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脱式铝合金轮毂旋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329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脱式铝合金轮毂旋压模具,该易脱式铝合金轮毂旋压模具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前模、顶出盖和尾顶,其中,前模和旋压机的联轴器相配,尾顶和旋压机的顶杆相配,胚料夹于顶出盖和尾顶之间,且前模和顶出盖之间设有碟簧,该顶出盖包括连接推动块、后模圈和易脱圈,碟簧顶在前模和连接推动块之间,且连接推动块的外侧边缘具有外斜面;后模圈通过后模螺钉固定于前模的右侧面,且后模圈的内侧边缘设有内斜面、外侧边缘设有燕尾槽;易脱圈为分体式结构;同时,外斜面和内斜面相配,燕尾槽和燕尾块相配,易脱圈的外侧面和内弧圈相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顶出盖和铝合金轮毂胚料易于分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毂制备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易脱式铝合金轮毂旋压模具。技术背景 铝合金轮毂广泛用于汽车领域,其制备工艺多采用压铸工艺或整体锻造工艺。其中,采用压铸工艺时,所制备的铝合金轮毂难免存在着铸造缺陷以及机械性能较低的问题;采用整体锻造工艺时,存在着原材料浪费严重,生产成本较大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目前采用铝合金旋压工艺取代压铸工艺或整体锻造工艺。在该旋压工艺中,需要借助旋压模具。一般的,该旋压模具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前模、顶出盖和尾顶。其中,前模和旋压机的联轴器相配,尾顶和旋压机的顶杆相配,胚料夹于顶出盖和尾顶之间,且前模和顶出盖之间设有碟簧。这样,胚料加工完成后,顶出盖在碟簧的作用下右移,从而旋压完成的胚料脱离模具。但是,这样的模具对于具有内弧圈的铝合金轮毂的旋压则无法适用。原因在于旋压完成后,顶出盖被内弧圈所包裹,从而顶出盖无法自胚料的内弧圈中脱离。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脱式铝合金轮毂旋压模具,它具有顶出盖和胚料易于分离,从而使用方便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易脱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易脱式铝合金轮毂旋压模具,用于将具有内弧圈(101)的铝合金胚料(100)夹装于旋压机上,该易脱式铝合金轮毂旋压模具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前模(10)、顶出盖(20)和尾顶(30),其中,前模(10)和旋压机的联轴器相配,尾顶(30)和旋压机的顶杆相配,胚料(100)夹于顶出盖(20)和尾顶(30)之间,且前模(10)和顶出盖(20)之间设有碟簧(5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盖(20)包括连接推动块(21)、后模圈(22)和易脱圈(23),其中,碟簧(50)顶在前模(10)和连接推动块(21)之间,且连接推动块(21)的外侧边缘具有外斜面(211);后模圈(22)通过后模螺钉(223)固定于前模(1...

【技术特征摘要】
1.易脱式铝合金轮毂旋压模具,用于将具有内弧圈(101)的铝合金胚料(100)夹装于旋压机上,该易脱式铝合金轮毂旋压模具从左至右依次包括前模(10)、顶出盖(20)和尾顶(30),其中,前模(10)和旋压机的联轴器相配,尾顶(30)和旋压机的顶杆相配,胚料(100)夹于顶出盖(20 )和尾顶(30 )之间,且前模(10 )和顶出盖(20 )之间设有碟簧(50 ),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盖(20)包括连接推动块(21)、后模圈(22)和易脱圈(23),其中,碟簧(50)顶在前模(10)和连接推动块(21)之间,且连接推动块(21)的外侧边缘具有外斜面(211);后模圈(22)通过后模螺钉(223)固定于前模(10)的右侧面,且后模圈(22)的内圈边缘设有内斜面(221)、外侧边缘设有燕尾槽(222);易脱圈(2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2块垂直圈块(231)和2块水平圈块(232),垂直圈块(231)和水平圈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兴刘军徐敬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宝通轮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