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627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管板2外侧设置有管箱1,管板2与U形换热管组3相接,管板2与壳体4由可拆卸结构相连接;在壳体4两端分别设置管箱1,管箱1上设置多组管程进口A和管程出口B,在壳体4上设置壳程进口C、壳程出口D,壳体4底部设有支座6,在壳体4内设置多组U形换热管组3和多个折流装置5,壳程流体同时与多个管程流体换热。它是可拆、便于维修、密封可靠、传热效率高、金属耗量与占地面积小的管壳式换热器,用于两种以上流体的换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领域,涉及一种可拆管束的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管壳式换热器结构一般为冷、热两种流体换热,即在换热器内设置管、壳程两个通道,每个通道内只允许冷流体或热流体通过。现有的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进口端或出口端采用多管箱结构,虽可用于多流体换热,但管束不可拆,在高温差场合、结构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它是可拆、便于维修、密封可靠、传热效率高、金属耗量与占地面积小的管壳式换热器,用于两种以上流体的换热。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管箱、管板、U形换热管组、壳体、折流装置、支座;其特征在于管板外侧设置有管箱,管板与U形换热管组相接,管板与壳体由可拆卸结构相连接,拆换U形换热管组时,拆开此可拆卸结构;在壳体两端分别设置管箱,管箱上设置多组管程进口和管程出口,在壳体上设置壳程进口、壳程出口,壳体底部设有支座,在壳体内设置多组U形换热管组和多个折流装置,壳程流体同时与多个管程流体换热;各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或焊接相连接。所述管箱的形状为圆筒形。所述壳体为圆筒形或釜式壳体。所述U形换热管组所用换热管为普通光管、也或可为翅片管或螺纹管或T管或波纹管或波节管或表面多孔管或纵槽管。所述折流装置还作为支撑结构,支撑U形换热管组,其形状为板形或杆形或格栅形。所述可拆卸结构为,管板与壳体相连接处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法兰及螺栓孔,用螺栓连接法兰固定管板与壳体,取下螺栓则拆开管板与壳体。本技术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它实现了一台设备内几种管程流体与壳程流体换热。采用此种换热器将提高传热效率,减少换热器台数、占地面积和金属重量,解决现有的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管束不可拆及密封不可靠等难题,降低了换热器投资。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标号管箱I、管板2、U形换热管组3、壳体4、折流装置5、支座6 ;管程进口 A、管程出口 B、壳程进口 C、壳程出口 D。流体I管程进口 Al、流体I管程出口 BI、流体2管程进口 A2、流体2管程出口 B2、流体3管程进口 A3、流体3管程出口 B3、流体4管程进口 A4、流体4管程出口 B4。一种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管箱I、管板2、U形换热管组3、壳体4、折流装置5、支座6 ;其特征在于管板2外侧设置有管箱1,管板2与U形换热管组3相接,管板2与壳体4由可拆卸结构相连接,拆换U形换热管组3时,拆开此可拆卸结构;在壳体4两端分别设置管箱1,管箱I上设置多组管程进口 A和管程出口 B,在壳体4上设置壳程进口 C、壳程出口 D,壳体4底部设有支座6,在壳体4内设置多组U形换热管组3和多个折流装置5,壳程流体同时与多个管程流体换热;各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或焊接相连接。所述管箱I的形状为圆筒形。所述壳体4为圆筒形或釜式壳体。所述U形换热管 组3所用换热管为普通光管、也或可为翅片管或螺纹管或T管或波纹管或波节管或表面多孔管或纵槽管。所述折流装置5还作为支撑结构,支撑U形换热管组3,其形状为板形或杆形或格栅形。所述可拆卸结构为,管板2与壳体4相连接处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法兰及螺栓孔,用螺栓连接法兰固定管板2与壳体4,取下螺栓则拆开管板2与壳体4。如图所示,一种多流体换热器结构,由管箱I、管板2、U形换热管组3、壳体4、折流装置5和支座6组成。在管箱上分别设置管程流体进、出口 A、B,壳体上设置壳程流体进、出口 C、D ;冷、热流体分别由换热器管、壳程进口流入,经换热管组换热后由管、壳程出口流出。本技术由管箱、管板、壳体、换热管组、折流装置和支座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或焊接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换热管束由多组换热管构成,管板与壳体间设置可拆卸结构,实现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束可拆、可清理、可更换,并解决了高温、高压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密封性能差的难题。所述换热器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U形换热管组,U形换热管组可用于高温差、管程高压的换热工况。所述的壳体为圆筒形或釜式壳体。釜式壳体可用作釜式重沸器或蒸发器结构。壳程封头结构可适用于高压场合。所述换热管组所用换热管可为普通光管、也可为翅片管、螺纹管、T形翅片管、波纹管、波节管、表面多孔管、纵槽管等高效传热管,可满足多种工况换热要求。所述折流装置5还作为支撑结构,支撑U形换热管组3,其形状为板形或杆形或格栅形。换热器由管箱、前端管板、壳体、换热管组、折流装置和支座组成。在管箱上设置管程进、出口,在壳程内设置多组U形换热管组,在壳程筒体上设置流体进、出口,壳程筒体内设置多个折流装置。壳程流体可同时与多个管程流体换热。采用此种换热器既实现了多股管程流体与一种壳程流体换热,管束可进行更换的使用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管箱(I)、管板(2)、U形换热管组(3)、壳体(4)、折流装置(5)、支座(6);其特征在于管板(2)外侧设置有管箱(I),管板(2)与U形换热管组⑶相接,管板⑵与壳体⑷由可拆卸结构相连接,拆换U形换热管组(3)吋,拆开此可拆卸结构;在壳体(4)两端分别设置管箱(1),管箱(I)上设置多组管程进ロ(A)和管程出口(B),在壳体⑷上设置壳程进ロ(C)、壳程出口(D),壳体⑷底部设有支座(6),在壳体(4)内设置多组U形换热管组(3)和多个折流装置(5),壳程流体同时与多个管程流体换热;各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或焊接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干所述管箱(I)的形状为圆筒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为圆筒形或爸式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换热管组(3)所用换热管为普通光管或翅片管或螺纹管或T管或波纹管或波节管或表面多孔管或纵槽管。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装置(5)还作为支撑结构,支撑U形换热管组(3),其形状为板形或杆形或格栅形。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结构为,管板(2)与壳体(4)相连接处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法兰及螺栓孔,用螺栓连接法兰固定管板(2)与壳体(4),取下螺栓则拆开管板(2)与壳体(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管板2外侧设置有管箱1,管板2与U形换热管组3相接,管板2与壳体4由可拆卸结构相连接;在壳体4两端分别设置管箱1,管箱1上设置多组管程进口A和管程出口B,在壳体4上设置壳程进口C、壳程出口D,壳体4底部设有支座6,在壳体4内设置多组U形换热管组3和多个折流装置5,壳程流体同时与多个管程流体换热。它是可拆、便于维修、密封可靠、传热效率高、金属耗量与占地面积小的管壳式换热器,用于两种以上流体的换热。文档编号F28F9/26GK202582283SQ20122014846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张延丰, 王海波, 邹建东, 陈韶范, 黄毓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多流体管壳式换热器,它包括:管箱(1)、管板(2)、U形换热管组(3)、壳体(4)、折流装置(5)、支座(6);其特征在于:管板(2)外侧设置有管箱(1),管板(2)与U形换热管组(3)相接,管板(2)与壳体(4)由可拆卸结构相连接,拆换U形换热管组(3)时,拆开此可拆卸结构;在壳体(4)两端分别设置管箱(1),管箱(1)上设置多组管程进口(A)和管程出口(B),在壳体(4)上设置壳程进口(C)、壳程出口(D),壳体(4)底部设有支座(6),在壳体(4)内设置多组U形换热管组(3)和多个折流装置(5),壳程流体同时与多个管程流体换热;各部分之间通过紧固件或焊接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丰王海波邹建东陈韶范黄毓秀刘伟潘瑞霞张向南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兰州蓝亚石油化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机械工业兰州石油钻采炼油化工设备质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