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再现在车辆行驶时在车辆的客厢中产生的与车体的振动相关联的异响的方法,以及用于在该方法中使用的夹具。
技术介绍
当车辆行驶时,其客厢有时会产生不应该在其中产生的异响。这种异响包括例如仪表板的颤振(当发动机振动时,车体部件或小的零件发生振动并且彼此接触时产生的异响)。当要求车辆制造商或车辆修理厂修理车辆以停止颤振时,现场服务人员诊断车辆,同时实际驾驶车辆以便确认异响如何产生以及在哪儿产生。另选地,现场服务人员将车辆放置在激振器上,强制车辆振动以再现异响,确认产生异响的位置,并且诊断车辆(日本专利No.3885297)。
技术实现思路
实际驾驶车辆并再现异响是非常麻烦的任务,并且其限制在于它需要驾驶过程。根据日本专利No. 3885297所公开的过程,必需提供激振器,该激振器需要相当大的设备投资,并且必然伴有该激振器本身的成本以及安装该激振器的空间和费用。利用激振器对车辆进行诊断带来了许多麻烦,包括将车辆移到激振器,操作激振器等。鉴于上述问题产生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地且以低成本再现异响的方法,以及用于在这种方法中使用的夹具。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有一种再现在车辆行驶时在该车辆的客厢中产生的与车体的振动相关联的异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用于限制发动机支架的缓冲功能的缓冲限制构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支架上并且变速杆保持在空档的状态下,使用于推进所述车辆的发动机运转,其中所述发动机支架以缓冲方式将所述发动机支承在所述车体上;以及在所述变速杆保持在所述空档的状态下增大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所述发动机支架的缓冲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30 JP 2010-0780601.一种再现异响的方法,该异响是在车辆行驶时在该车辆的客厢中产生的与车体的振动相关联的异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用于限制发动机支架(36)的缓冲功能的缓冲限制构件(10、100、150、200)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支架(36)上并且变速杆保持在空档的状态下,使用于推进所述车辆的发动机(34)运转,其中所述发动机支架(36)以缓冲方式将所述发动机(34)支承在所述车体上,以及 在所述变速杆保持在空档的状态下增大所述发动机(34)的转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再现异响的方法,其中,所述缓冲限制构件(10、100、150、200)包括支承构件(10、100、150、200),所述支承构件在所述发动机支架(36)以缓冲方式支承所述发动机(34)的位置处固定到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车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现异响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构件(10、100、150、200)选择性地以刚性固定方式和松固定方式支承所述发动机以用于调节所述振动的大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现异响的方法,其中,所述支承构件(10、100、150、200)包括由螺纹紧固机构(106、116、124、126、160、162、168、170)连接的多个关节构件(102、104、152,154);并且 所述刚性固定模式和所述松固定模式由所述螺纹紧固机构(106、116、124、126、160、162、168、170)的紧固强度来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现异响的方法,其中,所述发动机支架(36)由螺纹紧固机构(44、46、48、52、56)固定到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车体;并且 所述支承构件(10、100、150、200)由与所述发动机支架(36)共用的所述螺纹紧固机构(44、46、48、52、56)固定到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车体。6.一种用于取消发动机支架(36)的缓冲功能的夹具(10、100、150、200),该夹具包括 支承构件(10、100、150、200),该支承构件在所述发动机支架(36)以缓冲方式支承所述发动机(34)的位置处固定到所述发动机和所述车体; 其中,所述支承构件(10、100、150、200)包括夹具(10、100、150、200),所述夹具包括第一凸缘(12、102),该第一凸缘保持抵靠所述发动机支架(36)的固定到所述发动机(34)的发动机固定部(38)并且由与该发动机固定部(38)共用的第一螺纹紧固机构(48、52)固定到所述发动机(34); 第二凸缘(16、102),该第二凸缘保持抵靠所述发动机支架(36)的固定到所述车体的车体固定部(46)并且由与该车体固定部(46)共用的第二螺纹紧固机构(44、56)固定到所述车体的构件;以及 刚体(20、104、152、154),该刚体使所述第一凸缘(12、102)和所述第二凸缘(16、102)彼此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100、150、200),其中,所述支承构件(100、150、200)包括 两个安装用刚性连接件(102),每个安装用刚性连接件均具有安装在所述发动机支架(36)的发动机侧或车体侧上的第一凸缘(110)和垂直于该第一凸缘(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臼井明弘,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