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728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4 03:13
一种缝纫机(1,200),该缝纫机包括面线张力控制装置(5),该面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固定部(2,3)、具有外螺纹部(11a)的轴(11)、线张力转盘(19)、第一线张力盘(12)、第二线张力盘(13)以及螺旋运动构件(16,17)。螺旋运动构件包括内螺纹部(16d)和刻度(90),该内螺纹部与外螺纹部啮合同时能够在相对于轴线(P)的螺旋方向上相对于外螺纹部运动,该刻度包括在螺旋方向上连续地且并排地布置的标记(94)。螺旋运动构件通过借助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之间的啮合而朝向或离开第二线张力盘运动、同时在圆周方向上转动来调节面线张力。面线张力控制装置还包括将相应的偏置力施加于螺旋运动构件和第二线张力盘的线张力弹簧(15)。(*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缝纫机。更特别地,本公开与一种缝纫机有关,该缝纫机包括控制面线张力的面线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JP08-309062A(在下文中被称为参考文献I)中公开一种如图15中示出的已知缝纫机。具体地,参考文献I中公开和图15中示出的缝纫机100包括基部框架101,线张力器110 (面线张力控制装置)通过螺钉103固定于基部框架101。线张力器110的操作转盘117的一部分从缝纫机100的外部盖102的开口 102a凸出。图16是图15中示出的线张力器110的说明图。如图16所示,包括丝杠部112a的 线张力轴112的一个端部固定于线张力器110的线张力托架111。将面线夹在中间并且保持面线以便施加拉伸力(张力)的一对张力盘113、113、张力弹簧114、弹簧承座115、挤压弹簧116以及操作转盘117从线张力轴112的另一个端部装配成从线张力轴112的一个端部到另一个端部按前述顺序安置在线张力轴112处。在装配缝纫机100时设置止动器118以阻挡操作转盘117从线张力轴112脱离。张力弹簧114将弹簧载荷施加于一对张力盘113、113,而挤压弹簧116将弹簧载荷施加于操作转盘117。操作转盘117包括同轴地布置于线张力轴112的两个圆筒部。安置在内侧处的、圆筒部中的一个包括与线张力轴112平行的凹槽117a。弹簧承座115的外周端部部分115a与凹槽117a接合。指示面线张力设定水平的数值示出在操作转盘117的外周表面117p上。在缝纫机100的使用者使操作转盘117在其一转范围内转动的情况下,弹簧承座115与操作转盘117相关联地转动,同时相对于操作转盘117在线张力轴112的轴向方向上滑动。结果,一对张力盘113、113和弹簧承座115之间的距离改变,这引起施加于一对张力盘113、113的挤压载荷改变。因此,调节和控制面线张力。根据装备有线张力器110的缝纫机100,在外部盖102附接于基部框架101的状态下,操作转盘117的上述部分从外部盖102的开口 102a凸出。另外,操作转盘117的布置在图16中的右侧处的端部表面117b与开口 102a的布置在右侧处的端部表面102b接触。此外,JP07-284584A(在下文中被称为参考文献2)公开另一种线张力器,其中在固定操作转盘的状态下,刻度的显示能够通过环的简单转动改变而没有面线张力的实际改变。根据参考文献2中公开的线张力器,刻度的显示应当与环的一转角度对应完全出现在环的外周上。根据参考文献I中公开的线张力器110,指示面线张力设定水平的数值在操作转盘117的外周表面117p的圆周方向而不是螺旋方向上出现在操作转盘117的外周表面117p上。即,指示面线张力的刻度的显示限制在与操作转盘117的绕其轴线的一转对应的范围内。S卩,从刻度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限制在与操作转盘117的在外周表面117p上的360°对应的范围内。结果,阻止从刻度的起点(最大拉伸值)到终点(最小拉伸值)的距离延长。在该情况下,阻止细微地设定指示面线张力的刻度。此外,因为刻度的显示限制在与操作转盘117的绕其轴线的一转对应的范围内,所以会阻止最大拉伸值增大。甚至在此情况下,操作转盘117的外径的增大实现操作转盘117的外周表面117p的周长的增大,这导致从刻度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的增大。然而,会发生操作转盘117的外径的过度扩大。根据参考文献2中公开的线张力器,指示面线张力的刻度应当与环的一转角度对应完全出现在环的外周上。因此,从刻度的起点(最大拉伸值)到终点(最小拉伸值)的距离限制在与环的360°对应的范围内并且被阻止延长。阻止细微地设定指示面线张力的刻度。因此,存在对这样一种缝纫机的需要,在该缝纫机中从指示面线张力的刻度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得以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缝纫机包括基部构件和设置在基部构件处的面线张力控制装置。面线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基部构件并且包括显示面线张力的显示窗;轴,该轴以轴的绕轴的轴线的转动被阻止的状态固定于固定部,轴包括外螺纹部;线张力转盘,该线张力转盘设置在轴的在轴线延伸的轴向方向上的第二端部处并且能够绕轴线转动;第一线张力盘,该第一线张力盘设置在轴的在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处;第二线张力盘,该第二线张力盘设置在轴处以便能够在轴的轴向方向上运动,并且该第二线张力盘与第一线张力盘一起保持面线;以及螺旋运动构件,该螺旋运动构件保持在轴处并且与线张力转盘接合以与线张力转盘的转动相关联地转动。螺旋运动构件包括内螺纹部和刻度,该内螺纹部与轴的外螺纹部啮合,同时能够在相对于轴线的螺旋方向上相对于外螺纹部运动,该刻度包括在相对于轴线的螺旋方向上连续地且并排地布置以指示面线张力的大小的标记。螺旋运动构件通过借助外螺纹部与内螺纹部之间的啮合而沿着轴在轴向方向上朝向第二线张力盘或离开第二线张力盘运动、同时绕轴线在螺旋运动构件的圆周方向上转动来调节面线张力。螺旋运动构件通过使刻度从显示窗暴露而显示出指示目前面线张力的刻度。面线张力控制装置还包括线张力弹簧,该线张力弹簧布置在螺旋运动构件与第二线张力盘之间并且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将相应的偏置力施加于螺旋运动构件和第二线张力盘。因此,指示面线张力的大小的刻度的标记在相对于轴线的螺旋方向上连续地且并排地布置在螺旋运动构件处。结果,从刻度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得以延长,由此实现与一转或更大(360°或更大)对应、以便显示面线张力的范围。螺旋运动构件包括张力设定部和张力显示部,该张力设定部由轴同轴地保持以绕轴线转动并且能够在轴向方向上在两侧运动,该张力显示部与张力设定部相关联地操作。张力设定部包括内螺纹部,而张力显示部包括从显示窗暴露的刻度。在张力设定部与线张力转盘的转动相关联地操作的情况下,张力设定部在轴线延伸的轴向方向上运动,同时绕轴线在圆周方向上转动。此时,因为指示面线张力的大小的刻度的标记在相对于轴线的螺旋方向上连续地且并排地布置在张力显示部处,所以从刻度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不限制于与360°对应的范围。因此,从刻度的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延长至360。或更大。张力设定部包括单个或多个第一接合部,而张力显示部包括能够与单个或多个第一接合部接合的单个或多个第二接合部。能够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调节张力设定部与张力显示部之间的相对装配位置,并且能够通过单个或多个第一接合部与单个或多个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合调节线张力弹簧的弹簧载荷。例如,在装配或维护之时,能够通过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接合在与轴线平行的方向上调节张力设定部与张力显示部之间的相对装配位置。结果,能够调节线张力弹簧的弹簧载荷,并且因此,可以限制线张力弹簧的弹簧载荷的变化。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前述和附加的特征和特性从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所述附图中图I是包括根据此处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线张力控制装置的缝纫机的线张力转盘附近的立体图;图2是图I中示出的面线张力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线张力最大的状态的、面线张力控制装置的截面图;图3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面线张力最小的状态的、面线张力控制装置的截面图;图4A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张力设定螺母与张力显示部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1,200),包括:基部构件(1c);以及面线张力控制装置(5),所述面线张力控制装置(5)设置在所述基部构件(1c)处,所述面线张力控制装置(5)包括:固定部(2,3),所述固定部(2,3)固定于所述基部构件(1c,201,202,203)并且包括显示面线张力的显示窗(3w);轴(11),所述轴(11)固定于所述固定部(2,3)、处于所述轴(11)的绕所述轴(11)的轴线(P)的转动被阻止的状态,所述轴(11)包括外螺纹部(11a);线张力转盘(19),所述线张力转盘(19)设置在所述轴(11)的在所述轴线(P)延伸的轴向方向上的第二端部(11c)处并且能够绕所述轴线(P)转动;第一线张力盘(12),所述第一线张力盘(12)设置在所述轴(11)的在所述轴向方向上的第一端部(11b)处;第二线张力盘(13),所述第二线张力盘(13)设置在所述轴(11)处,以便能够在所述轴(11)的轴向方向上运动,并且所述第二线张力盘(13)与所述第一线张力盘(12)一起保持面线(4);螺旋运动构件(16,17),所述螺旋运动构件(16,17)保持在所述轴(11)处并且与所述线张力转盘(19)接合以与所述线张力转盘(19)的转动相关联地转动,所述螺旋运动构件(16,17)包括内螺纹部(16d)和刻度(90),所述内螺纹部(16d)与所述轴(11)的外螺纹部(11a)啮合同时能够在相对于所述轴线(P)的螺旋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外螺纹部(11a)运动,所述刻度(90)包括在相对于所述轴线(P)的所述螺旋方向上连续地且并排地布置以指示所述面线张力的大小的标记(94),述螺旋运动构件(16,17)通过借助所述外螺纹部(11a)与所述内螺纹部(16d)之间的啮合而沿着所述轴(11)在所述轴向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二线张力盘(13)或离开所述第二线张力盘(13)运动、同时绕所述轴线(P)在所述螺旋运动构件(16,17)的圆周方向上转动来调节所述面线张力,所述螺旋运动构件(16,17)通过使所述刻度(90)从所述显示窗(3w)暴露而显示出指示目前面线张力的所述刻度(90);以及线张力弹簧(15),所述线张力弹簧(15)布置在所述螺旋运动 构件(16,17)与所述第二线张力盘(13)之间并且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将相应的偏置力施加于所述螺旋运动构件(16,17)和所述第二线张力盘(1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合泰典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