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具有带导向耳的插管孔的可钎焊金属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78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制造可钎焊金属管的方法,包括:弯曲料带提供弧形截面的凸起部;其连接于至于一个未凸起的部分,向内冲压形成向内的凸脊;冲压凸脊形成插管孔,使孔长轴端部两边至少一个不被冲压掉;最后弯曲至少一个未凸起部形成成品管,或包括:穿过料带冲出未加工孔,使各孔有伸出部;使其弯曲形成凸起部;弯曲伸出部形成导向耳;最后弯曲未凸起部。(*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金属制-例如铝(包括其合金)-可钎焊金属管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造造具有带导向耳的插管孔的可钎焊金属管的方法,其中,金属管适用于作为构成由钎焊方法制造的换热器-例如冷凝器,散热器和蒸发器-的集水管。图2A和2B示出了一种所谓平行流动式普通换热器的例子,它包括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中空集水管3、4。换热器还包括一组具有下凹的圆形截面的扁管,扁管也相互平行地布置,各扁管两端与集水管液体连通,换热器还包括用作热释放装置的散热片,各散热片放入相邻的扁管之间。在制造先有技术换热器的集水管3和4时有一个普通的经验,既,将钎接金属片-它包括一芯片,其一或两个表面包复有焊料层-轧制成圆柱形,穿过管壁形成有孔-它是与扁管截面形状相同的椭圆形-用以容纳所述的管,以致形成纵向延伸的一排管子。于是,将扁管1插入集水管3和4的孔中,并在该处钎焊,以使它们相互固定。这里要注意到,集水管是通过穿过钎接金属片制造的缝焊管冲压这样的孔来制造。所以,在冲压工序时,管子可能被压扁或变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申请人建议了一种制造可钎焊管的改进方法,其中,首先将由焊接金属片构成的原料带横向或纵向弯曲,形成一中间凸起部分,然后在原料带相对两侧相互搭接和钎焊形成一圆柱形之前,冲压凸起部分而提供插管孔(见日本专利公告(平成)Hei.3-118982)。按照这种改进的方法,当冲压孔时,一个与凸起部形状相同的砧块装在该处。于是,管壁受到很好的保护,防止被压扁和变形,由此而提供高精度的管子,所以,前面建议的这种方法是有利的。如果插管孔是椭圆形或其他简单形状的,这种制造可钎焊金属管的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然而,如果所述孔不是这样一个简单形状,而是一个例如当前所要求的较复杂的形状,那么,就如下面所述,某些新的问题将会发生。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导向耳7与在集水管椭圆形插管孔5短轴之间限定的至少一个边整体成形。这样导向耳7与扁管1平行延伸,以致各管可容易地和平滑地插入孔,并在插入后可牢固地固定在位。由于这样的导向耳,插入的管与孔的周边接触时有表面面积增加的区域,这有助于支承和焊接的目的。以这样一种方式形成具有导向耳7的插管孔也是可行的,既,首先冲压椭圆形的未处理的或未完成的孔,其中,未处理的孔由限定了椭圆形短轴之间的相对边所围绕,边缘以其相对方向延伸而提供伸出部,它在后面的工序中被弯曲而处于料带厚度方向的位置时将成为导向耳。然而,有一个新的问题,在单触操作中,需要使用一个复杂型式的冲模,以形成穿过料带的未处理孔,料带具有一预先被弯曲成一弧形轮廓的凸起部分。更详细地说,冲模必须具有这样的三维形状的切削刃,以致它不仅在平面图中要与孔很好的对齐,而且在侧视图中,要与弧形轮廓很好地对齐。这样的复杂冲模不能以较低的成本制造,并且其切削刃易于损坏或在短时间内磨损。由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可钎焊金属管的方法,该管有一组椭圆形的插管孔,并有与椭圆孔短插轴之间限定的至少一个相对周边一体成形并从其上延伸的导向耳,导向耳与扁管插入孔的方向平行地延伸,其中,该方法被这样构成以致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冲模,既使如此,当穿过所述壁形成插管孔时,也能很好地保护管壁,防止其被压扁和变形。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这里建议的方法采用了某些改进,包括下列步骤的顺序的组合弯曲料带的一部分,形成一弧形截面的凸起部分,通过凸起部分冲孔,然后使料带的相对侧边相互邻接和钎焊,以形成圆柱形管子,其中,上述结合其本身基本与前面提到的建议是相同的。根据这里总结的使用了附图中参考号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该方法用于制造可钎焊金属管,该金属管具有一组椭圆形插管孔5,和与椭圆孔5短轴之间限定的相对周边的至少一个一体成形并从其上延伸的导向耳7,导向耳平行于扁管1插入孔的方向延伸,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料带30中部区域横向或纵向弯曲,以形成一弧形截面的凸起部分39,它处于未凸起的平面部40和40之间,料带30是一钎接金属片,包括一芯片30a,其一或两面覆盖以焊料层30b;然后在其厚度方向冲压凸起部分39的予定区域,以形成向内的凸脊42,予定区域是处于随后要冲压插管孔的位置;然后,以这种方式在各向内凸脊42上冲孔,形成椭圆形的插管孔5,以使椭圆孔短轴方向相对两边的至少一个不被冲压掉;最后弯曲料带30的未凸起的平面部40和40,以便其侧边相互邻接形成圆柱形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该方法是用于制造可钎焊金属管,该管具有一组椭圆形插管孔5,和与在椭圆形孔5短轴之间限定的相对周边的至少一个一体成形并从其上延伸的导向耳7,导向耳平行于扁管1插入孔的方向延伸,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模压料带30的予定的一个小区域,形成至少一对厚度小于料带的凹部31,料带30是一钎接金属片,包括一芯片30a,其一或两面覆盖有焊料层30b,其凹部是处于随后要形成各孔侧端的位置;然后,横向或纵向地弯曲料带30的中部,以形成弧形截面的凸起部39,它位于未凸起的平面部40和40之间,凸起部39包括凹部31;然后在其厚度方向冲压凸起部39的凹部31和31之间的中间区域,以对每对凹部形成一向内的凸脊42;然后,以这种方式在凹部31和向内的凸脊42上冲孔以形成各椭圆形的插管孔5,使在椭圆孔短轴方向相对两边中至少一个边不被冲压掉;最后,弯曲料带30未凸起的平面部40和40,使其侧边相邻接,形成圆柱形管。最好以这种方式施行这里所述方法的模式,以使当一伸长的钎接金属片被间断地和纵向送进时,包括制备料带的另一步骤的这些步骤连续地进行。所以,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该方法是用于制造可钎焊金属管,该管具有一组椭圆形插管孔5,和与在椭圆形孔5短轴之间限定的相对周边的至少一个上一体成形并从其上延伸的导向耳7,导向耳片平行于扁管1插入孔的方向延伸,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从钎接金属片50上予先去掉不需要的部分而形成一组料带30-金属片50包括一或两面覆盖有焊料层30b的芯片30a,以致料带通过吊耳51相互连接,吊耳从所述料带纵向或横向对边延伸,并与共用的外支承带52形成一体;然后,横向或纵向弯曲料带30中部区域,以形成弧形截面的凸起部39;然后,在厚度方向轧制凸起部39的予定区域,以形成向内的凸脊42,予定区域处于随后要冲压插管孔的位置;随后以这种方法冲压各向内的凸脊42,以形成椭圆形的插管孔5,使在椭圆形孔短轴方向相对的两边的至少一个边不被冲压掉;进一步弯曲料带30未凸起的平面部40和40,使其侧边相互邻接,形成每个圆柱形管,该管通过相应的吊耳51和共用的支承带52相互连接;最后,将各管从共用支承带52上分离,其中,在伸长的钎接金属片纵向送进的同时,连续地施行这些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该方法是用于制造可钎焊金属管,该管具有一组椭圆形插管孔5,和与椭圆形孔5短轴之间限定的相对周边的至少一个一体成形的并从其上延伸的导向耳7,导向耳7平行于扁管1插入孔的方向延伸,该方法可以连续方式进行,并包括下述步骤予先从钎接金属片50上去掉不需要的部分而形成一组料带30-金属片50包括一或两个面覆盖有焊料层30b的芯片30a,通过吊耳51使料带相互连接,吊耳从料带两侧纵向或横向延伸,并与共用外支承带52成为一体;模压钎接金属片50或料带30的予定小区域,形成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可钎焊金属管的方法,该金属管有一组椭圆形插管孔,和与椭圆形孔短轴之间限定的相对周边的至少一个一体成形的并从其上延伸的导向耳,导向耳平行于扁管插入孔方向延伸,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将料带的一个区域横向或纵向弯曲,以形成弧形截面的凸起部,它连接于至少一个未凸起平面部分,料带是一钎接金属片,包括一或两面覆盖以焊料层的芯片;然后,在厚度方向冲压凸起部的予定区域,以形成向内的凸脊,予定区域是处于随后要冲压插管孔的位置;然后,以这种方式在各向内的凸脊上冲孔,形成椭圆形插管孔,以使椭圆孔短轴方向相对两边的至少一个不被冲压掉,最后,弯曲料带的至少一个未凸起的部分,使其侧边相互邻接形成圆柱形管。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信末满富田晃司藤沼治夫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