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9009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是通过使交变磁场与向一个方向输送的导体板的板面交叉而对该导体板进行感应加热的置式感应加热装置,该感应加热装置具备:以使线圈面与所述导体板的板面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加热线圈;卷绕有该加热线圈的芯;以及配置在该芯与所述导体板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侧端部之间且由导体形成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具有凸部,并且从所述线圈面的垂直方向观察时该凸部的侧面绘出闭合回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尤其适合用于使交变磁场大致垂直地与导体板交叉而对导体板进行感应加热。本申请基于2010年2月19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特愿2010-35199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使用感应加热装置对钢板等导体板进行加热。感应加热装置通过从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交流磁场)在导体板上引发涡电流,基于该涡电流在导体板中产生焦耳热,利用该焦耳热对导体板进行加热。作为这样的感应加热装置,有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 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以使交变磁场与作为加热对象的导体板大致垂直地交叉的方式对导体板进行加热。使用了这种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的情况下,与使用了电磁式感应加热装置的情况不同,存在作为加热对象的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两侧端)被过度加热这样的问题。作为涉及该问题的技术,有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中,在线圈与加热对象的导体板的两侧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由非磁性金属材料形成的板状的可动遮挡板。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中,沿着加热对象的导体板的输送方向配置加热模式不同的菱形线圈和椭圆形线圈,以所需的加热模式在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对导体板进行加热。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昭62-3549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1330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那样仅在线圈与加热对象的导体板的两侧端之间设置简单的板状的遮挡板时,涡电流在比导体板的两侧端稍靠内侧的区域扩展,因此涡电流密度减小,且流入导体板的两侧端的涡电流无法流出到导体板外,因此两侧端的涡电流密度增大。所以,难以使导体板的两侧端的温度降低,并且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的平滑度大为降低(特别是导体板的两侧端的温度分布的斜率增大)。另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能够抑制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的平滑度降低。但是,当改变导体板的板宽时,必须根据板宽再次对线圈本身进行设定。因此,需要用于移动线圈本身的机构,难以针对板宽的改变容易且迅速地做出应对。此外,对于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而言,当导体板蜿蜒行进时,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的平滑度降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所述感应加热装置能够缓和加热对象的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并且能够缓和因加热对象的导体板蜿蜒行进而使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产生变动。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I)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是通过使交变磁场与向一个方向输送的导体板的板面交叉而对该导体板进行感应加热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该感应加热装置具备以使线圈面与所述导体板的板面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加热线圈;卷绕有该加热线圈的芯;以及配置在该芯与所述导体板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侧端部之间且由导体形成的遮挡板;所述遮挡板具有凸部,并且从所述线圈面的垂直方向观察时该凸部的侧 面绘出闭合回路。( 2)在上述(I)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中,还具备安装在遮挡板上的非导电性软磁材料;并且所述遮挡板可以夹在所述芯与所述非导电性软磁材料之间。(3)上述(2)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还具备安装在所述非导电性软磁材料上的耐热材料;并且所述耐热板可以配置在比所述非导电性软磁体更靠近所述导体板的位置。(4)在上述(2)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中,所述遮挡板可以具有包含所述非导电性软磁材料且与所述线圈面平行的切割面。(5)在上述(I)或(2)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中,所述凸部可以在所述线圈面的垂直方向上部分绝缘。(6)在上述(I)或(2)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中,可以在所述遮挡板的与所述导体板对置的面上形成有与所述导体板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所述侧端部对置的凹部。(7)在上述(6)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中,可以在所述凹部的侧面上,沿着该侧面的周向以从所述侧面向所述凹部的内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所述凸部。(8)在上述(6)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中,所述凹部可以包含从所述导体板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距中心部较远的一侧向所述导体板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距中心部较近的一侧前端逐渐变细的部分。(9)在上述(6)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中,所述凹部可以包含从所述导体板的输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前端逐渐变细的第一部分和从所述导体板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朝向上游侧前端逐渐变细第二部分;并且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在所述导体板的输送方向上相互对置。(10)在上述(9)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中,所述第一部分可以朝向所述下游侧而带有圆感;所述第二部分可以朝向所述上游侧而带有圆感。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配置于卷绕有线圈的芯与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之间的遮挡板上形成或配置有凸部,以使从遮挡板的板厚方向观察时凸部的侧面绘出闭合回路。利用该凸部,能够确保凸部附近流过的涡电流。即,能够使涡电流可靠地沿着凸部所形成的闭合回路流动。因此,能够缓和加热对象的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并且能够缓和因加热对象的导体板蜿蜒行进而使导体板的宽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产生变动。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中的钢板的连续退火生产线的概略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侧视图。图2A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感应加热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2B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感应加热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2C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感应加热装置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上侧加热线圈和下侧加热线圈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A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4B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4C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4D是表示从带状钢板10的正上方观察第I实施方式中的包含遮挡板31d的区域的局部图。图5A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I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5B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5C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6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6C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6D是表示从带状钢板10的正上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中的包含遮挡板101的区域的局部图。图7是表示使用了第2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的遮挡板插入量与宽度温度偏差比之间的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A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5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8B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6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 图8C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7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8D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8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8E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9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纵截面图。图8F是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第10变形例中的遮挡板的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2.19 JP 2010-0351991.一种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交变磁场与向一个方向输送的导体板的板面交叉而对该导体板进行感应加热,该感应加热装置具备 以使线圈面与所述导体板的板面对置的方式配置的加热线圈; 卷绕有该加热线圈的芯;以及 配置在该芯与所述导体板的输送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的侧端部之间且由导体形成的遮挡板; 所述遮挡板具有凸部,并且从所述线圈面的垂直方向观察时该凸部的侧面绘出闭合回路。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安装在所述遮挡板上的非导电性软磁材料;并且 所述遮挡板夹在所述芯与所述非导电性软磁材料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安装在所述非导电性软磁材料上的耐热材料;并且 所述耐热板配置在比所述非导电性软磁体更靠近所述导体板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置式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具有包含所述非导电性软磁材料且与所述线圈面平行的切割面。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横置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津健司植木勉真弓康弘武智俊也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