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出空气包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751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出空气包壳体,它包括球型外壳(1)、上圆筒(2)和下圆筒(3),球型外壳(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球体,球型外壳(1)的上端与上圆筒(2)连接,球型外壳(1)的下端与下圆筒(3)连接,上圆筒(2)和下圆筒(3)与球型外壳(1)的接触处圆滑过渡,上圆筒(2)的顶部开设有上连接孔(4),上连接孔(4)的直径大于上圆筒(2)的内径,下圆筒(3)的底部开设有下连接孔(5),下连接孔(5)的直径小于下圆筒(3)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平衡泥浆泵的高压流体压力峰值,稳定压力,缓冲吸收部分振荡,避免了阀门突然关闭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泥浆泵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出空气包壳体
技术介绍
目前,油田采油和盐井采盐均采用高压管路输送流体,在流体系统中,阀门会受到水泵头部的流体冲击,流体达到一定高度时,会出现巨大的压强冲击,形成水锤现象,阀门受冲击后会产生逆振荡,有时还会导致阀门突然关闭,造成管路和管座的破裂以及后续设备的损坏。现有的空气包外壳,其稳定压力的能力弱,缓冲性能差,导致阀门突然关闭的情况时常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平衡泥浆泵的高压流体压力峰值,稳定压力,缓冲吸收部分振荡的排出空气包壳体。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排出空气包壳体,它包括球型外壳、上圆筒和下圆筒,球型外壳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球体,球型外壳的上端与上圆筒连接,球型外壳的下端与下圆筒连接,上圆筒和下圆筒与球型外壳的接触处圆滑过渡,上圆筒的顶部开设有上连接孔,上连接孔的直径大于上圆筒的内径,下圆筒的底部开设有下连接孔,下连接孔的直径小于下圆筒的内径;上圆筒的顶部和下圆筒的底部都在圆周上均布有多个螺栓孔,下圆筒的底部设置有止口 ;球型外壳、上圆筒和下圆筒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平衡泥浆泵的高压流体压力峰值,稳定压力,缓冲吸收部分振荡,避免了阀门突然关闭的情况发生,保护了后续设备,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球型外壳,2-上圆筒,3-下圆筒,4-上连接孔,5-下连接孔,6-螺栓孔,7-止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如图I所不,排出空气包壳体,它包括球型外壳I、上圆筒2和下圆筒3,球型外壳I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球体,球型外壳I的上端与上圆筒2连接,球型外壳I的下端与下圆筒3连接,上圆筒2和下圆筒3与球型外壳I的接触处圆滑过渡,上圆筒2的顶部开设有上连接孔4,上连接孔4的直径大于上圆筒2的内径,下圆筒3的底部开设有下连接孔5,下连接孔5的直径小于下圆筒3的内径;上圆筒2的顶部和下圆筒3的底部都在圆周上均 布有多个螺栓孔6,下圆筒3的底部设置有止口 7 ;球型外壳I、上圆筒2和下圆筒3为一体式结构。权利要求1.排出空气包壳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球型外壳(I)、上圆筒(2)和下圆筒(3),球型外壳(I)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球体,球型外壳(I)的上端与上圆筒(2)连接,球型外壳(I)的下端与下圆筒(3)连接,上圆筒(2)和下圆筒(3)与球型外壳(I)的接触处圆滑过渡,上圆筒(2)的顶部开设有上连接孔(4),上连接孔(4)的直径大于上圆筒(2)的内径,下圆筒(3)的底部开设有下连接孔(5),下连接孔(5)的直径小于下圆筒(3)的内径; 上圆筒(2)的顶部和下圆筒(3)的底部都在圆周上均布有多个螺栓孔(6),下圆筒(3)的底部设置有止口(7); 球型外壳(I)、上圆筒(2)和下圆筒(3)为一体式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出空气包壳体,它包括球型外壳(1)、上圆筒(2)和下圆筒(3),球型外壳(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球体,球型外壳(1)的上端与上圆筒(2)连接,球型外壳(1)的下端与下圆筒(3)连接,上圆筒(2)和下圆筒(3)与球型外壳(1)的接触处圆滑过渡,上圆筒(2)的顶部开设有上连接孔(4),上连接孔(4)的直径大于上圆筒(2)的内径,下圆筒(3)的底部开设有下连接孔(5),下连接孔(5)的直径小于下圆筒(3)的内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平衡泥浆泵的高压流体压力峰值,稳定压力,缓冲吸收部分振荡,避免了阀门突然关闭的情况发生。文档编号F16L55/02GK202561360SQ20122019168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日专利技术者易延康, 王海燕, 李亚辉, 易红 申请人:成都川康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排出空气包壳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球型外壳(1)、上圆筒(2)和下圆筒(3),球型外壳(1)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球体,球型外壳(1)的上端与上圆筒(2)连接,球型外壳(1)的下端与下圆筒(3)连接,上圆筒(2)和下圆筒(3)与球型外壳(1)的接触处圆滑过渡,上圆筒(2)的顶部开设有上连接孔(4),上连接孔(4)的直径大于上圆筒(2)的内径,下圆筒(3)的底部开设有下连接孔(5),下连接孔(5)的直径小于下圆筒(3)的内径;上圆筒(2)的顶部和下圆筒(3)的底部都在圆周上均布有多个螺栓孔(6),下圆筒(3)的底部设置有止口(7);球型外壳(1)、上圆筒(2)和下圆筒(3)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延康王海燕李亚辉易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川康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