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轧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40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铸轧辊,主要用于轧制连铸铸坯。它包括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中心轴向设置有进水孔(2),进水孔(2)外围的辊体(1)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回水孔(3),进水孔(2)与回水孔(3)的底部相连通,形成轧辊的冷却水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来的实心辊改造成现在的带冷却水通道的水冷空心辊。可以大大的降低辊体表面温度,这样可以防止死辊以及粘辊的发生,铸坯表面平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铸坯的表面质量问题,同时提高了辊子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辊,尤其是涉及一种连铸轧辊。主要用于轧制连铸铸坯。属炼钢

技术介绍
以往的连铸轧辊均为实心辊。实心辊自身冷却性能较弱,辊体表面温度过高,容易出现死辊,且有氧化铁皮粘在辊体表面,导致铸坯经常出现凹坑,严重影响铸坯的表面质量,同时也影响轧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自身冷却降温的连铸轧辊。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铸轧辊,包括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中心轴向设置有进水孔,进水孔外围的辊体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回水孔,进水孔与回水孔的底部相连通,形成轧辊的冷却水通道。本技术通过将原来的实心辊改造成现在的带冷却水通道的水冷辊。可以大大的降低辊体表面温度,这样可以防止死辊以及粘辊的发生,铸坯表面平整。因此本技术解决了铸坯的表面质量问题,同时提高了辊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铸轧辊结构示意图。图中。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连铸轧辊,包括辊体1,所述辊体1中心轴向设置有进水孔2,进水孔2外围的辊体1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回水孔3,进水孔2与回水孔3的底部相连通,形成轧辊的冷却水通道。权利要求1.一种连铸轧辊,包括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中心轴向设置有进水孔(2),进水孔(2)外围的辊体(1)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回水孔(3),进水孔(2)与回水孔(3)的底部相连通,形成轧辊的冷却水通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铸轧辊,主要用于轧制连铸铸坯。它包括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中心轴向设置有进水孔(2),进水孔(2)外围的辊体(1)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回水孔(3),进水孔(2)与回水孔(3)的底部相连通,形成轧辊的冷却水通道。本技术通过将原来的实心辊改造成现在的带冷却水通道的水冷空心辊。可以大大的降低辊体表面温度,这样可以防止死辊以及粘辊的发生,铸坯表面平整。因此本技术解决了铸坯的表面质量问题,同时提高了辊子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1B27/02GK2928279SQ200620075429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高助忠, 李明晓, 吴国文 申请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轧辊,包括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1)中心轴向设置有进水孔(2),进水孔(2)外围的辊体(1)上轴向设置有多个回水孔(3),进水孔(2)与回水孔(3)的底部相连通,形成轧辊的冷却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助忠李明晓吴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