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及铜合金双动挤压机挤压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310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及铜合金双动挤压机挤压模组,其包括挤压模(1)、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挤压模(1)、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安装在同一轴线上,挤压模(1)安装在所述模垫(3)的前面,挤压模(1)和所述模垫(3)均安装在模套(2)内;挤压模(1)与模套2、挤压模(1)与模垫(3)、模套(2)与模垫(3)、模套(2)与模中套(4)以及模中套(4)与模支撑(5)之间均采用可拆卸式连接结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挤压模具中直接与高温金属接触的部分与间接与高温金属接触的部分分开进行制作,可以降低模具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ー种铜及铜合金双动挤压机挤压模组
技术介绍
挤压模是保证挤压制品形状、尺寸、表面质量的关键部件,在挤压过程中,挤压模需要承受高温金属的加热作用和挤压变形功的升温作用,承受很高的压力、极高的温度和高速流动的高温金属的摩擦力作用,其工作条件极其恶劣。在挤压过程中,挤压模需要承受400-1300MPa的高压カ和超过1000°C的高温金属的摩擦力作用。在挤压过程结束后,挤压模又处在室温条件下。一般情况下,挤压机每3-4分钟完成一次穿孔-挤压循环,一天要连续工作超过20h,挤压模在极大、极频繁的聚冷聚热的温差应力作用下,寿命往往很低。挤压模具是挤压生产过程的易耗件,挤压模具的材质为高温钢或者高温钢复合耐热陶瓷,材质 要求高、加工和热处理要求也极高,制造成本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影响挤压的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挤压エ序的生产成本。大型挤压机的挤压制品的断面尺寸从直径Φ30πιπι到直径Φ600mm以上,挤压模的尺寸越大、制造成本越高,加工エ序的生产成本也越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ー种铜及铜合金双动挤压机挤压模组。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ー种铜及铜合金双动挤压机挤压模组,其特征在干,所述挤压模组包括挤压模(I)、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所述挤压模(I)、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安装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挤压模(I)安装在所述模垫(3)的前面,所述挤压模(I)和所述模垫(3 )均安装在模套(2 )内;所述挤压模(I)与模套2、所述挤压模(I)与模垫(3 )、所述模套(2 )与模垫(3 )、所述模套(2 )与模中套(4 )以及所述模中套(4 )与模支撑(5)之间均采用可拆卸式连接结构连接。根据上述的挤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的材质均为H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挤压模具中直接与高温金属接触的部分与间接与高温金属接触的部分分开进行制作,可以大大减小直接与高温金属接触的、易损部件的尺寸,降低模具制造成本,降低挤压エ序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I和图2,铜及铜合金双动挤压机模组包括挤压模I、模套2、模垫3、模中套4、模支撑5。挤压模I的质为H13(4Cr5MoSiVl),或者为H13与耐热陶瓷的复合件,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的材质均为H13。挤压模I与模套2、挤压模I与模垫3模套2与模垫3、模套2与模中套4以及模中套4与模支撑5之间均采用易于组装、易于拆卸式连接结构。方便在生产过程中组装、拆卸与更换。挤压模I、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安装在同一轴线上,该轴线与挤压中心线重合,保证挤压过程中模组和待变形金属受カ均匀。挤压模I安装在模垫3的前面,挤压模I和模垫3均安装在模套2内。在挤压前,挤压模I被预热到350°C _450°C之间;在挤压过程中,仅仅只有挤压模I与高温、高压的金属接触,承受高速流动的金属的摩擦力作用而易于损坏、失效。在挤压模发生磨损、失效时,只更换直接与高温金属接触的挤压模I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及铜合金双动挤压机挤压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模组包括挤压模(1)、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所述挤压模(1)、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安装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挤压模(1)安装在所述模垫(3)的前面,所述挤压模(1)和所述模垫(3)均安装在模套(2)内;所述挤压模(1)与模套2、所述挤压模(1)与模垫(3)、所述模套(2)与模垫(3)、所述模套(2)与模中套(4)以及所述模中套(4)与模支撑(5)之间均采用可拆卸式连接结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铜及铜合金双动挤压机挤压模组,其特征在干,所述挤压模组包括挤压模(I)、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所述挤压模(I)、模套(2)、模垫(3)、模中套(4)和模支撑(5)安装在同一轴线上,所述挤压模(I)安装在所述模垫(3)的前面,所述挤压模(I)和所述模垫(3 )均安装在模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永东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