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641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电路,包括电源、开关、主控制器、二极管、控制支路、控制主路,主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支路上,控制主路上设置有控制线圈和开关;二极管通过限流电阻和控制主路相连接;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通断电的瞬间产生的反向电动势可以通过二极管得到释放,从而减小了对用电系统产生的干扰,避免了用电过程中烧毁现象的发生,进而确保了生产和用电安全,更加经济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电路
技术介绍
继电器在用电过程中主要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以弱控强,转换电路等作用。现有的继电器电路常在通断电的瞬间产生反向电动势,常导致系统出现烧毁等故障,有时导致烧毁主控制器,在生产和用电安全中存在极大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电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继电器电路,包括电源、开关、主控制器、二极管、控制支路、控制主路,主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支路上,控制主路上设置有控制线圈和开关;二极管通过限流电阻和控制主路相连接;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本技术解决了通断电的瞬间产生的反向电动势可以通过二极管得到释放,从而减小了对用电系统产生的干扰,避免了用电过程中烧毁现象的发生,进而确保了生产和用电安全,更加经济实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电源I、开关2、二极管3、限流电阻4、支流电阻5、控制线圈6、主控制器7、控制支路8、控制主路9。主控制器7设置在控制支路8上,控制主路上设置有控制线圈6和开关2,二极管3通过限流电阻4和控制主路9相连接。二极管3的一端连接有电源I。二极管3用于消除反向电动势的影响。主控制器7设置在控制支路8上,目的是减小反向电动势对主控制器的影响,避免烧毁,减小故障发生率。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继电器电路,包括电源、开关、主控制器、二极管、控制支路、控制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支路上,所述控制主路上设置有控制线圈和开关;所述二极管通过限流电阻和控制主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有电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电路,包括电源、开关、主控制器、二极管、控制支路、控制主路,主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支路上,控制主路上设置有控制线圈和开关;二极管通过限流电阻和控制主路相连接;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有电源。本技术解决了通断电的瞬间产生的反向电动势可以通过二极管得到释放,从而减小了对用电系统产生的干扰,避免了用电过程中烧毁现象的发生,进而确保了生产和用电安全,更加经济实用。文档编号H01H47/02GK202601523SQ201220234299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不公告专利技术人 申请人:成都智利达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电路,包括电源、开关、主控制器、二极管、控制支路、控制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设置在控制支路上,所述控制主路上设置有控制线圈和开关;所述二极管通过限流电阻和控制主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有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利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