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型钢弯曲机,包括成型装置,所述成型装置以传动箱的顶板为其底板,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分别设置四个无轮槽的成型轮;其中,前、后两轮为主动轮,左、右两轮为被动轮;除后主动轮为固定轮外,其余三轮相对底板的位置均可调节;所述底板上还固接一对弹簧锁钩,并通过弹簧锁钩与一带有翻转机构的侧压板装置相连接。(*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型材的弯曲加工机械设备。国内目前的金属设备加工行业及建筑施工行业,在将角钢、槽钢、工字钢等各类型钢加工成圆形部件时,由于没有适用的专用设备,加之批量较小,一般均采用手工逐段焊制成形或将其割断分段焊接成形的方法,不仅加工质量差,效率低,且耗工费料。近年出现了几种仿三辊卷板机的轮式或辊式型钢弯曲机,如中国专利CN2205262Y“型钢卷园机”,其卷曲工艺原理均是将型钢肢板或翼缘板卡入轮(辊)槽内,以槽壁的力量限制型钢弯曲时产生的应力变形,求得平整合格的园形工件。但由于受槽深及轴径的影响,一般轮(辊)径较大,因此,设计上只能增大机体尺寸,加大动力,最终导致材料及能源的消耗。由于是纯粹仿三辊卷板机,型钢只能沿铅垂方向作卷曲运动,当需将型钢加工成弯曲半经较大的非整园工件时,操作起来既不安全,又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卧式型钢弯曲机,以使型钢沿水平方向弯曲成型,从而实现安全、方便的操作;提供一种其成形轮无轮槽,可将型钢的肢板或翼缘板置于成形轮一侧进行弯制的型钢弯曲机,以克服型钢弯曲时产生的应力变形;提供一种可以较小的轮径卷曲较大规格型钢的型钢弯曲机,以缩小机体尺寸,减少制作材料的消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卧式型钢弯曲机,包括成型装置,它由成型装置与一侧压板翻转装置通过转动轴相互连接构成。所述成型装置以型钢弯曲机传动箱的顶板为其底板,并在垂直于底板的方向上分别设置四个无轮槽的成形轮;其中,前、后两轮为主动轮,左、右两轮为被动轮;除后主动轮为固定轮外,其余三个成型轮均可沿其丝杆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在成型装置的底板上还固接一对弹簧锁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有益效果1、本技术四个成形轮的轮轴均为铅垂方向设置,故被加工的型钢可沿水平方向弯制成型,安全可靠、操作方便。2、由于成形轮均未设置轮槽,故型钢肢板或翼缘板均在成形轮外侧弯制成形,从而减少了型钢弯曲时的应力变形。3、由于所述成形轮可选用由基本轮与调节轮片组合而成的结构形式,轮片又可按各种型钢的不同规格相应配制,从而实现了对各种不同规格型钢的弯曲加工,并可以较小的轮径加工较大规格的型钢,达到缩小机体尺寸,减少制作材料消耗的目的。4、本技术的成型轮除后主动轮为固定轮外,其余三个成型轮相对底板的位置均可通过丝杆进行调节,从而可获得不同弯曲半径的工件,且型钢可实现一次成型,工效较高。5、本技术还设置了一个由蜗轮付控制的可翻转的侧压板装置,通过其上设置的压紧辊和防翘轮及其调节装置,可限制型钢加工过程中其肢板或翼缘板因弯曲而产生的应力变形。附图说明图1为卧式型钢弯曲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卧式型型钢弯曲机成型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无侧压板翻转装置时其右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卧式型钢弯曲机侧压板翻转装置内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卧式型钢弯曲机侧压板翻转装置外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卧式型钢弯曲机成型轮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参见图1,一种卧式型钢弯曲机,包括成型装置,它由成型装置与一侧压板翻转装置通过转动轴23相互连接构成。所述成型装置以型钢弯曲机传动箱1的顶板为其底板,在垂直于底板2的方向上分别设置四个无轮槽的成型轮;其中,前、后两轮为主动轮3、4,左、右两轮为被动轮5、6;除后主动轮4为固定轮外,其余三个成型轮均可沿其丝杆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在所述成型装置底板2上还固接一对弹簧锁钩7。参见图4、图5,所述侧压板翻转装置主要包括侧压板9及分别设置于侧压板9上的翻转机构、压紧辊与防翘轮12及其调节装置13、14和一对挂钩15。设置于侧压板9内侧的压紧辊、防翘轮12分别与所述成型装置成型轮的位置相对应,其调节装置13、14对应设置于侧压板的外侧。所述压紧辊包括对称设置于侧压板9内侧左右两边的长压紧辊10与后主动轮4工作侧上方位置相对应的短压紧辊11;所述防翘轮12设置在与成型装置左被动轮5工作侧上方(即出料口)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侧压板9上的一对挂钩15与固接在成型装置底板2上一对弹簧锁钩7相互对接。参见图3,所述侧压板翻转装置的翻转机构主要由一蜗轮副8构成,其蜗轮固定在侧压板9的转动轴23上,蜗轮副8设置在与动力箱16固接的连接板20上。侧压板翻转装置的翻转角度为0°-60°。本技术成型装置的成型轮采用如图6所示的结构形式,即由上、下两个基本轮17或上、下两个基本轮17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调节轮片18组合而成,并将所述调节轮片18设置于上、下两个基本轮17之间。参见图3,型钢加工前,先依据被弯制型钢的品种规格,分别将四个成型轮的基本轮17与调节轮片18进行适当搭配。转动蜗杆,驱动蜗轮副8带动侧压板翻转装置向成型装置一侧翻转,最终,使侧压板内侧上的一对挂钩15与成型装置底板2上的一对弹簧锁钩7相互钩住;喂料时,如图2、图6所示,应使型材19的腹板卡入右被动轮6与前主动轮3之间,型材的肢板或翼缘板放置于右被动轮6的上轮面或上、下轮面。随后分别调整左、右压紧辊10、后主动轮压紧辊11及防翘轮12,以压紧型材的肢板或翼缘板为准。由于两被动轮5、6可通过丝杆21调节,沿丝杆轴线方向前后移动,其调节量由标尺(图中未画出)定位,可满足不同弯曲半径型钢的加工要求。参见图2,型钢加工时,先开动弯曲机,使型钢弯曲机传动箱1内的主轴转动,同时带动前主动轮3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后主动轮4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从而将型材19弯曲并送入左被动轮5的工作侧。随后通过丝杆21及由链轮22控制的丝杆的调节,继续调整左、右被动轮5、6及前主动轮3,直至型钢弯成整圆;非整圆工件达到要求的弯曲半径后即可从出料口直接取出;整圆工件加工成型后,需松开弹簧锁钩7,使侧压板翻转装置向动力箱16一侧翻转,当其翻转至50°左右时,即可将型钢取出。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型钢弯曲机,包括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成型装置与一侧压板翻转装置通过转动轴(23)相互连接构成,所述成型装置以传动箱(1)的顶板为其底板,在垂直于底板(2)的方向上分别设置四个无轮槽的成型轮;其中,前、后两轮为主动轮(3)、(4),左、右两轮为被动轮(5)、(6);除后主动轮(4)为固定轮外,其余三个成型均可沿其丝杆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底板(2)上还固接一对弹簧锁勾(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弯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板翻转装置主要包括侧压板(9)、分别设置于侧压板(9)上的翻转机构、压紧辊与防翘轮(12)及其调节装置(13)、(14)和一对挂钩(15);设置于侧压板内侧的压紧辊、防翘轮(12)分别与所述成型装置成型轮的位置相对应,其调节装置(13)、(14)对应设置于侧压板的外侧。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型钢弯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辊包括对称设置于侧压板(9)内侧左、右两边的长压紧辊(10)和与后主动轮(4)工作侧上方位置相对应的短压紧辊(11);所述防翘轮(12)设置在与成型装置左被动轮(5)工作侧上方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侧压板(9)上的一对挂钩(15)与固接在成型装置底板上的一对弹簧挂钩(7)相互对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弯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型钢弯曲机,包括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成型装置与一侧压板翻转装置通过转动轴(23)相互连接构成,所述成型装置以传动箱(1)的顶板为其底板,在垂直于底板(2)的方向上分别设置四个无轮槽的成型轮;其中,前、后两轮为主动轮(3)、(4),左、右两轮为被动轮(5)、(6);除后主动轮(4)为固定轮外,其余三个成型均可沿其丝杆的轴线方向前、后移动;所述底板(2)上还固接一对弹簧锁勾(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炳寿,杨士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