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具顶杆长度修理辅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338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铸模具顶杆长度修理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套筒内孔能够匹配地套接在顶杆上,套筒上沿径向贯穿设置有螺孔,螺孔内旋接有定位螺栓。所述螺孔和定位螺栓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定位螺栓与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垫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施方便的优点,能够无需拆卸模具,可以直接快捷地将顶杆多余长度去掉,提高检修效率,从而间接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压铸模具修理辅助エ装,尤其是一种压铸模具顶杆长度修理辅助エ装。
技术介绍
压铸是一种铸造液态模锻的方法,基本エ艺过程为,采用压カ将金属液压入模具型腔内,使金属液在压カ下凝固成型,冷却后开模得到产品。为了保证产品能顺利出模,需要在模具上设置顶杆(又称推杆),在出模时靠所述 顶杆将产品顶出,便于脱摸。在模具压铸时,顶杆顶部会作为产品型腔的一部分使产品成型,所以顶杆不能过长或过短,如果顶杆长了对应到零件上就会出现凹陷,这种凹陷会导致零件壁厚不符合要求,如果顶杆短了,对应零件上就是零件上多出来ー个台阶,多出来的台阶不仅影响外观,还有可能导致装配干渉,所以要严格控制顶杆的长短。同时顶杆使用时靠顶部将产品顶出,容易发生磨损,故顶杆属于易损件,需要经常更换。刚更换的顶杆常常过长,导致零件上出现凹陷,需要对顶杆进行修理,去掉多余的长度。现有技术中,需要去掉顶杆多余的长度时,需要将模具拆卸开后,将顶杆取下进行修理,将多余的长度切除棹。这样存在工作量大且浪费时间的缺陷,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压铸模具顶杆长度修理辅助エ装,采用本エ装无需拆除模具,能够方便快捷地将顶杆多余长度去掉,提高检修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模具顶杆长度修理辅助エ装,其特点在于,包括套筒,套筒内孔能够匹配地套接在顶杆上,套筒上沿径向贯穿设置有螺孔,螺孔内旋接有定位螺栓。本技术使用时,先測量出产品上顶杆痕迹的深度,确定需要去除顶杆的长度大小,然后将套筒套在顶杆上,用卡尺测量出需要修理的距离,该距离等于套筒顶部到顶杆顶部长度,将定位螺栓拧紧,然后就能够以套筒顶部作为标准,直接用手持式砂轮机打磨掉高出套筒部分的顶杆。这样就无需将整个顶杆拆除下来,能够直接方便快捷地将顶杆多余的部分长度去掉。作为优化,所述螺孔和定位螺栓为对称设置的两组。这样,可以将套筒更加牢靠地定位为顶杆上。避免打磨时滑动而导致定位不准。作为优化,定位螺栓与套筒之间还设置有垫圈。垫圈提供压紧的反向弾力,使套筒被固定得更紧。综上所述,相比于现有技木,本技术具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施方便的优点,能够无需拆卸模具,可以直接快捷地将顶杆多余长度去棹,提高检修效率,从而间接地提闻了生广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时,如图I所示,一种压铸模具顶杆长度修理辅助エ装,包括套筒1,套筒I内孔能够匹配地套接在顶杆2上,套筒I上沿径向贯穿设置有螺孔,螺孔内旋接有定位螺 栓3。所述螺孔和定位螺栓3为对称设置的两组。定位螺栓3与套筒I之间还设置有垫圈4。具体实施时,所述定位螺栓采用内六角螺栓,以方便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铸模具顶杆长度修理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套筒内孔能够匹配地套接在顶杆上,套筒上沿径向贯穿设置有螺孔,螺孔内旋接有定位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模具顶杆长度修理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套筒内孔能够匹配地套接在顶杆上,套筒上沿径向贯穿设置有螺孔,螺孔内旋接有定位螺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江美利信压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