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浮动挡盘式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382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8 01:14
新型浮动挡盘式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包括马达、输入传动轴、内齿圈、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输出齿轮轴,马达与输入传动轴连接,输入传动轴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与第三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三级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轴连接,第三级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轴通过挡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三级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轴通过挡盘连接,增加了径向承载力和传动平稳性,使输出轴不容易断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回转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履带式起重机、抓斗机、连续墙机等机械的行星齿轮回转机构。
技术介绍
履带式起重机、抓斗机等大型机械的机械回转机构一般采用行星传动回转机构进行传动。实际使用中,由于大型机械的负荷较大,要求回转机构的输出齿轮具有足够大的输出扭矩。然而,由于输出齿轮轴的扭矩不够、各部件的连接方式不当等原因,目前国内生产的回转机构在性能上尚存在很多问题,如输出轴断裂、支承体断裂、齿轮轴和圆柱齿轮(高速轮)啮合的噪音大等。因此,提升回转机构的输出扭矩的同时,确保输出轴不断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动挡盘式行星齿轮回转机构,所述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大大提高了回转机构的输出扭矩。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浮动挡盘式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包括马达、输入传动轴、内齿圈、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输出齿轮轴,马达与输入传动轴连接,输入传动轴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与第三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三级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轴连接,输出动力,所述第三级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轴通过挡盘连接。优选的是,所述输入传动轴上设有轴用弹性挡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第三级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轴采用浮动挡盘式连接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孔用弹性挡圈式结构,极大的增加了径向承载力和传动平稳性,消减了输出轴与行星架接触处的集中应力,使输出轴不容易断裂,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2)在输入传动轴上设置轴用弹性挡圈,防止输入传动轴在运输过程中从主机脱落出来。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附图I中A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新型浮动挡盘式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包括马达I、输入传动轴2、内齿圈、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输出齿轮轴15,马达I与输入传动轴2连接,输入传动轴2与第一级太阳轮3连接,第一级太阳轮3与第一级行星轮4啮合,第一级行星轮4与第一级内齿圈5啮合,并通过第一级行星架6与第二级太阳轮7连接,第二级太阳轮7与第二级行星轮8啮合,第二级行星轮8与第二级内齿圈9啮合,并通过第二级行星架10与第三级太阳轮11连接;第 三级太阳轮11与第三级行星轮12啮合,第三级行星轮12与第三级内齿圈13啮合,并通过第三级行星架14与输出齿轮轴15连接,输出动力。所述第三级行星架14与输出齿轮轴15通过挡盘16连接,所述输入传动轴2上设有轴用弹性挡圈。权利要求1.新型浮动挡盘式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包括马达(I)、输入传动轴(2)、内齿圈、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输出齿轮轴(15),马达(I)与输入传动轴(2)连接,输入传动轴(2)与第一级太阳轮(3)连接,第一级太阳轮(3)与第一级行星轮(4)啮合,第一级行星轮(4)与第一级内齿圈(5)啮合,并通过第一级行星架(6)与第二级太阳轮(7)连接,第二级太阳轮(7)与第二级行星轮(8)啮合,第二级行星轮(8)与第二级内齿圈(9)啮合,并通过第二级行星架(10)与第三级太阳轮(11)连接;第三级太阳轮(11)与第三级行星轮(12)啮合,第三级行星轮(12)与第三级内齿圈(13)啮合,并通过第三级行星架(14)与输出齿轮轴(15)连接,输出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行星架(14)与输出齿轮轴(15)通过挡盘(1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浮动挡盘式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传动轴(2)上设有轴用弹性挡圈。专利摘要新型浮动挡盘式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包括马达、输入传动轴、内齿圈、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输出齿轮轴,马达与输入传动轴连接,输入传动轴与第一级太阳轮连接,第一级太阳轮与第一级行星轮啮合,第一级行星轮与第一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一级行星架与第二级太阳轮连接,第二级太阳轮与第二级行星轮啮合,第二级行星轮与第二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二级行星架与第三级太阳轮连接;第三级太阳轮与第三级行星轮啮合,第三级行星轮与第三级内齿圈啮合,并通过第三级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轴连接,第三级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轴通过挡盘连接。本技术的第三级行星架与输出齿轮轴通过挡盘连接,增加了径向承载力和传动平稳性,使输出轴不容易断裂。文档编号F16H1/46GK202579833SQ201220179848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建政, 李静, 孙孔旭, 崔庆波, 李日中, 房秀芹 申请人:青岛海力达齿轮箱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浮动挡盘式行星齿轮回转机构,包括马达(1)、输入传动轴(2)、内齿圈、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输出齿轮轴(15),马达(1)与输入传动轴(2)连接,输入传动轴(2)与第一级太阳轮(3)连接,第一级太阳轮(3)与第一级行星轮(4)啮合,第一级行星轮(4)与第一级内齿圈(5)啮合,并通过第一级行星架(6)与第二级太阳轮(7)连接,第二级太阳轮(7)与第二级行星轮(8)啮合,第二级行星轮(8)与第二级内齿圈(9)啮合,并通过第二级行星架(10)与第三级太阳轮(11)连接;第三级太阳轮(11)与第三级行星轮(12)啮合,第三级行星轮(12)与第三级内齿圈(13)啮合,并通过第三级行星架(14)与输出齿轮轴(15)连接,输出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级行星架(14)与输出齿轮轴(15)通过挡盘(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政李静孙孔旭崔庆波李日中房秀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力达齿轮箱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