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81317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01:23
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在车辆用驱动装置(1)的变速机构(20)中设有倒车用齿轮系(28),该倒车用齿轮系(28)与第2输入轴(16)连结并经由第3切换装置(53)选择性地与第1输入轴(11)连结,能够利用发动机(6)和马达(7)中的至少一方的动力使第1输入轴(11)与前进行驶时反向地旋转来进行倒车行驶,能够借助第1切换装置(51、61)选择奇数档齿轮组的多个齿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的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具备内燃机和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用驱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如图15所示,专利文献I的车辆用驱动装置200具备双离合器式变速机构,所述双离合器式变速机构包括第I输入轴202a,其与电动机210连接,并借助第I断开/连接单元205选择性地与内燃机输出轴204连结;第2输入轴202b,其借助第2断开/连接单元206选择性地与内燃机输出轴204连结;输出轴203,其向被驱动部输出动力;第I齿轮组,其由配置在第I输入轴202a上、且经由第I同步装置230、231选择性地与第I输入轴202a连结的多个齿轮构成 ’第2齿轮组,其由配置在第2输入轴202b上、且经由第2同步装置216、217选择性地与第2输入轴202b连结的多个齿轮构成;以及第3齿轮组,其由配置在输出轴203上、且与第I齿轮组的齿轮和第2齿轮组的齿轮相啮合的多个齿轮构成,在不与电动机210连接的第2输入轴202b上设有倒车用齿轮系R,该倒车用齿轮系R经由第2同步装置217选择性地与第2输入轴202b连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国特开2002 - 895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可是,在该专利文献I的车辆用驱动装置200中,只能利用预先设定的一个倒车用齿轮系R进行倒车行驶,无法根据情况选择所希望的减速比,存在改良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倒车行驶也能够选择多个齿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I所述的专利技术为车辆用驱动装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1A、1B),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内燃机(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发动机6)、电动机(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马达7)以及变速机构(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变速器20、20A),所述变速机构具备第I输入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I主轴11),其与所述电动机连接,并经由第I断开/连接单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I离合器41)选择性地与所述内燃机连接;第2输入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2中间轴16),其经由第2断开/连接单元(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2离合器42)选择性地与所述内燃机连接;输出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副轴14),其将动力输出至被驱动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驱动轮DW、Dff);第I齿轮组,其由配置在所述第I输入轴上并经由第I切换装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61、第I变速用换档杆51、第I奇数档变速用换档杆51A、第2奇数档变速用换档杆51B)选择性地与所述第I输入轴连结的多个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行星齿轮机构30、第3速用驱动齿轮23a、第5速用驱动齿轮25a、第7速用驱动齿轮97a)构成;第2齿轮组,其由配置在所述第2输入轴上并经由第2切换装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2变速用换档杆52、第I偶数档变速用换档杆52A、第2偶数档变速用换档杆52B)选择性地与所述第2输入轴连结的多个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2速用驱动齿轮22a、第4速用驱动齿轮24a、第6速用驱动齿轮96a)构成;以及第3齿轮组,其由配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与所述第I齿轮组的齿轮和所述第2齿轮组的齿轮啮合的多个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I共用从动齿轮23b、第2共用从动齿轮24b、第3共用从动齿轮96b)构成,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变速机构中设有倒车用齿轮系(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倒车用齿轮系 28),所述倒车用齿轮系与所述第2输入轴连结,并且所述倒车用齿轮系经由第3切换装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倒车用换档杆53)选择性地与所述第I输入轴连结,能够利用所述内燃机和所述电动机中的至少一方的动力使所述第I输入轴进行与前进行驶时反向的旋转以进行倒车行驶,能够借助所述第I切换装置选择所述第I齿轮组的多个齿轮。另外,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连接所述第3切换装置并使所述第2断开/连接单元接合,从而利用所述内燃机的动力进行倒车行驶。另外,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在利用所述内燃机的动力进行倒车行驶时,能够驱动所述电动机与前进行驶时反向地旋转以附加所述电动机的动力。另外,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释放所述第I断开/连接单元和第2断开/连接单元并驱动所述电动机与前进行驶时反向地旋转,由此进行EV (Electric Vehicle :电动汽车)倒车行驶。另外,技术方案5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第I输入轴经由空调用离合器(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用离合器121)连结有空调用压缩机(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空调用压缩机112A、电动空调用压缩机112B),所述空调用压缩机仅允许所述第I输入轴在前进行驶时的旋转,在倒车行驶时,释放所述空调用离合器而使所述空调用压缩机空转,以免将所述第I输入轴的反向旋转传递至所述空调用压缩机。另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在进行电动汽车倒车行驶时,在释放所述第I断开/连接单元和第2断开/连接单元的状态下预先驱动所述内燃机。另外,技术方案7所述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I 6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变速机构中设有倒车轴(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倒车轴17),所述倒车轴与所述第I输入轴和第2输入轴平行地配置,在所述倒车轴设有倒车用驱动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倒车用驱动齿轮28a),所述倒车用驱动齿轮经由所述第3切换装置选择性地与所述倒车轴连结,在所述第I输入轴设有倒车用从动齿轮(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倒车用从动齿轮28b),所述倒车用从动齿轮安装成与所述倒车用驱动齿轮啮合并与所述第I输入轴一体旋转,所述倒车轴经由惰轮系(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第I惰轮系27A、第2惰轮系27B)与所述第2输入轴连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在倒车行驶时,经由配置在第I输入轴上的第 I齿轮组的齿轮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轴,因此,能够按照行驶情况从第I齿轮组的多个齿轮中选择最合适的齿轮。根据技术方案2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在利用内燃机进行倒车行驶时,除了经由第I齿轮组的齿轮之外还经由倒车用齿轮系传递动力,因此,变速齿轮比变高,从而能够得到高转矩。根据技术方案3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能够利用电动机助推利用内燃机进行的倒车行驶。由此,即使在攀爬陡坡那样的倒车行驶中也能够获得高转矩。根据技术方案4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能够进行电动汽车倒车行驶,从而能够改善燃料消耗率。根据技术方案5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能够使用廉价的仅允许单向旋转的涡旋式压缩机,即使在使用涡旋式压缩机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释放空调用离合器来避免传递反转,从而能够安全地使用涡旋式压缩机。另外,能够通过释放空调用离合器来降低负载,从而在需要转矩时也能够确保行驶转矩。根据技术方案6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倒车行驶大多在频繁地反复进行前进和后退的停车用的切换中使用,在前进时,使第I断开/连接单元接合,能够一边利用电动机进行再生一边利用内燃机的动力进行行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久保慎一岸隆行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