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针杆组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31197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缝纫机的针杆组件结构,属于缝纫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缝纫设备在反向缝制时为了保证线迹完美设计的结构都很复杂的技术问题。本缝纫机包括机壳,针杆组件结构包括针杆和驱动件,针杆周向转动、轴向滑动的连接在机壳上,驱动件与机壳固连且能够带动针杆连续往复转动;针杆组件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驱动件带动针杆转动角度的控制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还提供一种运用上述针杆组件结构进行反向缝制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控制针杆以及针杆上的缝针往复转动一定的角度,及时调整缝线的穿设方向和角度,保证面线和底线紧密、整齐、均匀,消除了反向缝制时线迹不完美的现象,并保证了结构简单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缝纫设备
,涉及一种缝纫机的针杆组件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缝纫机能缝制棉、麻、丝、毛、人造纤维等织物和皮革、塑料、纸张等制品,缝出的线迹整齐美观、平整牢固,缝纫速度快、使用简便。缝纫机在采用两根缝纫线进行缝制时,底线设置在缝纫机针杆下方的旋梭上,面线穿设在针杆下端的缝针针孔内,针杆带动缝针及面线下移,穿过针杆与旋梭之间的待缝制品,然后缝针与旋梭配合使得面线与底线相交织形成缝制线迹。初始状态时,面线在缝针上穿设是有一定方向的,旋梭工作时转动也是有方向限制的,正向缝制过程中面线与底线能够正常勾线形成完美缝制线迹;但是在反向缝制时,由于底线的出线方向和角度发生改变,会导致缝制时线的捻回变大,发生缠绕或松散,线迹不完美等现象。我国专利(公开号:CN104727032A,公开日:2015-06-24)公布了一种缝纫机针杆同步旋转机构,包括装配在上机壳上的用于装配机针的针杆,以及驱动针杆转动的步进电机,针杆的上端穿设连接一旋转同步齿轮,并于旋转同步齿轮上设有夹紧针杆的限位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的针杆组件结构,缝纫机包括机壳(1),针杆组件结构包括针杆(2)和驱动件(3),所述针杆(2)周向转动、轴向滑动的连接在所述机壳(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机壳(1)固连且能够带动所述针杆(2)连续往复转动;所述针杆组件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驱动件(3)带动针杆(2)转动角度的控制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纫机的针杆组件结构,缝纫机包括机壳(1),针杆组件结构包括针杆(2)和驱动件(3),所述针杆(2)周向转动、轴向滑动的连接在所述机壳(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与所述机壳(1)固连且能够带动所述针杆(2)连续往复转动;所述针杆组件结构还包括用于控制驱动件(3)带动针杆(2)转动角度的控制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为竖直设置的驱动电机(31),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上固设有大齿轮(6),所述针杆(2)上固设有小齿轮(7),所述大齿轮(6)与所述小齿轮(7)之间通过齿轮带(8)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固设有安装板(5),所述驱动电机(31)固设在所述安装板(5)上,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大齿轮(6)端面上固设的沿大齿轮(6)径向延伸出大齿轮(6)周面的感应片(41)以及所述安装板(5)上固设的能够感应所述感应片(41)的传感器(42)。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2)靠近上端面的外周面上具有限位平面(21),所述小齿轮(7)设置在所述机壳(1)上且小齿轮(7)套设在所述针杆(2)上,所述小齿轮(7)能够通过所述限位平面(21)与所述针杆(2)周向固定、轴向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缝纫机的针杆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上设有竖直的滑道(9),所述针杆(2)上连接有轴向固定、周向转动的限位块(10),所述限位块(10)滑动嵌设在所述滑道(9)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木潘忠洪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青本缝纫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