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赖炳文专利>正文

冲压板料的润滑油精密给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13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冲压板料的润滑油精密给油装置,包括有一个适当大小的贮油容器和其底部安装的流量控制装置,此装置的底端连接一个给油导管至冲压板料的上方;上述流量控制装置的本体上端装有一个固定螺帽,底端则用一个定位螺帽组装给油导管;其侧开口装有配合内外刻度盘的一个可转动手把,使手把的锥度部分伸入本体中间管道,该锥度杆部分在其径向通孔边缘设有相对狭长的槽孔,可通过手把的转动来控制板料的给油量。(*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板料的润滑油精密给油装置。现代冲床已大都高速自动化,当板料自动进入模具后,冲床就快速动作,冲成所需形状的成品或半成品。由于是高速作业,容易在模具及板料之间产生高温,因此,一般均在板料表面添注润滑油,以防止高速作业对具或成品造成损坏。由于冲压速度不同,材料厚薄有差异、润滑油添加量的多寡也有所不同。早期的润滑油给油装置大都以一导管拉至板料上方,将润滑油流注在板料表面。导管的中段位置上设有一个压管棘轮,经由该棘轮在不同位置按压成不同大小的管径,从而控制润滑油的给油量大小。但是此种给油装置,其给油量无法精确控制,往往造成用油浪费,且因为棘轮难以将管子压至极窄小,所以很难实现精密的微量给油控制;尤其麻烦的是,油管本身是用塑料之类材料制成,在棘轮的长期按压作用下,非常容易失去其弹性而很难经久耐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的冲压板料润滑油精密给油装置。本技术包括有一个适当大小的贮油容器,和在该容器下方安装的一个流量控制装置,该装置的底端连接一个给油导管至冲压板料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含有一个本体部分,在该本体上端安装有组接贮油容器底端的固定螺帽,此本体部分的侧开口设有一个流量控制手把,该手把的锥度杆身部分伸入本体中间管道,该锥度杆在其径向通孔边缘设有相对狭长的槽孔,手把上配装有连动的内刻度环与本体侧面的用螺纹连接的外刻度环锁紧连动,能在毋需按压油管的情况下精确供给不同大小的油量。本体上开口外围的阳螺纹下方设有一个凸缘,以便装配固定螺帽时,其底端面能压紧一个安放在凸缘上的止漏垫圈。本体侧开口上用螺纹连接有外刻度盘,内刻度盘则以一个略小的直径穿入外刻度盘预设的内孔中,其盘面活动贴靠在外刻度盘的预设凹入空间里,一个锁紧螺帽可配合手把的把柄而锁紧连动内刻度盘。内外刻度盘上设有相对-->的微分刻度。下开口的外管设有供套装给油导管的凸环部,与其配装的定位螺帽则含有底端供迫紧定位使用的内斜锥部。控制手把的手柄与锥度杆的交接处形成一个供套入弹性垫圈的台肩,而在安装外刻度盘时应顶压此弹性垫圈。本技术可以通过流量控制手把的转动而实现从完全密闭到微量逐渐增加,乃至全开状态的精确控制给油,尤其是微量给油更是能精准控制,对于冲压工艺,将会带来很大便利。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具体说明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装成对下方板料供油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流量控制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元件分解图。图4是图2的放大组合剖视图。图5、图6是显示流量控制装置手把打开及关闭的位置图。参阅图1,本技术包括有一个适当大小的贮油容器10,并在其底部装有一个流量控制装置20,此流量控制装置20底端连接一根给油导管30,导管30在管路适当位置预设一个透明滴管301,并经此导管30将油滴在一个吸收体40上,然后由吸收体40润滑板料50的表面。参阅图2、图3、图4,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有一个本体21,此本体21含有上开口22、下开口23(参阅图4)及侧开口24。上开口22与下开口23之间形成一个中间管道25,且使上开口22、中间管道25及下开口23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上开口22的外围设有阳螺纹26,并在下方形成一个凸缘部27,可在该凸缘部27的上表面套设一个止漏垫圈61,再使一个含有中通孔62及阴螺纹63的固定帽60可配旋在阳螺纹26上,此固定帽最好设有两个侧耳64、65,供贮油容器10的底支管(图中未画出)插入中通孔62后,能透过耳部64、65的转动将其衔接固定,并因旋紧后使其底端面压紧止漏垫圈61而实现防漏功能。下开口23的外管设有凸环部28,在此凸环部28的略上方设有阳螺纹29。定位螺帽70的上部设有阴螺纹71,以与上述阳螺纹29配合,其底端最好设有内斜锥部72,以便在旋紧过程中,将套在下开口外管凸环部28的供油导管30(参阅图1、图4)予以迫紧定位。-->侧开口24含有与本体中间管道相通的中央侧通孔240,且使本体20的侧开口相对端241封堵死。一个控制手把90上设有锥度杆部分91供伸入上述中央侧通孔240中;且使其手把90柄身外露部分弯折成一个适当角度。如图4所示,控制手把90的锥度杆91与柄身相接处形成一肩部92,供套入一个弹性垫圈610。外刻度盘93设有阳螺纹管身94,供旋转接合于侧开口24的阴螺纹中,并使其组装后的前端面压靠弹性垫圈610,内刻度盘95设有比较外刻度盘93的阳螺纹管身94的内孔96略小的管身部分97,且使其整个盘面可活动贴靠在外刻度盘93的预设凹入空间98。一个锁紧螺帽99可以配合手把90柄身的预设阳螺纹的旋紧,连动上述内刻度盘95,而上述内外刻度盘95、93的表面都设有微分刻度950、930。请同时参阅图3、图5和图6,锥度杆91除了设有一个大致与本体10中间管道25同一管径的径向通孔910之外,该径向通孔910并沿孔9100的侧缘设有一个狭长槽孔911。此狭长槽孔911是在径向通孔910的两侧以对称方式设置的,由此形成两个对称的微流量控制槽孔912、913(参阅图5、图6)。如图5所示,这种微流量控制槽孔912、913形成由全闭点A到槽孔912、913与径向通孔910交界处的B点,可控制从完全密闭到微量逐渐增加的供油量。当手把90从图5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锥度杆91将逐渐从A点移至B点,而两相对狭长槽孔911则以等量位移,使润滑油自贮油容器10由C方向向D方向。待锥度杆91转至如图6所示位置时即为全开状态。由于手把90转动时,将连动内刻度盘95,此内刻度盘95与外刻度盘93均设有微分刻度,故在其转动时,可经由内、外刻度盘95、93的相对刻度,而能由使用者视不同冲压材料及速度决定给油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板料的润滑油精密给油装置,包括有一个适当大小的贮油容器,和在该容器下方安装的一个流量控制装置,该装置的底端连接一个给油导管至冲压板料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含有一个本体部分,在该本体上端安装有组接贮油容器底端的固定螺帽,此本体部分的侧开口设有一个流量控制手把,该手把的锥度杆身部分伸入本体中间管道,该锥度杆在其径向通孔边缘设有相对狭长的槽孔,手把上配装有连动的内刻度环与本体侧面的用螺纹连接的外刻度环锁紧连动,能在毋需按压油管的情况下精确供给不同大小的油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板料的润滑油精密给油装置,包括有一个适当大小的贮油容器,和在该容器下方安装的一个流量控制装置,该装置的底端连接一个给油导管至冲压板料的上方,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含有一个本体部分,在该本体上端安装有组接贮油容器底端的固定螺帽,此本体部分的侧开口设有一个流量控制手把,该手把的锥度杆身部分伸入本体中间管道,该锥度杆在其径向通孔边缘设有相对狭长的槽孔,手把上配装有连动的内刻度环与本体侧面的用螺纹连接的外刻度环锁紧连动,能在毋需按压油管的情况下精确供给不同大小的油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板料的润滑油精密给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本体上开口外围的阳螺纹下方设有一个凸缘,以便装配固定螺帽时,其底端面能压紧一个安放在凸缘上的止漏垫圈。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炳文
申请(专利权)人:赖炳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