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管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058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如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对应于轧辊直径比Dg/D1的范围,通过满足下面的(1)式~(3)式中的某一个,不产生咬入不良等的轧废,同时把旋转锻造效应抑制在适当的状态,不产生因被轧制材的头部的热加工性能降低引起的内表面瑕疵,在继续进行的头部以后部分中,不改变穿孔轧制的设定条件,也能够防止产生内表面瑕疵。这样作为优良的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可以推广应用Dg/D1<1.1时23≤N/(Df/100)≤40(1),1.1≤Dg/D1<1.5时20≤N/(Df/100)≤44(2),1.5≤Dg/D1≤1.8时20≤N/(Df/100)≤48(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有代表性的无缝管制造方法的曼内斯曼制管法,采用穿孔机(穿孔轧机)的,更详细地说,是涉及即使把含5%以上Cr的钢坯以及不限定于有色金属和钢铁的用连续铸造方法得到的难加工材料作为坯料进行穿孔轧制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咬入不良等的轧废(miss-roll跑条)和全长不产生内表面伤痕的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作为有代表性的无缝管制造方法的所谓的曼内斯曼制管法,是把加热到规定温度的实心坯料用穿孔机进行穿孔轧制,制造中空的毛管。然后把经过穿孔轧制的中空毛管通过从5机架到8机架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进行延伸轧制,然后再加热或直接用张力减径机或定径机达到规定的外径,再经过精整工序变成产品的制造无缝管的方法。在用穿孔机的穿孔轧制中,把轧辊的轴线相对于轧制线倾斜的、由桶形(滚筒形)或锥形构成的一对倾斜轧辊相面对设置,使被轧制材的坯料沿轧制线向轧制方向移动。此外在这一对倾斜轧辊之间,穿孔轧制中使用的顶头被配置成放置在沿轧制线配置的芯棒的前端。作为穿孔机用的穿孔轧辊,一般使用锥形倾斜轧辊,因为穿孔轧制的被轧制材的质量好,穿孔轧制的效率高。图1为示意说明在穿孔轧制中使用的锥形倾斜轧辊的配置的图。此外图2为说明上述图1的A-A箭头所示的锥形倾斜轧辊的配置的图。倾斜轧辊1具有在中间的轧辊辊径为Dg的压缩带(辗轧带)1a、随着从此压缩带1a向入口端面外径变小的大体成圆锥台的入口面1b、随着从此压缩带1a向出口端面外径变大的大体成圆锥台的出口面1c,整体为锥形。此倾斜轧辊1被配置成轧辊轴心线分别相对于轧制线X-X成交叉角γ。此外如图2所示,倾斜轧辊1被配置成相对于轧制线X-X成倾斜角β。另一方面,图2中没有表示的另一个倾斜轧辊1与其相面对配置,把轧制线X-X夹在中间,也以倾斜角β向相反方向倾斜。使坯料3旋转运动的倾斜轧辊1直接连接在各自的驱动装置4伤,这样单独可以以轧辊的轴线为中心旋转。此外顶头2整体成炮弹形,其后端被支撑在芯棒M的前端。此外图中没有表示,芯棒M的后端部连接在轴向可以前后移动的推力小车(thrust block止推小车)装置,支撑作用在顶头2上的轧制方向的推力,同时调整顶头位置。在象上述这样构成的穿孔机中,在轧制线X-X上按空心箭头方向输送的坯料3在倾斜轧辊的间隙边旋转边在轧制线X-X上移动期间,用顶头2在其轴心部位打开孔,用倾斜轧辊1和顶头2进行壁厚加工,同时被轧制成中空形的毛管。可是在上述的穿孔轧制中,坯料在被咬入倾斜轧辊后至到达顶头前端之间,边旋转边前进,用一对倾斜轧辊实施加工。此时利用所谓的旋转锻造效应(曼内斯曼效应),坯料的中心部位变脆,成为容易穿孔轧制的状态。在此旋转锻造效应过大的情况下,中心部位产生孔腔,或在极端的情况下,有时中心部位破坏,产生放射状的裂纹瑕疵。在这样的情况下,特别是容易产生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的连续铸造材和容易产生δ铁素体的含5%以上Cr的不锈钢、或铜和铜合金等残留有铸造组织而加工性能恶化的有色材料的坯料,如用穿孔机进行穿孔轧制,在坯料被轧辊咬入后至到达顶头前端之间,因旋转锻造效应在坯料轴心部位产生裂纹,在轧后作为毛管内表面瑕疵残留下来。为了不产生此内表面瑕疵,至今提出了各种的方法。一般在用穿孔机穿孔轧制中,调整顶头位置和倾斜轧辊的开度,被设定成在顶头前端位置的坯料压下率(顶头前端压下率(减径率))变小。例如在特开平03-13222号公报中发表了穿孔轧制的方法,同时变更倾斜轧辊开度和顶头前伸量,使坯料被咬入倾斜轧辊后,坯料的中间部分轧制时的顶头前端压下率比坯料的头部和尾部轧制时的顶头前端压下率要小。如采用上述特开平03-13222号公报发表的轧制方法,可以防止咬入不良等的轧废,而且除了毛管的头部和尾部,也许可以防止因过剩的旋转锻造效应造成的产生内表面瑕疵。可是在坯料头部注重咬入能力,所以可以设想要充分防止在毛管的头部产生内表面瑕疵是不可能的。此外在穿孔轧制中,需要开发可以变更倾斜轧辊设定的、新的设备。在特开昭61-3605号公报中发表了穿孔轧制的方法,根据坯料重量和毛管目标尺寸,控制倾斜轧辊的开度、顶头鼻部的设定,使顶头前端压下率为目标值,防止产生内表面瑕疵。其中如采用在此提出的控制方法,即使随着被轧制材料的钢种、倾斜轧辊的形状、穿孔轧制条件等的变化,即使把倾斜轧辊的开度、顶头鼻部设定为目标值,也许能防止毛管的内表面瑕疵的产生,但是可以设想不能充分防止产生咬入不良等的轧废。此外在特开2000-140911号公报中发表了穿孔轧制方法,使倾斜轧辊的倾斜角为12~14°,同时通过以从坯料咬入位置到顶头前端的距离和坯料直径的比为特定的条件的方式运转穿孔轧机,防止内表面产生瑕疵。用上述特开2000-140911号公报发表的穿孔轧制方法,也许可以防止轧废和内表面产生瑕疵,但是与上述的特开平03-13222号公报的轧制方法相同,可以设想对于毛管的内表面产生瑕疵的防止,不能充分防止在毛管头部的内表面产生的瑕疵。因此在把连续铸造材和容易产生δ铁素体的含5%以上Cr的不锈钢等难加工的材料进行穿孔轧制的情况下,担心在毛管头部大量产生内部瑕疵。还需要开发可以在穿孔轧制中变更轧辊设定的、新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在用穿孔机对坯料的头部进行穿孔轧制中,担心在因咬入不良等造成的轧废的同时,也担心因过剩的旋转锻造效应造成的内表面瑕疵(缺陷)。对此用现有技术不能充分应对。也就是认为,用上述特开昭61-3605号公报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以防止内表面瑕疵,不能防止产生咬入不良。另一方面认为,用上述特开平03-13222号公报和特开2000-140911号公报发表的穿孔轧制方法,可以防止咬入不良,但是不能防止在毛管的头部的内表面的瑕疵。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进行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不产生咬入不良等轧废,同时适当控制旋转锻造效应,特别是不产生因被轧制材头部温度降低使热加工性能恶化而造成的旋转锻造效应引起的内表面瑕疵,即使在头部以后也不改变穿孔轧制的设定条件,可以防止内表面产生瑕疵,换句话说,目的是提供没有轧废和沿被轧制材的全长内表面不产生瑕疵的。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有关用穿孔机进行穿孔轧制进行了各种研究。其结果发现,在坯料与倾斜轧辊开始接触位置的入口轧辊辊径与倾斜轧辊压缩带的轧辊辊径的比、以及咬入时的坯料转数和坯料外径压下率之比对产生轧废和沿包括头部的全长因过大的旋转锻造效应产生的内表面瑕疵有很大影响。其中咬入时的坯料转数是坯料头部在被咬入轧辊后至到达顶头前端之间,用倾斜轧辊受到压下的转数。图3为示意说明在轧制线周围相面对设置的一对倾斜轧辊之间配置顶头,对坯料进行穿孔轧制情况的图。在此图中倾斜轧辊1的倾斜角度β被设定成零的状态。锥形倾斜轧辊1的压缩带1a是倾斜轧辊1的入口面1b和出口面1c交叉的位置,是一对倾斜轧辊1、1的间隙最小的位置。在轧辊压缩带1a为轧辊直径Dg(mm)。倾斜轧辊1的入口面1b的形状可以是具有两段以上梯度的角度的断面形状,也可以是曲面的断面形状。在图3所示的倾斜角度β为零状态的几何学二维平面中,表示在坯料3开始与倾斜轧辊入口面1b接触的A点的倾斜轧辊辊径作为入口轧辊直径D1(mm)。此外从同一点A到顶头2的前端位置与轧制线X-X平行的距离(轧制线方向的距离)用Ld(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缝管的制造方法,在轧制线周围相面对配置的一对锥形倾斜轧辊之间,沿轧制线配置顶头,使被轧制材的坯料边旋转移动边进行穿孔轧制,制造无缝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轧辊的入口轧辊直径D1(mm)和倾斜轧辊压缩带的轧辊直径Dg(mm)之比 Dg/D1、从所述坯料咬入到顶头前端的坯料转数N和坯料外径压下率Df(%)之比N/Df在满足下述(1)~(3)式中的任一个的条件下,进行穿孔轧制,Dg/D1<1.1时23≤N/(Df/100)≤40……(1)1. 1≤Dg/D1<1.5时20≤N/(Df/100)≤44……(2)1.5≤Dg/D1≤1.8时20≤N/(Df/100)≤48……(3)其中在设Ld为从坯料咬入点到顶头前端的轧制线方向的距离(mm)、 β为倾斜轧辊的倾斜角(°)、Rpg为在顶头前端位置的倾斜轧辊间隙(mm)的情况下,下面的关系成立。N=Ld/(2π.Bd.tanβ)Df={(Bd-Rpg)/Bd}×10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川富夫下田一宗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