成一容置空腔的底端连接板(401)和顶端连接板(402),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内连接板(404),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第一缓冲件(403),所述第一缓冲件(403)分别与所述内连接板(404)连接,所述第一缓冲件(403)的顶端与所述顶端连接板(402)相抵接,所述第一缓冲件(403)的底端与所述底端连接板(401)相抵接,所述缓冲限位块(2)套设在所述减振器(3 )上,所述底端连接板(401)设有供所述减振器(3 )穿过而不供所述缓冲限位块(2)穿过的避让通孔,所述减振器(3)穿过所述避让通孔与所述内连接板(404)连接,所述平面轴承(6)的顶端与所述底端连接板(401)的底端连接,所述平面轴承(6)的底端与所述弹簧上座(5)的顶端连接,所述螺旋弹簧(I)与所述弹簧上座(5)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分离缓冲型减振器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403)为第一橡胶缓冲件,所述第一橡胶缓冲件与所述内连接板(404)硫化粘连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分离缓冲型减振器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I)与所述弹簧上座(5)之间夹设有第二缓冲件(J)。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分离缓冲型减振器支柱,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进光,徐铁,姚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