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侠安专利>正文

手提箱式折叠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3384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3 03:51
主要由前轮架、车架、折叠车把、车座、脚踏、后轮架、车轮及附件组成手提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框形车架前端与前轮架铰接、后端与车座立管、后轮架铰接,既车座立管下端、车架后端、后轮架前端同轴铰接,折叠后相互间形状如之字形,折叠车把铰接在前轮架转向管处,通过这些零部件间转动和滑动展开为车或为箱子形状,结构简单、可靠,具有折叠方便、快捷的特点,满足人们乘坐城铁、公交车、轮船及飞机等时携带,换乘或其它短距离间骑行的车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巧、方便、适合携带的手提箱式折叠车
技术介绍
科技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许多种交通工具,它们各有特点,如城铁、公共汽车等在人流高峰时发挥着运能大、效率高的作用,但需花费等候时间,尤其换乘距离远、换乘次数多则费时费力,若客流量少则显得浪费,小轿车虽然乘坐舒适,满足人们从出发地直接到目的地的需求,但随着许多城市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度增加,造成严重的道路拥堵情况,尤其是在拥有几百万辆汽车的大都市中行驶和泊车显得更困难,因此人们越来越需要一种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携带,在换乘或其它短距离之间骑行的车辆,所以在箱形两轮折叠车(专利号=20072031109. 6)、可收缩折叠成箱形的车(专利号:200810127016. 3)、 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专利号200820207336. 5)、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专利号200920174175. 9)、手提箱式两轮折叠车(专利号2009200047731)、箱式折叠车(专利号2001020115499. 8)、手提箱式折叠车(专利号2011100454551)及手提箱式折叠车(专利号201110045455)等基础上进一步简化其结构,形成更易折叠的手提箱式折叠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展开成车时骑行舒适,稳定、可靠,折叠后的外形规范、体积小,它是这样实现的,其主要是由车轮、后轮架、车架、车座、脚踏、折叠车把、前轮架及附件组成,框形车架前端与前轮架铰接、后端与车座立管、后轮架铰接,既车座立管下端、车架后端、后轮架前端同轴铰接,折叠后相互间形状如之字形,折叠车把下端与前轮架转向管铰接并锁定,脚踏位于车架侧面上,转动这些零部件,展开成为供人骑行的车,收缩合上则变成箱子形状可提,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车轮推、拉行走。在车架板前端绕铰接轴上开有转动前轮架所需角度弧形槽,槽中穿有横轴并固定在前轮架梁上,脚踏杆也铰接在车架前端,脚踏杆前端为弧形,在前轮架梁与车架铰接轴上安有弧形挡块,转动脚踏杆其前端与前轮架梁上挡块弧形面重合,阻止前轮架反转。在车架前端有横板与车架侧板形成拱形,在其转动置水平时卡在前轮架梁上方,前轮架梁上竖向安置转轴,转轴套有手柄,转动手柄90度则卡住前轮架梁阻止前轮架转动。对于后轮锁定,车座立管、后轮架、车架端铰接轴板上开有弧形槽,弧度车座立管、后轮架转动所需角度,弧形槽端接有径向槽,槽中穿有横销,横销从弧形槽滑入到径向槽则阻止车座立管、车架、后轮架间转动,并在车架后端设置一个手柄,手柄上设有弧形槽并铰接在车座立管、后轮架、车架轴上,转动手柄移动横销;用两杆铰接在一起的连杆两端分别与前轮架车座立管铰接,在车座立管下端开有卡槽,展开为车时连杆的横轴卡在车座立管卡槽中,车架后端铰轴上设置一个带勾手柄,转动手柄将连杆的横轴卡在车座立管卡槽中,以此提供如上几种对于这种纵折车架的锁定方式。两个脚踏纵向铰轴铰接在脚踏杆两端轴座上,脚踏竖起时位于车架侧面,脚踏杆铰接在车架侧板上,也可在脚踏板下铰接脚踏控制板,采用脚踏控制车的启动和刹车,脚踏铰接在车架安置脚踏位置处,通过拉伸弹簧实现脚踏板保持处于水平或竖直的位置。折叠车把是由横把、上支撑杆、下支撑杆、基座四部分组成,折叠车把的两个横把分别铰接在T字形状的折叠车把上支撑杆轴座两端,折叠车把上支撑杆下端与折叠车把下支撑杆铰接,折叠车把下支撑杆与基座铰接,基座插入前轮架前叉转向管上固定。可在车架或前、后轮架上开有电池盒挂孔,安装有电池盒,采用现有的轮毂式电机,即电动机安装在轮毂位置上,也可在车架脚踏板位置安装中轴,中轴上安装链轮,其轴上有支撑臂,装有折叠脚蹬组成脚踏,中间链轮装在车架与后轮架铰接轴上,链轮与后轮飞轮通过中间链轮用链条连接的两级传动人力方式,就变成折叠自行车。使用时提起车座,向下转动后轮架,伸出前、后轮,这时前轮架梁、车架、后轮架上挡块相互阻挡,锁定前轮架、后轮架转动,翻转脚踏到水平,打开折叠车把,形成车后供人骑 行,通过折叠车把的手柄经控制线控制动力部件和刹车盘使车前行或停止,同样将车折叠成为箱子形状可提,也可利用露出箱体的手柄和车轮推、拉行走。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折叠为箱主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折叠为箱俯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连杆式主视图。附图6,为本技术连杆式折叠为箱主视图。附图7,为本技术卡式主视图。附图8,为本技术卡式折叠为箱主视图。附图9,为本技术人力式主视图。附图10,为本技术人力式折叠为箱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2中,I.车轮、2.后轮架、4.车座、5.车架、6.折叠车把、7.前轮架、9.手柄、10.脚踏及附件组成,框形车架(5)由左右两个纵向平行板用横向管连接而成,板上开有减重孔,车架(5)前端与前轮架(7)后端铰接,车架(3)后端与后轮架(2)臂、车座⑷立管下端铰接,既车座(4)立管下端、车架(5)后端、后轮架(2)前端铰接同一轴上,前轮架(7)、车架(5)、后轮架(2)相互间折叠后形状如之字形,车架(5)板前端绕铰接轴上开有转动前轮架⑵所需弧形槽,槽中穿有固定在前轮架(7)梁上的横轴,两个脚踏(10)由纵向铰轴铰接在其脚踏(10)杆两端轴座上,脚踏(10)板竖起时位于脚踏(10)杆侧面组成,其脚踏(10)杆前端铰接在车架(5)前端脚踏(10)杆前端设置成弧形,在前轮架(7)梁与车架(5)铰接轴上安有弧形挡块,转动脚踏(10)杆其前端与前轮架(7)梁上挡块弧形面重合,阻止前轮架(7)转动,车座(4)立管、后轮架(2)、车架(5)后端铰接轴板上开有弧形槽,弧度车座(4)立管、后轮架(2)转动所需角度,弧形槽接有径向槽,槽中穿有横销,横销从弧形槽滑入到径向槽则阻止车座(4)立管、后轮架(2)转动,手柄(9)上有弧形槽铰接在车座(4)立管、后轮架(2)、车架(5)轴上,转动手柄(9)来移动横销,折叠车把(6)下端与前轮架(7)转向管铰接并锁定,参看图1、2展开为车形状,图3、4收缩折叠成为手提箱形状。图5中,用两个杆铰接在一起的连杆(8)两端分别与前轮架(7)车座(4)立管铰接,在车座(4)立管下端开有卡槽,展开为车时连杆(8)的横轴卡在车座(4)立管卡槽中,车架(5)后端铰轴上设置一个带勾手柄(9),转动手柄(9)将连杆(8)的横轴卡在车座(4)立管卡槽中,参看图5展开为车形状,图6收缩折叠成为手提箱形状。图7、8中,3.后摆臂,车架(5)前端有横板与车架(5)两侧板形成拱形,在其转动置水平时卡在前轮架(7)梁上方,前轮架(7)梁与车架(5)铰接轴上竖向安置转轴,转轴下端固定在手柄,转动手柄90度则卡住前轮架(7)梁阻止前轮架(7)转动,前轮架(7),后摆臂(3)两端分别与车座(4)立管、后轮架(2)铰接,形成后轮架(2)、车座(4)立管的联动,后轮架(2)、车架(5)铰接轴板上开有转动后轮架(2)、车座(4)立管、车架(5)所需角度弧形槽,弧形槽接有径向槽,槽中穿有横销,当横销从弧形槽滑入到径向槽则阻止后轮架(2)、·车座(4)立管、车架(5)转动,参看图7展开为车形状,图8收缩折叠成为手提箱形状图9、10中,车架(5)板上开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主要由车轮(1)、后轮架(2)、车座(4)、车架(5)、折叠车把(6)、前轮架(7)、脚踏(10)及附件组成手提箱式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前轮架(7)是由水平梁一端有轴孔,另一端与前叉转向立管连接,前叉装入转向立管中所构成,框形车架(5)前端与前轮架铰接、后端与车座(4)立管、后轮架(2)铰接,既车座(4)立管下端、车架(5)后端、后轮架(2)前端同轴铰接,折叠后相互间形状如之字形,折叠车把(6)下端与前轮架(7)转向管铰接并锁定,脚踏(10)位于车架(5)侧面上,转动这些零部件展开成为供人骑行的车,收缩合上则变成箱子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静宇马侠安
申请(专利权)人:马侠安胡静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