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微量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3922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连续微量进给装置,包括工作台活塞、大液压缸、流体密封袋、连通管、小液压缸、驱动活塞、螺纹推杆和进给螺母,工作台活塞配合设置在大液压缸内,大液压缸与小液压缸由连通管连接构成连通器,在连通器内装有流体密封袋,流体密封袋内填充有液压流体,并在流体密封袋内设置有伸缩弹簧,与流体密封袋外面接触的大液压缸以及小液压缸的内壁和工作台活塞以及驱动活塞的内面涂有润滑油并抽真空,小液压缸下部与驱动活塞相配合,驱动活塞的下部与螺纹推杆的一端固连,螺纹推杆上旋有进给螺母。解决了液压传动中流体的泄漏、挥发和流失问题以及螺旋传动中的低速爬行问题,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连续精密给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精密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微量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现微量进给的常用方法有弹性变形、直接驱动、机械传动、电磁力、压电陶瓷、电致伸缩和磁致伸缩,由于驱动形式各异,性能也有很大 差异,但任何一类微量进给装置都有一定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元件精度、结构合理性、误差补偿和准确检测与控制方面。加工微小器件需要微量进给装置,现多选择精密伺服系统,但是这种系统既昂贵又结构复杂,光固化成型需要微量进给装置实现固化层逐层沉降累积;现多选择精密滚动螺旋或直接驱动,要么加工精度太低,要么加工成本太高,精密机床是微量进给装置应用最广的领域,各项技术与方法均有发展,但都是以机床精度和各类误差补偿为基础,期望用微量进给装置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因而微量进给范围有限。所以很有必要探寻新的微量进给装置,既可满足微小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又能用于精密机床,还能实现光固化逐层累积所需的微量沉降运动,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和低成本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微量进给装置,解决了液压传动中流体的泄漏、挥发、流失以及螺旋传动中的低速爬行问题,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了连续精密给进。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连续微量进给装置,包括工作台活塞、大液压缸、流体密封袋、连通管、小液压缸、驱动活塞、螺纹推杆和进给螺母,工作台活塞配合设置在大液压缸内,大液压缸与小液压缸由连通管连接构成连通器,在连通器内装有流体密封袋,流体密封袋内填充有液压流体,并在流体密封袋内设置有伸缩弹簧,与流体密封袋外面接触的大液压缸以及小液压缸的内壁和工作台活塞以及驱动活塞的内面涂有润滑油并抽真空,小液压缸下部与驱动活塞相配合,驱动活塞的下部与螺纹推杆的一端固连,螺纹推杆上旋有进给螺母。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小液压缸的截面为非圆形截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选用小导程螺纹推杆和非圆形截面的小液压缸,能避免螺旋传动的低速爬行实现微量进给,利用流体密封袋封装流体,并由伸缩弹簧保持形状、提供支撑,可避免流体的泄漏、挥发和流失,保持体积始终一定,用驱动活塞取代精密昂贵的微量进给泵,能极大简化液压传动的结构,通过对流体密封袋的接触面涂油与抽真空,能避免各类间隙对精度的影响,组合螺旋传动与液压传动,能实现很高的进给精度,设螺纹的导程为I. 5mm,大小活塞的截面积比为400,则进给螺母每转动1°,工作台处会产生约O. Olum的移动,既可满足多数微小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又能用于精密机床,还能实现光固化成型中,逐层累积所需的连续微量沉降运动,取代现有的昂贵精密伺服系统,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连续微量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活塞,2.大液压缸,3.流体密封袋,4.连通管,5.小液压缸,6.伸缩弹簧,7.驱动活塞,8.进给螺母,9.螺纹推杆,10.液压流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连续微量进给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工作台活塞I、大液压缸2、流体密封袋3、连通管4、小液压缸5、驱动活塞7、螺纹推杆9和进给螺母8,为减少传动误差,工作台活塞I既做工作台又是活塞,需与大液压缸2相配合,大液压缸2与小液压缸5之间由连通管4连接构成连通器,连通器内装流体密封袋3,流体密封袋3内填充液压流体10,并用伸缩弹簧6保持形状和提供支撑,以确保受驱动活塞7挤压时能均匀弹性变形,由于流体密封袋3在工作时要承压和相对液压缸壁发生移动,建议选用弹性良好的耐压橡胶,为降低接触摩擦和间隙对进给精度的影响,与流体密封袋3外部接触的大液压缸2以及小液压缸5的内壁和工作台活塞I以及驱动活塞7的内面须涂润滑油并抽真空,要确保精密进给,液压流体10在工作时需体积恒定,考虑到温差和载荷的影响,建议液压流体10选难挥发且耐压、耐热性能优良的硅油,在恒温下运行并按载荷进行体积误差补偿,小液压缸5的下部与驱动活塞7相配合,驱动活塞7的下部与螺纹推杆9的一端固连,旋转进给螺母8可使驱动活塞7随螺纹推杆9 一同移动,通过挤压流体密封袋3内的液压流体10,将运动从小液压缸5经连通管4传至大液压缸2,最终在工作台活塞I上输出所需的连续微量位移。为防止螺旋传动的低速爬行,驱动活塞7和小液压缸5的配合截面应选非圆形,建议选择椭圆形。所能产生的最小进给量取决于螺纹导程和大小活塞的截面积比,设螺纹导程取I. 5mm,大小活塞的截面积比为400,则进给螺母8每转动1°,工作台活塞I会产生约O. Olum的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连续微量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活塞(1)、大液压缸(2)、流体密封袋(3)、连通管(4)、小液压缸(5)、驱动活塞(7)、螺纹推杆(9)和进给螺母(8),所述的工作台活塞(1)配合设置在大液压缸(2)内,大液压缸(2)与小液压缸(5)由连通管(4)连接构成连通器,连通器内装有流体密封袋(3),流体密封袋(3)内填充有液压流体(10),并在流体密封袋(3)内设置有伸缩弹簧(6),与流体密封袋(3)外面接触的大液压缸(2)以及小液压缸(5)的内壁和工作台活塞(1)以及驱动活塞(7)的内面涂有润滑油并抽真空,所述的小液压缸(5)下部与驱动活塞(7)相配合,驱动活塞(7)的下部与螺纹推杆(9)的一端固连,螺纹推杆(9)上旋有进给螺母(8)。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微量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活塞(I)、大液压缸(2)、流体密封袋(3)、连通管(4)、小液压缸(5)、驱动活塞(7)、螺纹推杆(9)和进给螺母(8),所述的工作台活塞(I)配合设置在大液压缸(2)内,大液压缸(2)与小液压缸(5)由连通管(4)连接构成连通器,连通器内装有流体密封袋(3),流体密封袋(3)内填充有液压流体(10),并在流体密封袋(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