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体绕着转动的驱动桥设置,且绕着转动的驱动桥形成一个空气腔室。驱动桥设有在其中延伸的空气导路,所述空气导路将空气从空气腔室传送到驱动桥的中心,用于在车桥凸缘的中心处经由车轮给送到轮胎。密封体包括与空气腔室连通的空气导路,且被构造成在驱动桥在密封体内转动时在轴向上绕着驱动桥保持静止。密封体通常设置在驱动轴花键部与车轮之间,且环绕着形成空气密封。当花键部比驱动桥的其余部分具有更大的直径时,密封体可由多个部件构成,但当花键部与驱动桥具有一致的直径时也可由一体的结构体构成,所述结构体被构造成轴向上越过花键部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车辆轮胎充气系统,特别是涉及具有驱动桥的中等载荷卡车和重型卡车。
技术介绍
车辆轮胎充气系统通常安装在卡车和卡车拖车中,以将加压空气给送到轮胎和在操作过程中将空气压力保持在安全水平下。通常,这些轮胎充气系统实施在不具有驱动桥的卡车拖车上。这是因为加压空气可容易地在非转动的拖车车桥内或沿着非转动的拖车车桥行进且例如经由转动单元输送到转动的轮胎。由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专利技术的一些拖车车桥轮胎充气系统的例子可发现于美国专利5,287,906,5, 377,736和6,425,427中,这些美国专利的教导通过引用包含在此。 工业上已经认可拖车的充气技术,该技术使用车桥梁作为空气输送导路,不管车桥本身被加压和传导空气还是使用沿着车桥延伸的单独的内部空气管路。这种空气输送的方法是最优的,因为它将关键区域中的外部管道布置保持为最少,且它将空气给送到车轮轮毂基部或轮毂罩的中心,以便输送到相应的轮胎。当前,还没有利用驱动桥轴本身作为空气导路的驱动桥技术,主要因为驱动桥是实心轴且它在差速器壳体内转动而在轴与壳体壁之间具有非常小的间隙。已知一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在转动的车桥轴与壳体壁之间提供一种空气管路,且在车轮轮毂面外偏心地终止。这种解决方案不仅由于使空气管路行进通过那个通道所产生的固有的复杂性而是不切实际和短命的,而且也可在车桥外的偏心点(非最佳的)处结束供给空气,且基本上从轮毂面或轮毂帽的非常中心的位置移除。使驱动桥系统进一步复杂的是,驱动桥通常采用绕着驱动桥设置的花键部,所述花键部通常具有大于驱动桥的外径(0D)。这些驱动桥花键部和相对的尺寸选择使加压空气经由驱动桥向轮端和轮胎的给送变复杂。期望这样一种驱动桥轮胎充气系统,该驱动桥轮胎充气系统被构造用于中等和重载车辆中而具有最小的管道布置,从而,空气源可以可靠和低成本的方式给送到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具有多个技术上的优点密封体绕着转动的驱动桥设置,且绕着转动的驱动桥形成空气密封。驱动桥设有在其中延伸的空气导路,所述空气导路将空气从密封体传送到驱动桥的中心,用于经由车桥凸缘的中心给送到轮胎。密封体包括与绕着驱动桥限定的空气腔室连通的空气导路,且被构造成固定到差速器壳体和在驱动桥在密封体内转动时在轴向上绕着驱动桥保持静止。密封体通常设置在驱动轴花键部与车桥凸缘之间。例如当花键部比驱动桥的其余部分具有更大的直径时,密封体可由多个部件构成,但当花键部与驱动桥具有一致的直径时也可由一体的结构体构成,所述结构体被构造成通过越过花键部而被安装。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驱动桥密封体的透视图;图2是图I的密封体的侧正视图,示出了延伸通过实心驱动桥并将空气从密封体通到车桥凸缘的中心和车桥凸缘外的空气导路;图3是图I中示出的密封体的分解视图;图4是沿着图I的密封体空气导路所作的密封体的侧剖视图,该密封体空气导路被示出与驱动桥空气导路连通;图5是形成图3所示的密封体的外部分的一个密封体件的透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密封体件的端视图;图7是图5所示的密封体件的侧视图;图8是图5所示的密封体件的内侧视图;图9是图3中所示的一个对正凸缘的透视图;图10是图9中所示的对正凸缘的前视图;图11是图9中所示的对正凸缘的侧视图;图12是图9中所示的对正凸缘的端视图;图13是图3的径向轴密封件的透视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径向轴密封件的端视图;图15是图13所示的径向轴密封件的侧视图;图16是图13所示的径向轴密封件的侧剖视图;以及图17是可包括密封体的轮胎充气系统的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请参看图1,总体上以附图标记10表示的驱动桥轮胎充气系统包括密封体12,所述密封体12绕着轴向延伸穿过密封体12的车辆驱动桥14设置。可以看出,驱动桥14包括驱动部分,所述驱动部分包括位于驱动桥14的近端处的径向延伸的花键部16。具有螺栓孔19的车桥凸缘18固定到驱动桥14的远端,且被构造成固定到轮胎(未示出)。密封体12还包括延伸通过密封体12的中心部分的空气通道20,所述空气通道20被构造成将来自空气通道20的空气压力经由延伸通过实心驱动桥14的图2所示的驱动桥空气通道24传送到空气通道22,所述空气通道22轴向延伸通过车桥凸缘18的中心部分。密封体12被构造成固定到车身(未示出),且在驱动桥14在密封体12内转动时保持静止。驱动桥空气通道24具有轴向延伸部分26,所述轴向延伸部分26被构造成与凸缘端空气通道22的中心对正且将空气压力给送到该凸缘端空气通道22的中心,且驱动桥空气通道24还具有径向延伸部分28,所述径向延伸部分28在密封体12内的位置处延伸到驱动桥14的外表面。密封体12绕着驱动桥14限定出如图2所示的密封空气腔室36,使得即使在径向延伸部分28未与空气源通道20对正时,从空气源通道20给送的加压空气也会被传送到驱动桥空气通道24。图2示出了图I所示的系统10的侧正视图,所述系统10包括驱动桥空气通道24的轴向延伸部分26和径向延伸部分28。如图所示,驱动桥空气通道部分26与位于车桥凸缘18的中心处的车桥凸缘空气通道22轴向对正。还示出了空气腔室36,所述空气腔室36限定在驱动桥14与腔室体30和32之间,所述腔室体30和32在驱动桥14转动时环绕着所述驱动桥14密封。提供到空气通道22的空气经由开口 29传送到轮胎,例如经由快速连接配件(未示出)。现参看图3,示出了密封体12的分解视图,可以看出,该密封体12包括第一弧形腔室体30和第二弧形腔室体32,所述第二弧形腔室体32与第一弧形腔室体30并置且共同形成绕着驱动桥14的居间部分34的连续的腔室体。可以看出,水平/径向轴密封件40绕着驱动桥14的居间部分34设置,且包括第一环形环密封件42和第二环形环密封件44,所述第一环形环密封件42和第二环形环密封件44通过一对与驱动桥14平行延伸的侧向延伸的纵向密封件46接合。环形环密封件42和44固定在相应的密封体凸缘72与端盖内凸缘97之间。水平/径向轴密封件46在限定于车桥凸缘12与花键部16之间的居间部分34的周围固定在密封体凸缘74之间。图3中还示出了一对端盖,所述一对端盖包括对正端盖50和52,每个端盖分别固 定到密封体30和32的相应端且定位在所述相应端处,如图所示。可以看出,第一对正端盖50由第一弧形凸缘件54和第二弧形凸缘件56构成,所述第一弧形凸缘件54和第二弧形凸缘件56彼此并置且绕着延伸穿过的驱动桥14密封地设置。可以看出,第二端盖52由第一弧形凸缘件58和第二弧形凸缘件60构成,所述第一弧形凸缘件58和第二弧形凸缘件60并置,且绕着驱动桥14密封地设置,这与端盖50类似。每个凸缘件具有内弧形表面61,所述内弧形表面61具有与驱动桥部分34的外径相应的曲率半径,以在表面61与驱动桥14之间保持密封。密封空腔36由密封体30和32,分别包括对正凸缘54和56、58和60的端盖50和52,以及包括密封件42、44和46的水平/径向轴密封件40限定。该密封壳体组成空气空腔/流体腔室36,其使得空气可流入通道24中并流动到车桥凸缘12的通道22。端盖50和52精确地对正密封体30和32,以产生绕着可转动的驱动桥14的密封空腔36和在密封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斯特奇,
申请(专利权)人:富力特科技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