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眩后视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后视镜用的介质导电膜、制备方法及电致变色后视镜。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最为有效的电致变色防眩后视镜,是在后视镜中装设一种电致变色组件,通过通电使电致变色溶液变色,导致后视镜的反射率降低,进而达到防眩光的目的。现有电致变色后视镜的一般结构包括相对配置的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所述第一基片相对于第二基片的表面设有导电反射膜,所述第二基片相对于第一基片的表面设有透明导电膜,所述导电反射膜和透明导电膜的周边缘设有边框胶,所述导电反射膜、透明导电膜和边框胶形成的空腔中容纳有电致变色溶液。其中,所述导电反射膜大多采用铝、银、铬和镍等其它金属膜,但是铬和镍反射膜的反射率比较低,很难达到后视镜反射率的要求;金属铝和银 的反射率比较高,但与电致变色溶液接触时会发生腐蚀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介质导电膜,该介质导电膜对光的吸收较少,能够达到较高的反射率;同时能够防止与电致变色溶液接触时发生腐蚀反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介质导电膜,所述介质导电膜包括透明导电层、若干个第一介质层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导电膜包括透明导电层、若干个第一介质层和若干个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交替层叠排列形成介质膜层,该介质膜层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材料为无机物,且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2.1,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小于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导电膜包括透明导电层、若干个第一介质层和若干个第二介质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交替层叠排列形成介质膜层,该介质膜层上形成有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材料为无机物,且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2. 1,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小于I. 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质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选自ZnS、ZnO、Ti02、Zr02、Ta205 和 Nb205 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质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50-70纳米。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质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材料选自MgF2、A1203、Mg0、Si02、Na3AlF3、BaF2、CaF2 和 A1F3 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质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90-110 纳米。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质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交替层叠排列的层数大于等于5层。7.一种介质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1、提供承载介质导电膜的基板,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第一介质层; 512、在第一介质层上形成第二介质层,然后再在第二介质层上形成第一介质层,如此交替往复,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交替层叠排列形成介质膜层; 513、在所述介质膜层上形成透明导电层; 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材料为无机物,且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2.I,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小于I. 6。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介质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选自ZnS、Zn0、Ti02、Zr02、Ta205和Nb205中的一种或...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