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飞宇专利>正文

一种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6386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组件、齿轮箱壳体,行星齿轮组件设置齿轮箱壳体内;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包括与齿轮箱壳体连接的过载保护板簧,该过载保护板簧设有与外齿轮的外壁啮合的弹性齿条;当弹性齿条与外齿轮的外壁之间的抱紧力不大于预定力F时,弹性齿条与外齿轮的外壁啮合,外齿轮与过载保护板簧处于静止状态;当行星齿轮组件的输出轴受到大于预定力F所产生的力矩时,输出轴带动行星轮,行星轮带动外齿轮与弹性齿条错位,行星齿轮与过载保护板簧发生相对转动。采用上述方案,根据行星齿轮组件所受驱动力的大小,过载保护板簧有选择地与外齿轮进行啮合或发生错位,从而保护行星齿轮组件,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特别涉及一种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行星齿轮由于其体积小、承载能力大、工作平稳,而被应用于很多
中国专利200810065309. 3公开了一种自动翻转盖装置及具有翻盖装置的组合。在该专利文件中,通过采用行星齿轮转动盖板组件,以实现智能马桶的功能。然而,盖板组件在翻转的过程中,由于用户的误操作可能导致翻转组件之间的组件由于过大的扭力作用而损坏,如小孩用力去翻转盖板组件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行星齿轮在运转过程中的过载保护装置,从而有效地保护行星齿轮的组件,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组件(10)、齿轮箱壳体(20),行星齿轮组件(10)设置于齿轮箱壳体(20)内;每组行星齿轮组件(10)包括太阳轮(12)、环绕太阳轮(12)设置的外齿轮(14)、以及设置于太阳轮(12)与外齿轮(14)之间的至少两个行星轮(16);所述过载保护装置还包括与齿轮箱壳体(20)连接的过载保护板簧(30),该过载保护板簧(30)设有与外齿轮(14)的外壁啮合的弹性齿条(32);当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之间的抱紧力不大于预定力F时,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啮合,外齿轮(10)与过载保护板簧(30)处于静止状态;当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之间的抱紧力大于预定力F时,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错位,外齿轮(10)与过载保护板簧(30)发生相对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过载保护板簧(30)的中部设有一与齿轮箱壳体(20)固定连接的凸起(34),过载保护板簧(30)的两端为非封闭的弧形板块(36),弹性齿条(32)设置在弧形板块(36)的自由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包括两组行星齿轮组件(10),两组行星齿轮组件(10)通过一转架(18)连接,第一组行星齿轮组件(10)的太阳轮(12)与驱动电机相连,第二组行星齿轮组件(10)的行星轮(16)与输出轴(40)相连,输出轴(40)与输出负载相连。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组件、齿轮箱壳体及过载保护板簧。根据行星齿轮组件所受驱动力的大小,过载保护板簧有选择地与外齿轮进行啮合或发生错位,从而保护行星齿轮组件,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一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过载保护装置处于同步转动状态下的A-A线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3所示的过载保护装置处于相对转动状态下的A-A线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组件10、齿轮箱壳体20、以及过载保护板簧30。在图I、图2中所示的行星齿轮组件10具有两组,行星齿轮组件10设置于齿轮箱壳体20 (如图4所示)内。每组行星齿轮组件10包括太阳轮12、外齿轮14及至少两个行星轮16,外齿轮14环绕太阳轮12设置,行星轮16设置于太阳轮12与外齿轮14之间。两组行星齿轮组件10通过一转架18连接,第一组行星齿轮组件10的太阳轮12与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相连,第二组行星齿轮组件10的行星轮16与输出轴40相连,输出轴40与输出负载(图中未不出)相连,以座便器为例,盖板组件(包括上盖和座圈)即是输出负载。如图I、图2所示,过载保护板簧30的中部设有凸起34,凸起34与齿轮箱壳体20 (如图4所示)固定连接,过载保护板簧30的两端为非封闭的弧形板块36,弧形板块36的自由端上设有弹性齿条32,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啮合。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之间的抱紧力可以根据项目或工程需要对材料、形状进行选择。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的形状、及材料选好后,两者之间能承受的最大抱紧力是一定的,即为预定力F。如图3、图4所示,当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之间所产生的抱紧力不大于预定力F时,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啮合,外齿轮10与过载保护板簧30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图5所示,当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之间的抱紧力大于预定力F时,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错位,外齿轮10与过载保护板簧30发生相对转动,从而有效地避免由于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之间所受的外力较大,损坏行星齿轮组件。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组件(10)、齿轮箱壳体(20),行星齿轮组件(10)设置于齿轮箱壳体(20)内;每组行星齿轮组件(10)包括太阳轮(12)、环绕太阳轮(12)设置的外齿轮(14)、以及设置于太阳轮(12)与外齿轮(14)之间的至少两个行星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装置还包括与齿轮箱壳体(20)连接的过载保护板簧(30),该过载保护板簧(30)设有与外齿轮(14)的外壁啮合的弹性齿条(32);当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之间的抱紧力不大于预定力F时,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啮合,外齿轮(10)与过载保护板簧(30)处于静止状态;当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之间的抱紧力大于预定力F时,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错位,外齿轮(10)与过载保护板簧(30)发生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板簧(30)的中部设有一与齿轮箱壳体(20)固定连接的凸起(34),过载保护板簧(30)的两端为非封闭的弧形板块(36),弹性齿条(32)设置在弧形板块(36)的自由端。3.根据要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装置包括两组行星齿轮组件(10),两组行星齿轮组件(10)通过一转架(18)连接,第一组行星齿轮组件(10)的太阳轮(12)与驱动电机相连,第二组行星齿轮组件(10)的行星轮(16)与输出轴(40)相连,输出轴(40)与输出负载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组件、齿轮箱壳体,行星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过载保护装置,包括至少一组行星齿轮组件(10)、齿轮箱壳体(20),行星齿轮组件(10)设置于齿轮箱壳体(20)内;每组行星齿轮组件(10)包括太阳轮(12)、环绕太阳轮(12)设置的外齿轮(14)、以及设置于太阳轮(12)与外齿轮(14)之间的至少两个行星轮(16);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保护装置还包括与齿轮箱壳体(20)连接的过载保护板簧(30),该过载保护板簧(30)设有与外齿轮(14)的外壁啮合的弹性齿条(32);当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之间的抱紧力不大于预定力F时,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啮合,外齿轮(10)与过载保护板簧(30)处于静止状态;当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之间的抱紧力大于预定力F时,弹性齿条(32)与外齿轮(14)的外壁错位,外齿轮(10)与过载保护板簧(30)发生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联进
申请(专利权)人:李飞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