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926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包括机架、传动绳一、传动绳二和液压缸一,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一、定滑轮二、定滑轮三和定滑轮四,定滑轮三和定滑轮四之间设置动滑轮组件一,动滑轮组件一包括设置在机架滑槽一内的动滑轮一和动滑轮二,动滑轮一和动滑轮二通过连接件一连接,传动绳一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一上,传动绳一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三、动滑轮一和定滑轮一并固定在位工件上,传动绳二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二上,传动绳二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四、动滑轮二和定滑轮二并固定在工件上。该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能使工件的运动放大为液压缸运动的两倍以上,从而解决原动件的运动行程受限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倍速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
技术介绍
机床进给机构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加工エ件的质量,某些工程机械工作装置能否快速移动决定了此类机械的工作效率和作业质量。国内常用的液压缸进给机构有以下两种一、液压缸单倍进给机构。这种进给机构结构简単,液压缸受カ情况好,工作可靠,操作简单。但是,这种进给机构所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于布置安装。ニ、液压缸二倍倍速机构。这种进给机构エ件的移动速度及行程是液压缸相应參数的二倍,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空间的占用。目前,二倍倍速机构已被广泛应用于钻机的进给,机床的进给等。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空间的布置问题,但是这种二倍倍速机构的设置方式単一,使用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该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能使エ件的运动放大为液压缸运动的两倍以上,从而解决原动件的运动行程受限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空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其特征在干包括机架、传动绳一、传动绳ニ和液压缸一,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一、定滑轮ニ、定滑轮三和定滑轮四,所述定滑轮三位于定滑轮ー和定滑轮ニ之间,所述定滑轮四位于定滑轮三和定滑轮ニ之间,所述定滑轮三和定滑轮四之间设置有动滑轮组件一,所述动滑轮组件一包括设置在机架滑槽ー内的动滑轮一和动滑轮ニ,所述动滑轮ー和动滑轮二通过在液压缸ー的驱动下能带动动滑轮ー和动滑轮ニ在机架滑槽ー内移动的连接件ー连接,所述动滑轮ー和动滑轮ニ均与连接件一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绳ー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一上,所述传动绳ー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三、动滑轮一和定滑轮一井固定在位于定滑轮ー和定滑轮ニ之间的エ件上,所述传动绳ニ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ニ上,所述传动绳ニ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四、动滑轮ニ和定滑轮ニ并固定在所述エ件上。上述的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滑轮组件一的上方设置有动滑轮组件ニ和位于动滑轮组件ニー侧的液压缸ニ,所述动滑轮组件ニ包括设置在机架滑槽ニ内的动滑轮三和动滑轮四,所述动滑轮三和动滑轮四通过在液压缸ニ的驱动下能带动动滑轮三和动滑轮四在机架滑槽ニ内移动的连接件ニ连接,所述动滑轮三和动滑轮四均与连接件ニ转动连接,所述动滑轮组件ニ的上方设置有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定滑轮五和定滑轮六,所述定滑轮五位于动滑轮三靠近定滑轮一的ー侧,所述定滑轮六位于动滑轮四靠近定滑轮ニ的ー侧,所述传动绳ー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一上,所述传动绳ー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三、动滑轮一、定滑轮一、动滑轮三、定滑轮五井固定在位于定滑轮五和定滑轮六之间的工件上,所述传动绳二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二上,所述传动绳二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四、动滑轮二、定滑轮二、动滑轮四和定滑轮六并固定在所述工件上。上述的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一为三角形框架,所述连接件一的第一个角上设置有与动滑轮一的中心转动连接的传动轴一,所述连接件一的第二个角上设置有与动滑轮二的中心转动连接的传动轴二,所述液压缸一的活塞杆与所述连接件一的第三个角固定连接。上述的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二为水平布设的杆状结构,所述液压缸二为水平布设,且所述液压缸二和连接件二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述的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五位于定滑轮一的正上方,所述定滑轮六位于定滑轮二的正上方。上述的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一位于定滑轮三的下方。上述的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绳一和传动绳二均采用钢丝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易于安装。2、本技术该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能够适应于竖直空间受限时,在水平方向布设该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从而实现倍速功能。3、本技术既能够实现工件的二倍速进给,同时还能够在竖直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实现工件的三倍速进给,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效果。4、本技术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能使工件的运动放大为液压缸运动的两倍以上,从而解决原动件的运动行程受限的问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空间,其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定滑轮一 ; 2-定滑轮三; 3-传动绳一;4-动滑轮一 ; 5-动滑轮二 ; 6-传动绳二 ;7-定滑轮四; 8-定滑轮二; 9-连接件一;10-液压缸一;11-动滑轮三;12-动滑轮四;13-连接件二; 14-液压缸二; 15-定滑轮五;16-定滑轮六;17-工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如图I所示的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包括机架、传动绳一 3、传动绳二 6和液压缸ー 10,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一 I、定滑轮ニ 8、定滑轮三2和定滑轮四7,所述定滑轮三2位于定滑轮ー I和定滑轮ニ 8之间,所述定滑轮四7位于定滑轮三2和定滑轮ニ8之间,所述定滑轮三2的下方设置有液压缸ー 10,所述定滑轮三2和定滑轮四7之间设置有动滑轮组件一,所述动滑轮组件一包括设置在机架滑槽ー内的动滑轮一 4和动滑轮ニ 5,所述动滑轮ー 4和动滑轮ニ 5通过在液压缸ー 10的驱动下能带动动滑轮ー 4和动滑轮ニ 5在机架滑槽ー内移动的连接件一 9连接,所述动滑轮ー 4和动滑轮ニ 5均与连接件一 9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绳ー 3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一 4上,所述传动绳ー 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三2、动滑轮一 4和定滑轮一 I并固定在位于定滑轮ー I和定滑轮ニ 8之间的エ件17上,所述传动绳ニ 6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ニ 5上,所述传动绳ニ 6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四7、动滑轮ニ 5和定滑轮ニ 8并固定在所述エ件17上,具体的绕法是,所述传动绳ー 3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一 4的外侧面上,所述传动绳ー 3的另一端依次顺时针绕过定滑轮三2的左侧、顺时针绕过动滑轮一 4的右侧、顺时针绕过定滑轮一 I的左侧并固定在定滑轮一 I和定滑轮ニ 8之间的エ件17上,所述传动绳ニ 6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ニ 5的外侧面上,所述传动绳ニ 6的另一端依次逆时针绕过定滑轮四7的右侧、逆时针绕过动滑轮ニ 5的左側、逆时针绕过定滑轮ニ 8的右侧并固定在所述エ件17上。优选的做法是,所述传动绳ー 3和传动绳ニ 6均采用钢丝绳。所述液压缸ー 10位于定滑轮三2的下方。定滑轮一 I和定滑 轮ニ 8的尺寸相等,所述动滑轮ー 4和动滑轮ニ 5的尺寸相等且其尺寸均小于定滑轮ー I和定滑轮ニ 8的尺寸,所述定滑轮三2和定滑轮四7的尺寸相等且其尺寸均小于动滑轮ー4和动滑轮ニ 5的尺寸。所述定滑轮五15位于定滑轮ー I的正上方,所述定滑轮六16位于定滑轮ニ 8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如图I所示,所述连接件一 9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部件,其下部与液压缸ー 10活塞杆的外端连接,其上部同时与动滑轮ー 4和动滑轮ニ 5相连接,优选的做法是,所述连接件一 9为三角形框架,所述连接件一 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缸滑轮组倍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传动绳一(3)、传动绳二(6)和液压缸一(10),所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定滑轮一(1)、定滑轮二(8)、定滑轮三(2)和定滑轮四(7),所述定滑轮三(2)位于定滑轮一(1)和定滑轮二(8)之间,所述定滑轮四(7)位于定滑轮三(2)和定滑轮二(8)之间,所述定滑轮三(2)和定滑轮四(7)之间设置有动滑轮组件一,所述动滑轮组件一包括设置在机架滑槽一内的动滑轮一(4)和动滑轮二(5),所述动滑轮一(4)和动滑轮二(5)通过在液压缸一(10)的驱动下能带动动滑轮一(4)和动滑轮二(5)在机架滑槽一内移动的连接件一(9)连接,所述动滑轮一(4)和动滑轮二(5)均与连接件一(9)转动连接,所述传动绳一(3)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一(4)上,所述传动绳一(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三(2)、动滑轮一(4)和定滑轮一(1)并固定在位于定滑轮一(1)和定滑轮二(8)之间的工件(17)上,所述传动绳二(6)的一端固定在动滑轮二(5)上,所述传动绳二(6)的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四(7)、动滑轮二(5)和定滑轮二(8)并固定在所述工件(1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悟杨钊王晓花李海超潘旭磊李奇薛芸冯忠绪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