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光栅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9594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光栅,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液晶光栅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偏振片及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第一基板的靠近液晶层的一侧设有块状电极,第二基板的靠近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条状电极,偏振片设于液晶光栅的光出射侧,其特征在于,多个条状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中还设有与块状电极具有相同电位的公共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液晶光栅的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液晶光栅的条状电极之间设置公共电极,通过对公共电极施加与块状电极相等的电位,以减少条状电极之间的悬浮区域对相应区域的液晶分子排列影响,从而减轻3D显示时的串扰,提高3D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ー种液晶光栅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我们平时所见到的2D (ニ維)显示器无法像真实世界一样为我们提供景深信息。我们之所以能够辨别景深(3D (三維)效果),关键在于人的两只眼睛具有65mm左右的瞳距产生的位置差异。有“双眼视差”的两副图成为一対“立体图像対”,其经过人大脑视觉皮层的融合,就产生了立体效果。3D显示分为裸眼式和眼镜式,眼镜式主流的技术有快门眼镜技术(shutterglass)和偏光眼镜(pattern retard)技术,而裸眼式主要有视差挡板液晶光栅、柱透镜液晶光栅以及LC Lens (液晶棱镜)。在裸眼式液晶光栅中,液晶光栅材料可采用菲林片式、黑矩阵(BM)式、反射BM式、活动式液晶光栅(Active LC barrier)式等,其中活动式液晶光栅·式可实现2D/3D的切換,兼容液晶显示器(IXD)エ厂エ艺,在裸眼3D显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如图I所示,通过液晶光栅分离左右图光线传播路径原理图,该液晶光栅I使显示面板2显示的左眼图像只进入左眼,右眼图像只进入右眼,从而使人感觉到立体视察,从而实现3D显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TN型液晶光栅结构如图2所示,上基板101的条状电极102和下基板103上透明的块状电极104之间的液晶层105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旋转,实现黑态的a区域和透明态的b区域两种状态,从而实现液晶光栅和全透明态的转换。其中,隔垫物106位于上基板101和下基板103之间,偏振片107位于上基板101之上。其中,b区域为条状电极间隔区域,无电极,此区域为悬浮态。因此,上基板条状电极a区域的左右边缘区域和下基板形成不规则的边缘电场,导致边缘区域的液晶分子有不规则的排列,可能约1/3的a电极对应区域不是全黑态,而约1/3的b电极区域不为全亮态,会有灰阶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严重的3D串扰和不一致的灰阶显示,影响最終的3D显示效果。同时现有的TN型的液晶光栅设计还存在视角问题,由于要与显示面板的出射偏振光匹配,无法选择最优的可看角度,导致器件在2D状态下的视角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液晶光栅进行3D显示时如何减小串扰。(ニ)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ー种液晶光栅,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偏振片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ー侧设有块状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ー侧设置有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偏振片设于所述液晶光栅的光出射侧,所述多个条状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中还设有与所述块状电极具有相同电位的公共电极。其中,所述块状电极的引线和所述公共电极的引线连接。其中,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初始取向方向与所述条状电极的长度方向垂直。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为条状,且与所述条状电极平行。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条状电极的边缘为对应的锯齿状。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与相邻的条状电极的之间的间距为3 5i!m。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与两侧相邻的条状电极的之间的间距相等。其中,还包括与所述条状电极连接的第一静电释放线路和/或与所述公共电极连的第二静电释放线路。·其中,所述条状电极通过至少ー个尖端放电式结构与所述第一静电释放线路连接,所述公共电极通过至少ー个尖端放电式结构与所述第二静电释放线路连接。其中,所述尖端放电式结构包括第一锥型部和第二锥型部,所述第一锥型部包括具有尖端的第一导体层,所述第二锥型部包括具有尖端的第二导体层,所述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的尖端彼此靠近但电隔离。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液晶光栅,其覆盖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出射侧。其中,还包括延迟片,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出射侧的偏振片与液晶光栅之间或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上偏振片中。其中,还包括延迟片,其设置于所述液晶光栅的偏振片中或设置于所述液晶光栅的偏振片的光出射侧。其中,还包括补偿膜,其设置于所述液晶光栅的偏振片中或设置于所述液晶光栅的偏振片的光出射侧。其中,所述补偿膜的材料为具有负性双折射率的高分子材料。(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液晶光栅的条状电极之间设置公共电极,通过对公共电极施加与块状电极相等的电位,以减少条状电极之间的悬浮区域对相应区域的液晶分子排列影响,从而减轻3D显不时的串扰,提闻3D显不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中裸眼光栅3D显示的原理图;图2是现有的液晶光棚结构不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ー种液晶光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ー种液晶光栅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液晶光栅的静电释放线路的尖端放电式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沿B-B ’向的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一种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ー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I本实施例的液晶光栅100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下至上包括下基板103、液晶层105、上基板101及偏振片107,上基板101和下基板103通过封框胶106密封。下基板103之上设有透明的块状电极104,上基板的下方设置有条状电极102 (其中块状电极104和条状电极102上下位置关系也可以交換)。本实施例中,在上基板101的下方,条状电极102之间的间隔区域b还设有公共电极108。由于在间隔区域b设置公共电极108,在工作吋,使公共电极108和块状电极104等电位,以保持液晶原有的取向,从而减小悬浮区域b对液晶光栅开ロ及档光区域a宽度影响,以减轻了 3D显示时的串扰,提高3D显示效果。进ー步地,为了使公共电极108和块状电极104等电位,将公共电极108和块状电·极104的引线连接,接入同一个电源信号。当然也可以分别连接至相等电位的电源信号。进ー步地,将液晶取向方向与条状电极102的长度方向垂直。当条状电极102及公共电极108上有电压差时,该电压差产生的电场对液晶分子的初始取向影响较小,液晶分子能够保持较好的初始取向,不会影响液晶光栅的开ロ率。进ー步地,为了使每个条状电极102两侧的电场均匀,达到更好的3D显示效果,公共电极108也为条状,且与条状电极102平行。公共电极108与相邻的条状电极103的之间的间距为3飞u m。优选地,公共电极108与两侧相邻的条状电极102的之间的间距相等。优选地,尽管条状电极102和公共电极108在整体上平行,但它们的边缘不必为直线状,而是可以形成为相对应的锯齿状(或者说是阶梯状),以起到消除莫尔纹的效果。这里所说的对应例如是,条状电极102的边缘平移后可与公共电极108的边缘重合。实施例2为了防止液晶光栅中静电击穿现象,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I的液晶光栅基础上增加了外围的静电释放电路,如图4所示,条状电极102连接第一静电释放线路109,公共电极108连接第二静电释放线路110。本实施例中,条状电极102通过若干尖端放电式结构111与第一静电释放线路109连接,公共电极108通过若干尖端放电式结构111与第二静电释放线路110连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尖端放电式结构111如图5和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光栅,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偏振片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块状电极,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条状电极,所述偏振片设于所述液晶光栅的光出射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条状电极之间的间隔区域中还设有与所述块状电极具有相同电位的公共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武延兵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