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折弯机凹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543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涉及一种母线折弯机凹模。该母线折弯机凹模的基座上安装有一对具有竖直旋转轴心的折弯推杆,每根折弯推杆的下段各有一个削平面,在两根折弯推杆的转轴上各固定有一个角度测量臂,两个角度测量臂各通过一根连杆与一个固定在基座上的编码器的内圈和外圈分别铰接,构成一对曲臂连杆机构,在两根折弯推杆的转轴上还分别固定有复位臂,每个复位臂分别与一根复位顶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在母线折弯加工过程中对折弯角度和过折量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能够满足高精度数控设备的需要。(*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母线折弯机凹模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涉及一种母线折弯机凹模。                      
技术介绍
传统的母线折弯设备的模具结构,在母线折弯加工过程中,难以对折弯角度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限制了其精度的提高。同时由于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金属母线折弯后的回弹系数不同,因而折弯时所需的过折角度也不相同,而现有折弯设备的模具结构也无法方便地对其进行测量、控制。上述缺陷使得现有设备的模具结构难以满足高精度数控加工设备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在母线折弯加工过程中对折弯角度和过折量进行精确测量和控制的母线折弯机凹模。本技术的母线折弯机凹模包括一个基座,在基座上安装有一对具有竖直旋转轴心的折弯推杆,每根折弯推杆的下段各有一个削平面,在两根折弯推杆的转轴上各固定有一个角度测量臂,两个角度测量臂各通过一根连杆与一个固定在基座上的编码器的内圈和外圈分别铰接,构成一对曲臂连杆机构,在两根折弯推杆的转轴上还分别固定有复位臂,每个复位臂分别与一根复位顶杆铰接,复位顶杆可由气缸-->驱动。本技术在折弯过程中,折弯角度可由编码器动态精确测量,便于通过计算机进行精确控制,以提高其折弯精度,因而能够满足高精度数控设备的需要。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该母线折弯机凹模的基座1上安装有一对具有竖直旋转轴心的折弯推杆2,每根折弯推杆的下段各有一个削平面3,在折弯动作前,两个削平面位于同一个平面上,被加工的母线4就靠在削平面上。在两根折弯推杆2的转轴上各固定有一个角度测量臂5,两个角度测量臂各通过一根连杆6与一个固定在基座上的编码器7的内圈8和外圈9分别铰接,构成一对曲臂连杆机构。母线折弯过程中,两根折弯推杆2随母线4的弯曲而相向转动,带动编码器7的内、外圈转动,即可精确测量折弯角度。一次折弯结束后,在由气缸12驱动的复位顶杆10及复位臂11的推动下,两根折弯推杆2回复至初始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母线折弯机凹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母线折弯机凹模,它包括一个基座(1),其特征是:在基座(1)上安装有一对具有竖直旋转轴心的折弯推杆(2),每根折弯推杆的下段各有一个削平面(3),在两根折弯推杆的转轴上各固定有一个角度测量臂(5),两个角度测量臂各通过一根连杆(6)与一个固定在基座上的编码器(7)的内圈(8)和外圈(9)分别铰接,构成一对曲臂连杆机构,在两根折弯推杆的转轴上还分别固定有复位臂(11),每个复位臂各与一根复位顶杆(10)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母线折弯机凹模,它包括一个基座(1),其特征是:在基座(1)上安装有一对具有竖直旋转轴心的折弯推杆(2),每限折弯推杆的下段各有一个削平面(3),在两根折弯推杆的转轴上各固定有一个角度测量臂(5),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华刘永宽叶敬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