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89216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8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菇房灭菌:在15~30平方米的室内,关好门、窗进行密闭,臭氧灭菌0.8-1.5小时;(2)培养基灭菌:培养基按配方要求配好,摊晾在室内的搁层架上,臭氧灭菌0.8-1.5小时;(3)培养时灭菌:将接种好的菌种移入菇房内,臭氧灭菌0.4-1.0小时,每天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能够比较彻底地杀灭由于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过程不规范引、菌种本身带菌、场地条件差等原因导致产生的杂菌,防止食用菌被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确切地说是指。
技术介绍
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起源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分散小生产。目前,食用菌生产已成为我国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菌物业三大产业之一,并成为一些重点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用菌栽培在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和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阶段,但是由于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过程不规范引、菌种本身带菌、场地条件差等原因导致产生杂菌感染,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够比较彻底地杀灭由于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过程不规范引、菌种本身带菌、场地条件差等原因导致产生的杂菌,防止食用菌被感染。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菇房灭菌在15 30平方米的室内,关好门、窗进行密闭,臭氧灭菌O. 8-1. 5小时;(2)、培养基灭菌培养基按配方要求配好,摊晾在室内的搁层架上,臭氧灭菌O.8-1. 5 小时;(3)、培养时灭菌将接种好的菌种移入菇房内,臭氧灭菌O. 4-1. O小时,每天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优选地,步骤⑴中,菇房室内较高处安装I台紫外线灯。优选地,在步骤(3)中,菌种经过臭氧灭菌处理。优选地,在步骤(3)中,每次开门观察后,臭氧灭菌O. 2-0. 4小时,灭菌后密封。优选地,在步骤(3)中,将臭氧灭菌的电源开关安装在菇房的门口处。臭氧是一种闻效杀菌剂,对50多种细菌、霉菌均有在短时间内杀死或抑制的功效。臭氧在自然环境中能还原成纯氧,并迅速使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食用菌生长和人员工作环境,以低压阴极放电产生臭氧离子的技术,具有一次性投入、长期使用、省能节电等诸多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采用臭氧灭菌的方式对菇房、培养基和菌种培养过程进行灭菌,能够比较彻底地杀灭由于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过程不规范引、菌种本身带菌、场地条件差等原因导致产生的杂菌,防止食用菌被感染。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本实施例提供的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菇房灭菌在15 30平方米的室内,关好门、窗进行密闭,菇房室内较高处安装I台紫外线灯,臭氧灭菌I小时,即达95%以上灭菌效果,充分保证菇房环境,避免因为菇房场地环境差导致灭菌不彻底或者杂菌感染;(2)、培养基灭菌培养基按配方要求配好,摊晾在室内的搁层架上,臭氧灭菌I小时,成分保证培养基彻底灭菌,避免造成杂菌感染;(3)、培养时灭菌将接种好的菌种移入菇房内,臭氧灭菌O. 5小时,每天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为确保菌种生长的良好环境,每次开门观察后,臭氧灭菌O. 25小时,灭菌后密封,防止腐殖菌、杂菌滋生,促进食用菌健康生长。为了方便操作,将臭氧灭菌的电源开关安装在菇房的门口处。 在步骤(3)中,菌种经过臭氧灭菌处理,避免因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过程不规范引或者菌种本身带菌等原因造成感染。臭氧是一种闻效杀菌剂,对50多种细菌、霉菌均有在短时间内杀死或抑制的功效。臭氧在自然环境中能还原成纯氧,并迅速使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净化空气,改善食用菌生长和人员工作环境,以低压阴极放电产生臭氧离子的技术,具有一次性投入、长期使用、省能节电等诸多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采用臭氧灭菌的方式对菇房、培养基和菌种培养过程进行灭菌,能够比较彻底地杀灭由于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过程不规范引、菌种本身带菌、场地条件差等原因导致产生的杂菌,防止食用菌被感染。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菇房灭菌在15 30平方米的室内,关好门、窗进行密闭,臭氧灭菌O.8-1. 5小时; (2)、培养基灭菌培养基按配方要求配好,摊晾在室内的搁层架上,臭氧灭菌O.8-1. 5小时; (3)、培养时灭菌将接种好的菌种移入菇房内,臭氧灭菌O.4-1.0小时,每天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菇房室内较高处安装I台紫外线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菌种经过臭氧灭菌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每次开门观察后,臭氧灭菌O. 2-0. 4小时,灭菌后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臭氧灭菌的电源开关安装在菇房的门口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包括如下步骤(1)菇房灭菌在15~30平方米的室内,关好门、窗进行密闭,臭氧灭菌0.8-1.5小时;(2)培养基灭菌培养基按配方要求配好,摊晾在室内的搁层架上,臭氧灭菌0.8-1.5小时;(3)培养时灭菌将接种好的菌种移入菇房内,臭氧灭菌0.4-1.0小时,每天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能够比较彻底地杀灭由于培养料灭菌不彻底、接种过程不规范引、菌种本身带菌、场地条件差等原因导致产生的杂菌,防止食用菌被感染。文档编号A61L9/20GK102771315SQ20121029446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熊德闰 申请人:四川宜爱菌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用菌栽培的灭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菇房灭菌:在15~30平方米的室内,关好门、窗进行密闭,臭氧灭菌0.8?1.5小时;(2)、培养基灭菌:培养基按配方要求配好,摊晾在室内的搁层架上,臭氧灭菌0.8?1.5小时;(3)、培养时灭菌:将接种好的菌种移入菇房内,臭氧灭菌0.4?1.0小时,每天观察食用菌生长情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德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宜爱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