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灵芝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8921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8 1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灵芝的栽培方法,用桑树栽培药用菌灵芝,既能解决传统灵芝段木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大量栎木、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的问题,又能解决新兴的灵芝代料栽培技术需要外加大量营成分、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用植物的栽培领域,确切地说是指。
技术介绍
灵芝是一种名贵的药用真菌,经化学分析,灵芝子实和菌丝体中均含有多糖,多种氨基酸,有机锗,留类,三萜类。药理研究表民,灵芝具有保肝、解毒、强心、安神、止痛及治耳鸣、益肺气、利关节等功能。灵芝的传统生产方式为段木栽培,原料需消耗大量栎木,传统的段木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大量栎木,虽然不需要外加营养液,但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在我国实施“天保”工程以来,灵芝生产转向代料栽培为主导,主要原料为木屑、棉籽壳、玉米芯。新兴的代料栽培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栎木,发菌时间比段木栽培方式快,但需要外加大量营养成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用桑树栽培药用菌灵芝,既能解决传统灵芝段木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大量栎木、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的问题,又能解决新兴的灵芝代料栽培技术需要外加大量营成分、成本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灵芝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桑枝处理将桑枝剪伐粉碎后用食用菌专用袋包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2)、接种取灵芝栽培育种ー小块接入菌袋,放在洁净房内进行暗培养,前期室温为24 26°C,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Γ70%,保持空气流动;培养40天左右,待长满菌丝后移至大棚培土;(3)、栽培场地选择、搭棚、作畦;(4)、菌袋埋土 当菌袋出现少量原基且气温达到15°C以上吋,将菌条表面塑料袋撕开,直立排于已整好的畦上,接种面朝上,菌条间距为4飞厘米,菌袋上面平齐,用细土填满菌条间隙,上端覆土 1-3厘米;(5)、出芝管理1)要使棚内的光亮度调整到40(Γ600勒克斯烛光范围且光源固定;2)调控温度在12 36°C之间;3)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0%飞5%,子实体的含水量在12 36°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80°/Γ90%,土壤湿度为50%_60% ;4)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O. 03%以下。优选地,在步骤(3)中,选择排水量好、通风透光的砂质壤土建棚,搭设“人”字形荫棚,上盖塑料布,加覆遮阴网,光亮度要求均匀,三分阳七分明。优选地,在步骤(3)中,畦东西走向,畦宽I. 3米,长I. 3米,高30厘米,畦间留走道,畦内进行土壌消毒。优选地,在步骤(5)中,2)调控温度在25 30°C之间,低于20°C要关闭棚门,盖好塑料薄膜保温;超过30°C,打开棚门,揭开周围塑料薄膜,加强通风降温,棚顶喷水降温。优选地,在步骤(5)中,在桑枝灵芝的栽培中,将桑枝两用,一部分作为灵芝的培养料,另一部分作为灭菌的燃料。桑树为木本科植物,桑枝是蚕桑生产中最大量的副产物,桑枝木纤维化程度适中,除可作为优质的纸张原料外,还适宜用作食用菌和药用菌的培养料。桑枝本身是常用的中药材,用桑枝栽培的药用菌灵芝,比杂木屑和段木栽培的灵芝都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灵芝的栽培方法,用桑树栽培药用菌灵芝,既能解决传统灵芝段木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大量栎木、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的问题,又能解决新兴的灵芝代料栽培技术需要外加大量营成分、成本较高的问题。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灵芝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桑枝处理将桑枝剪伐粉碎后用食用菌专用袋包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2)、接种取灵芝栽培育种一小块接入菌袋,放在洁净房内进行暗培养,前期室温为24 26°C,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 70%,保持空气流动;培养40天左右,待长满菌丝后移至大棚培土;(3)、栽培场地选择、搭棚、作畦选择排水量好、通风透光的砂质壤土建棚,搭设“人”字形荫棚,上盖塑料布,加覆遮阴网,光亮度要求均匀,三分阳七分阴;畦东西走向,畦宽I. 3米,长I. 3米,高30厘米,畦间留走道,畦内进行土壤消毒;(4)、菌袋埋土 当菌袋出现少量原基且气温达到15°C以上时,将菌条表面塑料袋撕开,直立排于已整好的畦上,接种面朝上,菌条间距为4飞厘米,菌袋上面平齐,用细土填满菌条间隙,上端覆土 1-3厘米;(5)、出芝管理1)要使棚内的光亮度调整到400飞00勒克斯烛光范围且光源固定;2)调控温度在25 3(TC之间,低于20°C要关闭棚门,盖好塑料薄膜保温;超过30°C,打开棚门,揭开周围塑料薄膜,加强通风降温,棚顶喷水降温;3)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0% 65%,子实体的含水量在12 36°C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80% 90%,土壤湿度为50%_60% ;4)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 03%以下。在步骤(5)中,具体的栽培条件如下I)灵芝子实体对光线要求较高,且有强烈的趋光性。光线太强太弱都会造成菌盖连体或者畸形,太强还会使幼嫩子实体枯萎,太多会使菌柄徒长。光线不匀,或上下午有双向光照射,会造成子实体倾斜,因此,要使棚内的光亮度调整到400飞00勒克斯烛光范围且光源固定;2)灵芝是中偏高温型真菌,生长温度为12 36°C,最适宜温度为25 30°C。低于20°C要关闭棚门,盖好塑料薄膜保温;超过30°C,打开棚门,揭开周围塑料薄膜,加强通风降温,棚顶喷水降温;3)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含水量以60%飞5%为佳,子实体在12 36°C之间能分化出芝,但以25°C左右为分化最快、发育最好,生长最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809^90%,土壤湿度为50%左右,湿度偏高,采用通风降湿,畦内停止淋水;湿度偏低,宜向空间喷雾,提高棚内空气相对湿度;4)改善通气条件,灵芝为好气性真菌,子实体对二氧化碳极为敏感,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 03%以下,偏高会造成畸形,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间,要定期打开棚门,揭开周围塑料薄膜,改善通气条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在桑枝灵芝的栽培中,将桑枝两用,一部分作为灵芝的培养料,另一部分作为灭菌的燃料。桑树为木本科植物,桑枝是蚕桑生产中最大量的副产物,桑枝木纤维化程度适中,除可作为优质的纸张原料外,还适宜用作食用菌和药用菌的培养料。桑枝本身是常用的中药材,用桑枝栽培的药用菌灵芝,比杂木屑和段木栽培的灵芝都更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灵芝的栽培方法,用桑树栽培药用菌灵芝,既能解决传统灵芝段木栽培方式需要消耗大量的大量栎木、发菌时间比代料缓慢的问题,又能解 决新兴的灵芝代料栽培技术需要外加大量营成分、成本较高的问题。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桑枝处理将桑枝剪伐粉碎后用食用菌专用袋包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2)、接种取灵芝栽培育种ー小块接入菌袋,放在洁净房内进行暗培养,前期室温为24 26°C,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Γ70%,保持空气流动;培养40天左右,待长满菌丝后移至大棚培土 ;(3)、栽培场地选择、搭棚、作畦;(4)、菌袋埋土当菌袋出现少量原基且气温达到15°C以上吋,将菌条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灵芝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桑枝处理:将桑枝剪伐粉碎后用食用菌专用袋包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接种;(2)、接种:取灵芝栽培育种一小块接入菌袋,放在洁净房内进行暗培养,前期室温为24~26℃,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保持空气流动;培养40天左右,待长满菌丝后移至大棚培土;(3)、栽培场地选择、搭棚、作畦;(4)、菌袋埋土:当菌袋出现少量原基且气温达到15℃以上时,将菌条表面塑料袋撕开,直立排于已整好的畦上,接种面朝上,菌条间距为4~6厘米,菌袋上面平齐,用细土填满菌条间隙,上端覆土1?3厘米;(5)、出芝管理:1)要使棚内的光亮度调整到400~600勒克斯烛光范围且光源固定;2)调控温度在12~36℃之间;3)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子实体的含水量在12~36℃之间,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土壤湿度为50%?60%;4)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03%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德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宜爱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