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8496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5:45
一种热管结构,包含: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腔室,该腔室具有至少一毛细区及至少一流道区,所述毛细区比邻该流道区并分别轴向延伸设于该腔室内,所述毛细区设置于该腔室的内壁面,该毛细区所占的范围小于该腔室的内壁面圆周的一半,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热管结构可避免该热管内部毛细结构于制造时受破坏进而大幅提升制程的成品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结构,尤指一种可提升制程成品率避免热管内部毛细结构受加工时破坏的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按,产业不断发展,冷却或热量的移除始终为电子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随着高效能的要求、整合度的提高以及多功能的应用,对于散热的要求也面临极大挑战,故对于热量移转效率的研发就成为电子工业的主要课题。散热片(Heat Sink)通常被使用在将电子元件或系统产生的热量散逸在大气之中;而在热阻较低的情形下,显示该散热片具有较高的散热效率。一般来说,热阻由散热片内部的扩散热阻以及该散热片表面与大气环境之间的对流热阻所构成;在应用上,高传导性的材料如铜、铝等常被用以制作散热片以降低扩散热阻;然而,对流热阻则限制了散热片 的效能,使其无法达成新一代电子元件的散热要求。据此,目前市场均着眼于更有效率的散热机制,并陆续提出具有高导热效能的薄型热管/平板式热管(Heat pipe)及均热板(Vapor chamber),并将其可与散热器作搭配组合,以有效解决现阶段的散热问题。按,目前的薄型热管结构,其通过于薄型热管内的中空部分填入金属粉末,并通过烧结的方式于该薄型热管的内壁形成一烧结形式的毛细结构,又或者以金属网置入其中空部分作为毛细结构,又或是于薄型热管的内壁上形成有环状且轴向延伸的沟槽,其后将该薄型热管抽真空并填充工作流体最后封闭;由于公知的薄型热管于加工受加压时,该薄型热管内部的毛细结构(即烧结的金属粉末或金属网或环状沟槽)易受到挤压破坏而由该薄型热管的内壁脱落或推挤变形,致使该薄型热管的热传效能大幅降低,严重者甚至失效,故如何改善毛细结构于制造加压时不受破坏即为一大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为解决上述公知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提升制程成品率的热管结构。本技术次要目的提供一种可提升制程成品率的热管结构的制造方法。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结构,包含一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腔室,该腔室具有至少一毛细区及至少一流道区,所述毛细区比邻该流道区并分别轴向延伸设于该腔室内,所述毛细区设置于该腔室的内壁面,该毛细区所占的范围小于该腔室的内壁面圆周的一半。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管结构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提供一中空管体;于该中空管体内壁成型多个沟槽;将该中空管体压扁;对该中空管体进行封管及抽真空填入工作流体的作业。通过本技术的热管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可提升热管制程的成品率,防止热管于制程加工过程中破坏内部的毛细结构而产生不合格成品。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管结构,包含一本体,具有一腔室,该腔室具有至少一毛细区及至少一流道区,所述毛细区比邻该流道区并分别轴向延伸设于该腔室内,所述毛细区设置于该腔室的内壁面,该毛细区所占的范围小于该腔室的内壁面圆周的一半。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毛细区还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及一第二毛细结构,该第一、二毛细结构相互对应设置于该腔室内,所述第一、二毛细结构由多个沟槽所构成。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毛细区具有多个沟槽。 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腔室还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所述第一、二侧相互对应,所述第三、四侧相互对应,并该第一、二侧与该第三、四侧相互连接,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设于该第一侧,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设于该第二侧,并该流道区具有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该第一流道设于该第三侧及该第一、二毛细结构交界处,该第二流道设于该第四侧及该第一、二毛细结构交界处。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本体的第一、二侧的壁厚较该第三、四侧为厚。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腔室还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及一第三侧及一第四侧,所述第一、二侧相互对应,所述第三、四侧相互对应,并该第一、二侧与该第三、四侧相互连接,所述毛细区设于该第一侧,并该流道区具有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该第一流道设于该第三侧及该毛细区交界处,该第二流道设于该第四侧及该毛细区交界处。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其中所述本体的第一侧的壁厚较该第二、三、四侧为厚。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还具有一支撑结构轴向延伸设于该腔室内,该支撑结构与该毛细区对应设置,该流道区还具有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所述第一、二流道分设于该支撑结构与该毛细区两侧。优选的是,所述的热管结构,所述毛细区具有多个沟槽,所述支撑结构为烧结粉末体及网格体及纤维体其中任一。故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I.提升广品成品率;2.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图;图2A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A-A剖视图;图2B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B-B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五实施例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制造方法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图8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制造方法第二实施例流程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体 I腔室11毛细区111沟槽1111 第一毛细结构1112第二毛细结构1113流道区112第一流道1121第二流道1122第一侧113第二侧114第三侧115第四侧11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参阅图I、图2A、图2B,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立体及A-A剖视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热管结构,包含一本体I ;所述本体I具有一腔室11,该腔室11具有至少一毛细区111及至少一流道区112,所述毛细区111比邻该流道区112并分别轴向延伸设于该腔室11内,所述毛细区111设置于该腔室11的内壁面,该毛细区111所占的范围小于该腔室11的内壁面圆周的一半,所述毛细区111具有多个沟槽1111。所述腔室11还具有一第一侧113及一第二侧114及一第三侧115及一第四侧116,所述第一、二侧113、114相互对应,所述第三、四侧115、116相互对应,并该第一、二侧113、114与该第三、四侧115、116相互连接,所述毛细区111设于该第一侧113,并该流道区112具有一第一流道1121及一第二流道1122,该第一流道1121设于该第三侧115及该毛细区111交界处,该第二流道1122设于该第四侧116及该毛细区111交界处。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为所述本体I的第一侧114的壁厚较该第二、三、四侧114、115、116为厚。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热管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不同处为所述腔室11还具有一第一侧113及一第二侧114及一第三侧115及一第四侧116,所述第一、二侧113、114相互对应,所述第三、四侧115、116相互对应,并该第一、二侧113、114与该第三、四侧115、116相互连接,所述毛细区111还具有一第一毛细结构1112及一第二毛细结构1113,所述第一毛细结构1112设于该第一侧113,所述第二毛细结构1113设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一腔室,该腔室具有至少一毛细区及至少一流道区,所述毛细区比邻该流道区并分别轴向延伸设于该腔室内,所述毛细区设置于该腔室的内壁面,该毛细区所占的范围小于该腔室的内壁面圆周的一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修维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