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2517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9:25
一种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包含有一引线架、一压线杆以及一旋钮机构。该引线架包含有一供该线体穿设的穿线部,以及一设于该穿线部一侧的定位座。该压线杆包含有一压掣该线体以提供该线体适度张力的抵线部,以及一由该抵线部延伸的定位部。该旋钮机构包含有一固定于该定位座上的固定部,一设于该固定部上的限位枢轴,以及一枢设于该限位枢轴上并带动该压线杆旋转的旋转部。该固定部包含有一第一定位件,该旋转部包含有一与该第一定位件相对应的第二定位件,以及一轴设于该限位枢轴上并迫使该第一定位件结合于该第二定位件的弹性复位件。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结构,使上线调整张力的程序变得更为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更简便的调整线体张力的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缝纫机机台,为避免线材因为过度松弛或过度紧实而导致缝纫于 布片上的线材过紧或过松,通常会包含有一控制张力的结构,用以调整线材配合适当的张力,进而控制缝纫的松紧裕度。早期的缝纫机机台,其引线结构自夹线器导引线体后,即进入设于机台侧边的油盒中,而后续的引线结构皆设于机台的侧边,使线材通过高低差借以调整引线的张力,并具有一设于侧边的摆臂,以接设线材配合针棒上下引动,最后再引至前端导入针棒,使线材呈一偏向引导组态,而于行程中具有多个转折。然而此种偏向引导组态的缝纫机,容易因为转折过多,导致线材的经过路径不顺畅,造成跳针或断线的情形,因而一直为人所诟病。为解决此一问题,中国台湾第212414号专利公开一种直向引导组态的缝纫机,该缝纫机于上端设有一配合该针棒引动并供线材穿设的引线体取代习知缝纫机设于侧边的摆臂,使线体得以配合针棒上下引动,并于该引线体前段设有一通过螺钉锁固的压线弹簧,抵触经过的线材借以调整线材的张力,并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直向式的引导组态。然而,此种结构在需要调整线材张力时,必须通过螺丝起子将锁固压线弹簧的螺钉松弛后,始得调整压线弹簧对线材的紧靠程度进而调整线材的张力,在缝纫时需要对线材的张力作微调的时候不甚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先前技术中于调整线材张力时需要通过螺丝起子松弛螺钉始得调整线材张力,因而导致于缝纫时需要对线材的张力作微调的时候不甚方便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配合一缝纫机使用,该缝纫机上设有多个穿梭于该缝纫机周侧并穿设于一针棒引动结构的线体,该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包含有一引线架、一压线杆以及一旋钮机构。该引线架包含有一供该线体穿设并延一穿线路径经过的穿线部,以及一设于该穿线部一侧的定位座。该压线杆设于该穿线路径上,包含有一压掣该线体以提供该线体适度张力的抵线部,以及一由该抵线部延伸至该定位座的定位部。该旋钮机构包含有一固定于该定位座上的固定部,一设于该固定部上的限位枢轴,以及一枢设于该限位枢轴上并连接该定位部以带动该压线杆旋转的旋转部。该固定部包含有一第一定位件,该旋转部包含有一与该第一定位件相对应的第二定位件,以及一轴设于该限位枢轴上并迫使该第一定位件结合于该第二定位件的弹性复位件。进一步地,该穿线部包含有两相互对应并供该线体穿过的穿设壁,以及一设于该两穿设壁间供该压线杆压掣该线体的压线槽。进一步地,该两穿设壁分别包含有与另一穿设壁相互对应的线孔。进一步地,该引线架上包含有一设于该线孔上的陶瓷穿套件。进一步地,该限位枢轴上设有一顶抵于该弹性复位件一端的抵靠部,该旋转部包含有一于该第二定位件向外脱离该第一定位件时压缩该弹性复位件的抵压部。进一步地,该第一定位件为多个定位齿块,该第二定位件为与该定位齿块相互对应的定位齿缺。进一步地,该旋转部的外周侧上设有一止滑部。进一步地,该旋转部包含有一设于外周缘上的槽孔,该定位部包含有一固定于该槽孔的固接件。进一步地,该定位部包含有一绕设于该固定部的绕设部。进一步地,该定位座包含有一定位穿孔,该固定部上包含有一与该定位穿孔配置的定位螺牙,以及一与该定位螺牙一端结合以紧迫该固定部以及该定位座的螺帽。因此,本技术比起已公开的技术具有下列的优点·I.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仅需以手指拧出该旋转部即可调整缝纫机上该线体的张力,而无须再使用螺丝起子松开压线杆,使上线调整张力的程序变得简单。2.本技术通过设于该线孔上的陶瓷穿套件,使该线孔不会因为线体4长期磨合导致磨损,进而延长引线架的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与缝纫机的结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图3、图4为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1、5_2为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的旋钮机构作动示意图;图6-1、6_2为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的压线作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与缝纫机的结合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与一缝纫机机台配合设置,该缝纫机台周侧设有多个穿梭于该缝纫机周侧的线体4 (如图2所示),而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10设置于该缝纫机机台的导线路径上。该缝纫机的导线路径通过一夹线器20导引线体4后,穿过设于该夹线器20 —端的油盒30过油,使该线体4于引导时通过浸湿于该线体4上的油达到润滑及降温的效果,接续该线体4经过该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10后,将该线体4向下牵引至一针棒引动结构40提供穿针车缝使用。而于该导线路径上,必须通过该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10给予该线体4 一适度的张力,使针棒引动结构40于车缝时维持一适当的松紧裕度。请参阅图2,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的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10,具有一供线体4穿设定位的引线架1,该引线架I设有一供线体4穿设并沿一穿线路径经过的穿线部11,以及一由该穿线部11延伸并设于该穿线部11 一侧的定位座12,于该定位座12上接设有一旋钮机构3以及一设于该穿线路径上并连动于该旋钮机构3的压线杆2,该旋钮机构3可以用手指向外拧出旋转以调整该压线杆2对该线体4的紧靠程度,如是构成本技术的主要架构。涉及本技术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10的细部构件以及结合关系,请合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该引线架I的穿线部11包含有两相互对应并供该线体4穿过的穿设壁111,以及一设于该两穿设壁111间供该压线杆2压掣该线体4的压线槽112,该两穿设壁111分别包含有多个线孔113,且该多个线孔113于该两穿线壁111间相互对应,使该线体4得以笔直穿过,并为了防止线孔113磨损,于该线孔113上分别套设有一陶瓷穿套件114。该旋钮机构3包含有一固定于该定位座12上的固定部31,一锁固于该固定部31上的限位枢轴33,以及一枢设于该限位枢轴33上的旋转部32。该固定部31以及该旋转部32分别包含有一第一定位件311以及一第二定位件321,该第一定位件311为多个定位齿块,而该第二定位件321为与该定位齿块相互对应结合的定位齿缺。该旋转部32包含有一轴设于该限位枢轴33的弹性复位件322,该弹性复位件322的一端抵靠一设于该限位枢轴33的抵靠部331,并于另一端抵靠一设于该旋转部32内周侧的抵压部323 (如图5_1所示)。为方便使用者拧出该旋转部32,于该旋转部32的外周侧上设有一可提升与手指间摩 擦力的止滑部324。另一方面,该定位座12包含有一定位穿孔121,该固定部31上包含有一穿设于该定位穿孔121的定位螺牙312,以及一与该定位螺牙312 —端结合以紧迫该固定部31以及该定位座12的螺帽313。该压线杆2设于压线槽112上,包含有一压掣该线体4以提供该线体4适度张力的抵线部21,以及一由该抵线部21延伸的定位部22。该定位部22包含有一绕设于该固定部31的绕设部222,以及一固接件221,该固接件221定位于一设于该旋转部32外周缘上的槽孔325。涉及该旋转部32受外力拉出时的作动细节,请参阅图5-1及图5-2。该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配合一缝纫机使用,该缝纫机上设有多个穿梭于该缝纫机周侧并穿设于一针棒引动结构的线体,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包含有 一引线架,包含有一供该线体穿设并延一穿线路径经过的穿线部,以及一设于该穿线部一侧的定位座; 一压线杆,设于该穿线路径上,包含有一压掣该线体以提供该线体适度张力的抵线部,以及一由该抵线部延伸至该定位座的定位部;以及 一旋钮机构,包含有一固定于该定位座上的固定部,一设于该固定部上的限位枢轴,以及一枢设于该限位枢轴上并连接该定位部以带动该压线杆旋转的旋转部,该固定部包含有一第一定位件,该旋转部包含有一与该第一定位件相对应的第二定位件,以及一轴设于该限位枢轴上并迫使该第一定位件结合于该第二定位件的弹性复位件。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穿线部包含有两相互对应并供该线体穿过的穿设壁,以及一设于该两穿设壁间供该压线杆压掣该线体的压线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张力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二穿设壁分别包含有与另一穿设壁相互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琼仁
申请(专利权)人:星锐缝纫机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