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包保温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1362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包保温盖,包括其内侧工作面带折边的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内侧工作面上设有一隔离圈,该隔离圈与折边之间为环形凹槽,隔离圈内为中部凹槽,且在环形凹槽内设有耐高温、耐磨填料层,中部凹槽内设有纤维组件层。既有效减少了昂贵的纤维组件使用量,降低了钢包盖成本,同时极大提高了钢包盖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延长了钢包盖的使用寿命,使之由原来的100小时,延长至300小时,同时只针对损坏部分进行修补或更换,减少了工作量,还降低了高空更换包盖的频率,减小了安全隐患,由于钢包盖中部的纤维组件不易被磨损,因此,减少了废旧纤维组件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盖,尤其是一种炼钢转炉钢包用保温盖,属于炼钢设备

技术介绍
在炼钢、连铸生产过程中,减小钢水温降是保证连铸质量及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而减小钢水温降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连铸钢包上加盖保温盖,这样每包钢水在连铸时可以减小5 10度的温降,进而降低转炉出钢温度,降低能耗,减小高温钢水对转炉耐火材料的腐蚀,延长转炉使用寿命,同时,保证连铸中间包钢水温度的稳定,给连铸生产的产品质量及稳定运行创造有利条件。由于钢包盖在连铸生产过程中,使用频繁,因此,对钢 包盖的工作面技术要求较高,要求其必须具备耐高温、耐撞击等性能。目前使用的钢包盖是在包盖钢壳内整体嵌入纤维组件。由于纤维组件是一种昂贵的但耐高温、抗撞击能力较弱的材料,因此,存在下列问题有①包盖工作面的纤维组件面积大,用量多,造成钢包盖单价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工作面纤维组件常会因与钢包包口凹凸不平的冷钢、渣子等接触,或者受撞击等外力作用,而产生破损,更换频繁,成本高;②由于更换钢包盖是属于高空作业,因此频繁的更换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③纤维组件用量较多,且属于不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会给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完全有必要对钢包盖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钢包盖存在的易破损,需整体更换,成本高,且影响环保等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耐磨损,易于更换,且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钢包保温盖。本技术提供的是这样一种钢包保温盖,包括其内侧工作面带折边的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内侧工作面上设有一隔离圈,该隔离圈与折边之间为环形凹槽,隔离圈内为中部凹槽,且在环形凹槽内设有耐高温、耐磨填料层,中部凹槽内设有纤维组件层。所述环形凹槽及其内的耐高温、耐磨填料层高度大于中部凹槽及其内的纤维组件层。所述环形凹槽内间隔设置隔离挡块,以将环形凹槽分离成至少两个区域,并在各个区域内设置耐高温、耐磨填料层,以便根据局部受损情况,更换对应的局部耐高温、耐磨填料层,既省时,又省料。所述耐高温、耐磨填料层由多边形、圆形、异形铆固件及耐高温的高镁质浇注料组成。所述纤维组件为常规材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由于在钢包盖内侧工作面边缘易损坏区域内,设置了耐高温、耐磨的填料层,在中部区域内设置常规的纤维组件,既有效减少了昂贵的纤维组件使用量,降低了钢包盖成本,就50t钢包而言,单个钢包盖成本可降低2000元;同时极大提高了钢包盖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延长了钢包盖的使用寿命,使之由原来的100小时,延长至300小时,同时只针对损坏部分进行修补或更换,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还降低了成本,钢包盖使用寿命的提高,还降低了高空更换包盖的频率,减小了安全隐患,由于钢包盖中部的纤维组件不易被磨损,因此,减少了废旧纤维组件给环境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提供的是这样一种钢包保温盖,包括其内侧工作面带环形折边I的盖体5,盖体5内侧工作面上位于环形折边I的内侧设有一隔离圈3,该隔离圈3与折边I之间为环形凹槽2,隔离圈3内为中部凹槽4,且在环形凹槽2内设有耐高温、耐磨填料层6,中部凹槽4内设有纤维组件层;所述环形凹槽2及其内的耐高温、耐磨填料层6的高度大于中部凹槽4及其内的纤维组件层的高度,如图I ;所述环形凹槽2内间隔设置隔离挡块7,以将环形凹槽2分隔成四个区域,如图2,并在各个区域内设置耐高温、耐磨填料层6,以便根据局部受损情况,更换对应的局部耐高温、耐磨填料层,既省时,又省料;所述耐高温、耐磨填料层6由多边形、圆形、异形铆固件及耐高温的高镁质浇注料组成;所述纤维组件为常规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钢包保温盖,包括其内侧工作面带折边的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内侧工作面上设有ー隔离圈,该隔离圈与折边之间为环形凹槽,隔离圈内为中部凹槽,且在环形凹槽内设有耐高温耐磨填料层,中部凹槽内设有纤维组件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包保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及其内的耐高温耐磨填料层高度大于中部凹槽及其内的纤维组件层。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包保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内间隔设置隔离挡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钢包保温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耐磨填料层中设有多边形或圆形铆固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钢包保温盖,包括其内侧工作面带折边的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内侧工作面上设有一隔离圈,该隔离圈与折边之间为环形凹槽,隔离圈内为中部凹槽,且在环形凹槽内设有耐高温、耐磨填料层,中部凹槽内设有纤维组件层。既有效减少了昂贵的纤维组件使用量,降低了钢包盖成本,同时极大提高了钢包盖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延长了钢包盖的使用寿命,使之由原来的100小时,延长至300小时,同时只针对损坏部分进行修补或更换,减少了工作量,还降低了高空更换包盖的频率,减小了安全隐患,由于钢包盖中部的纤维组件不易被磨损,因此,减少了废旧纤维组件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文档编号B22D41/00GK202527693SQ20112049974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贤, 段建钧 申请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包保温盖,包括其内侧工作面带折边的盖体,其特征在于盖体内侧工作面上设有一隔离圈,该隔离圈与折边之间为环形凹槽,隔离圈内为中部凹槽,且在环形凹槽内设有耐高温耐磨填料层,中部凹槽内设有纤维组件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建钧刘贤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