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进行栽培鸡腿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9025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1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包括培养料配制与发酵、接种、发菌、覆土、出菇,其中所述培养料是采用食用菌废料作为原料,接种是采用边装料边接菌的方法进行接种。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用废料栽培鸡腿菇,物料的循环使用,其方法简单、技术可行,且成功率高,利用废弃的废料1千吨可生产500多吨鲜菇,产值达400万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的栽培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因体形似鸡腿,故而得名。此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经常食用有助消化、增食欲和治疗痔疮等作用,是集营养、保健与食疗于一身的食用菌品种之一。鸡腿菇是一种土生菌、草腐菌、粪生菌,它生长有一不同于其它食用菌的特性就是菌丝长满后,不接触泥土不出菇。目前,生产鸡腿菇多采用稻麦草、玉米芯、棉籽壳、牛粪等原料加水、发酵后作为栽培的培养料,存在以下缺点· (1)由于这些原料需要购置,并还要加入各种有机肥如尿素、磷肥等来提高培养料的营养成份,导致成本增大、利润小; (2)稻草、秸杆等要切成节节草,或粉碎后才能使用,操作复杂; (3)培养料的配制过程较复杂,需先加水搅拌后堆积发酵,还要翻堆、灭菌等,导致劳动力成本高,而且操作流程不够简捷,效率低; (4)栽培的成功率偏低,社会经济效益不明显。另一方面,由于近年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的成熟,对人们对食用菌的喜爱,所以食用菌的栽培普遍。但用于食用菌栽培用培养料在食用菌出菇后一般都作为废料而白白地扔掉浪费了,其实这些废料的生物转化率并不高,其中还含有大量的营养成份,既浪费的原料,也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包括培养料配制与发酵、接种、发菌、覆土、出菇,其中所述培养料是采用食用菌废料作为原料,选取不腐烂变质、剥去外膜后呈块状的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含有1%过磷酸钙、2%生石灰的水溶液,使培养料的PH值为6. 5-7. 5、含水量为60-70% ; 所述接种是采用边装料边接菌的方法进行接种先装入培养料,当装料至菌袋的1/3和2/3处时,分别以三点式贴膜各接一菌块,最后拧紧袋口,在菌袋外侧于接菌处均打孔通气。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培养料的发酵是将培养料进行建堆,当料温升高到40-50°C时要进行翻堆3-5次,每次翻堆完成后,用一端削尖的木棒在堆两侧中间部位间隔斜插至地面进行打孔。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接种的菌种与培养料的重量比为I :12。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发菌中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2_28°C ;所述出菇阶段的湿度为85-90%、温度为16-24°C。本专利技术中三点式贴膜接菌方法是本领域的常用接菌种方法,也就是在袋体中培养料表面、靠近菌袋的内侧处选取三个点进行接菌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方法,除有说明外,在应用中对发菌、覆土、出菇管理没有特别限定的,按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操作即可。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是用废料栽培鸡腿菇,其方法简单,技术可行,且成功率高。2、增加经济效益一个地区每年有食用菌的废料I千吨左右,原先都白白扔掉;本·专利技术则利用其栽培鸡腿菇,I千吨食用菌废料重新做为鸡腿菇的培养料,可用来生产500多吨鲜菇,按当地市场价产值可达400万元。3、培养料的循环重新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能提高营养价值,因为培养料的原料棉籽壳得到两次利用,其生物转化率可达80%;食用菌废料经过栽培鸡腿菇后仍是花卉、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的优质有机肥。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而实施例中没有详加说明的均按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操作。本专利技术中所用的食用菌废料是原先栽培各种食用菌的培养料,食用菌采收后丢弃不用的废料。所用的过磷酸钙与生石灰均为普通市售产品;实施例中各原料的量均为重量。实施例一 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如下 1、培养料是采用食用菌废料作为原料,选取不腐烂变质、剥去外膜后呈块状的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含有1%过磷酸钙、2%生石灰的水溶液,使培养料的PH值为6.5、含水量为60% ; 2、培养料的发酵是将培养料进行建堆,当料温升高到40°C时要进行翻堆3次,每次翻堆完成后,用一端削尖的木棒在堆两侧中间部位间隔斜插至地面进行打孔。3、接种是采用边装料边接菌的方法进行接种,接种的菌种与培养料的重量比为I :12。先装入培养料,当装料至菌袋的1/3和2/3处时,分别以三点式贴膜法各接一菌块,最后拧紧袋口,在菌袋外侧于接菌处均打孔通气。4、发菌光线以昏暗为好,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2_28°C ;正常管理25_30天菌丝长满袋。5、营养土的配制选择保水性好、质地疏松、无杂质、无虫卵的河泥,晒干打碎,力口A 0. 2%的尿素、1%的磷肥、3%的石灰、0. 1%的克霉净、PH值7. 5-8. 5,土的湿度为45%,以手捏成团,触之即散为宜。拌好后用薄膜盖好,闷2-3天,即可使用。6、脱袋覆土 将长好菌丝的菌袋横排埋入土中,菌袋上覆盖2-3厘米营养土,覆土15-20天左右,菌丝即穿透土层,菌丝由白转暗,有大量黄水出现,2-3天原基出现。菇棚温度控制在16-25°C。7、出菇管理出菇阶段空间湿度要保持85-90%,不足时要向无菇料面空间喷雾状水;温度在16_24°C子实体发生量最多,产量最高。要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保持充足的氧气以保证子实体对光照的要求,达到子实体个大、色白,提高商品率。8、采收在菇蕾期,菌环刚刚松动,钟形菌盖上出现反卷毛鳞片时进行采收。 实施例二 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如下 1、培养料是采用食用菌废料作为原料,选取不腐烂变质、剥去外膜后呈块状的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含有1%过磷酸钙、2%生石灰的水溶液,使培养料的PH值为7、·含水量为65% ; 2、培养料的发酵是将培养料进行建堆,当料温升高到45°C时要进行翻堆4次,每次翻堆完成后,用一端削尖的木棒在堆两侧中间部位间隔斜插至地面进行打孔。3、接种是采用边装料边接菌的方法进行接种,接种的菌种与培养料的重量比为I :12。先装入培养料,当装料至菌袋的1/3和2/3处时,分别以三点式贴膜法各接一菌块,最后拧紧袋口,在菌袋外侧于接菌处均打孔通气。4、发菌、发菌、覆土、出菇与采收均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如下 1、培养料是采用食用菌废料作为原料,选取不腐烂变质、剥去外膜后呈块状的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含有1%过磷酸钙、2%生石灰的水溶液,使培养料的PH值为7.5、含水量为70% ; 2、培养料的发酵是将培养料进行建堆,当料温升高到50°C时要进行翻堆5次,每次翻堆完成后,用一端削尖的木棒在堆两侧中间部位间隔斜插至地面进行打孔。3、接种是采用边装料边接菌的方法进行接种,接种的菌种与培养料的重量比为I :12。先装入培养料,当装料至菌袋的1/3和2/3处时,分别以三点式贴膜法各接一菌块,最后拧紧袋口,在菌袋外侧于接菌处均打孔通气。4、发菌、发菌、覆土、出菇与采收均同实施例一。上面所述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包括培养料配制与发酵、接种、发菌、覆土、出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料是采用食用菌废料作为原料,选取不腐烂变质、剥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食用菌废料栽培鸡腿菇的方法,包括培养料配制与发酵、接种、发菌、覆土、出菇,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料是采用食用菌废料作为原料,选取不腐烂变质、剥去外膜后呈块状的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粉碎,然后加入含有1%过磷酸钙、2%生石灰的水溶液,使培养料的PH值为6.5?7.5、含水量为60?70%;所述接种是采用边装料边接菌的方法进行接种:先装入培养料,当装料至菌袋的1/3和2/3处时,分别以三点式贴膜各接一菌块,最后拧紧袋口,在菌袋外侧于接菌处均打孔通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伦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天都灵芝制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