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0256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1 18:07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行业双孢菇工厂化栽培领域,尤其是一种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提供一种棉材原材料,价格低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其原材料为棉材,一个整料需要棉材35-40吨,辅料需要鸡粪15-20立方米、牛粪15-20立方米、饼肥500-1000公斤、尿素1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石膏2吨;碳氮比28-30∶1,含氮量大于1.5%,做出成品料130-140立方米;预湿时间要4-5天;经过四次同样的转隧道操作后,完成分解与腐熟程度。采用上述技术以后,解决了原材料供应紧张的问题,可以节省成本,避免了原材料日趋紧缺,价格不断上扬,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抬高,严重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用菌行业双孢菇工厂化栽培领域,尤其是一种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是把麦草或稻草玉米秸等,单一使用或混合使用。一个料堆需要30-35吨,先进行预湿。先把所有辅料掺匀,然后翻拌混合,尽量使主料和辅料混合均匀。经操作后,料堆体积逐渐变小,初步完成培养料的分解、腐熟和转化。工厂化栽培的菇房由菇房、床架、空调等组成。每个菇房配有一台既能制冷又能供暖的空调,安装在菇房外的走廊里。从 料进房到管理结束需要60天时间。现有技术工艺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为麦草、稻草、玉米秸,可利用资源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蘑菇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造纸企业的大量存储麦草,大力发展畜牧业后对玉米秸的青储,以及农作物在收获时秸杆的大量还田。结果是主要原材料日趋紧缺,价格不断上扬,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抬高,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棉材原材料,价格低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其技术方案是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原材料为棉材,一个整料需要棉材35-40吨,辅料需要鸡粪15-20立方米、牛粪15-20立方米、饼肥500-1000公斤、尿素1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石膏2吨;碳氮比28-30 1,含氮量大于I. 5%,做出成品料130-140立方米;预湿时间要4-5天;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每三天转隧道一次,经过四次同样的转隧道操作后,完成一次发酵结束,包括预湿在内共需十八天时间完成对坚硬的木质素部分的分解与腐熟程度,一次发酵结束时的含水量在70-72%,含氮量大于I. 6%,游离氨含量0.3-0. 4%,PH值8-8. 5。二次发酵调节料的温度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平均1.6-2米厚的培养料,大约I. 1-1. 2平方米可装料一吨,二次发酵由装料、设备运行、平衡温度、巴氏消毒、恒温处理、降温出料各环节组成,在经过7-10天的二次发酵处理后,检测培养料的水分含量在65-70%、含氮量在I. 8%以上、PH值在7. 5以下,一次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在二次发酵过程中被充分转化成非蛋白含氮物质,成为很容易被蘑菇菌丝吸收利用的营养,二次发酵基本结束,二次发酵后经过15-18天的时间,菌丝就可以长透培养料,稳定料温23-27度,到第7-8天时菌丝长满土层即可搔菌,搔菌是把长满菌丝的土层用带齿的耙子重新均匀地打散,然后耙平,继续保持料温23-27度,2天后土内菌丝重新连接愈合,即可降温进入出菇管理,把菇房温度降至15-17度,降温11天即可开始采菇。采用上述技术以后,打破了传统材料对行业发展的限制,将会带来以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1、最直接的受益者是企业。从此不用跟同行业(双孢菇栽培)及其他行业(造纸、畜牧、秸杆还田)争夺有限的资源,又能在使用新材料的同时,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目前山东每吨麦草价格涨到580-600元,稻草价格也在550元附近。而棉材的价格每吨只有200-220元。以麦草作对比,每吨差价380-400元,做一批料(一个菇房)需要35-40吨的秸杆,可以节省成本13000-16000元。以我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每三天做一批料,每年可做料120批。大约可以节省成本150-190万元左右,可以大幅度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2、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无法估计首先是其他行业跟着受益,少了养菇行业的竞争,可以大大缓解其他行业(造纸、畜牧)的原材料紧缺状况,有利于稳定原材料的价格。最关键的是同行业收益,我国为种棉大国,棉材资源相当丰富。而且既不是造纸原料,也不能饲喂牲畜。材质较硬,还田困难,即使还田也影响耕种。每年要废弃大量的棉材秸杆,更甚者棉农焚烧棉杆,清除堆积。既不利于环保,又增加了火灾隐患。用棉材栽培双孢菇为消除农业污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据市棉办提供的种植信息种植棉花每亩约产棉材秸杆300公斤左右。全国常年种植面积8000万亩,约产秸杆2400万吨;我省常年种植1300万亩,约产秸杆390万吨;我市常年286万亩,约产秸杆85. 8万亩;广饶常年30万亩,约产秸杆9万吨。以每批料消耗35吨棉材计算,只广饶县每年的秸杆量就能生产2500多批料。如果拿出一半来栽培双孢菇,需要将我公司的生产能力扩大十倍才能转化完成。为企业将来的大规模扩张,留下了充足空间。假如全国棉材大部分用来生产双孢菇的话,将会对这一行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也是世界双孢菇栽培史上的重大突破。 具体实施例方式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原材料为棉材,一个整料需要棉材35-40吨,辅料需要鸡粪15-20立方米、牛粪15-20立方米、饼肥500-1000公斤、尿素1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石膏2吨;碳氮比28-30 1,含氮量大于1.5%,做出成品料130-140立方米;预湿时间要4-5天;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每三天转隧道一次,经过四次同样的转隧道操作后,完成一次发酵结束,包括预湿在内共需十八天时间完成对坚硬的木质素部分的分解与腐熟程度,一次发酵结束时的含水量在70-72%,含氮量大于I. 6%,游离氨含量0. 3-0. 4%,PH值8-8. 5。二次发酵调节料的温度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平均I. 6-2米厚的培养料,大约I. 1-1. 2平方米可装料一吨,二次发酵由装料、设备运行、平衡温度、巴氏消毒、恒温处理、降温出料各环节组成,在经过7-10天的二次发酵处理后,检测培养料的水分含量在65-70%、含氮量在I. 8%以上、PH值在7. 5以下,一次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在二次发酵过程中被充分转化成非蛋白含氮物质,成为很容易被蘑菇菌丝吸收利用的营养,二次发酵基本结束,二次发酵后经过15-18天的时间,菌丝就可以长透培养料,稳定料温23-27度,到第7-8天时菌丝长满土层即可搔菌,搔菌是把长满菌丝的土层用带齿的耙子重新均匀地打散,然后耙平,继续保持料温23-27度,2天后土内菌丝重新连接愈合,即可降温进入出菇管理,把菇房温度降至15-17度,降温11天即可开始采燕。权利要求1.一种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材料为棉材,一个整料需要棉材35-40吨,辅料需要鸡粪15-20立方米、牛粪15-20立方米、饼肥500-1000公斤、尿素1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石膏2吨;碳氮比28-30 1,含氮量大于1.5%,做出成品料130-140立方米;预湿时间要4-5天 ;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每三天转隧道一次,经过四次同样的转隧道操作后,完成一次发酵结束,包括预湿在内共需十八天时间完成对坚硬的木质素部分的分解与腐熟程度,一次发酵结束时的含水量在70-72% ,含氮量大于I.6%,游离氨含量0.3-0. 4%,PH 值 8-8. 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二次发酵调节料的温度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平均I. 6-2米厚的培养料,I. 1-1. 2平方米可装料一吨,二次发酵由装料、设备运行、平衡温度、巴氏消毒、恒温处理、降温出料各环节组成,在经过7-10天的二次发酵处理后,检测培养料的水分含量在65-70%、含氮量在I. 8%以上、PH值在7. 5以下,一次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气在二次发酵过程中被充分转化成非蛋白含氮物质,成为很容易被蘑菇菌丝吸收利用的营养,二次发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棉材高效双孢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原材料为棉材,一个整料需要棉材35?40吨,辅料需要鸡粪15?20立方米、牛粪15?20立方米、饼肥500?1000公斤、尿素1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石膏2吨;碳氮比28?30∶1,含氮量大于1.5%,做出成品料130?140立方米;预湿时间要4?5天;在一次发酵过程中每三天转隧道一次,经过四次同样的转隧道操作后,完成一次发酵结束,包括预湿在内共需十八天时间完成对坚硬的木质素部分的分解与腐熟程度,一次发酵结束时的含水量在70?72%,含氮量大于1.6%,游离氨含量0.3?0.4%,PH值8?8.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山王鑫赵金玉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瑞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