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段式连续退火炉碳套炉底辊结瘤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72099 阅读:36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11-15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两段式连续退火炉碳套炉底辊结瘤处理方法,在第二辐射管加热段及第二均热段增设湿气通入口和手阀控制开关,当碳套炉底辊出现结瘤时,打开手阀控制开关,直接通入湿气对碳套炉底辊进行磨辊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和控制,能有效控制炉底辊碳套结瘤,并可快速对碳套炉底辊结瘤进行在线处理,从而提高机组作业率和产品表面质量,延长碳套炉底辊使用周期,降低能源消耗,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取向硅钢用两段式连续退火炉碳套炉底辊结瘤的在线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取向硅钢连续退火炉一般使用两段卧式连续退火炉,该两段卧式连续退火炉设有两个辐射管加热段和两个均热段。目前各硅钢片生产厂家,大多采用石墨碳套作为连续退火炉炉底辊。碳套炉底辊在连退炉内高温环境下长期使用容易产生“结瘤”,使带钢产生亮印、划伤及硌伤等缺陷。无取向高牌号和取向硅钢中间退火用连续退火炉,一般采用步进式加热方式,第一段均热过程实现脱碳目的,第二段均热过程实现再结晶过程。脱碳时有水汽通入,但第二 段均热再结晶过程中炉内不通入湿气,保持在完全干气氛下进行结晶过程,以保证带钢表面的洁净。然而,由于干气氛控制炉段的温度高、气氛洁净,因此碳套炉底辊极易产生结瘤,直接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目前,各硅钢生产厂针对碳套炉底辊结瘤的处理方法都是采用降低各炉段控制温度后,再通过调整炉辊和带钢相对速度的方法进行打磨修复,工艺复杂,处理时间长且控制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便于操作,能够减少碳套炉底辊结瘤处理时间,提高机组作业率,降低资源消耗的两段式连续退火炉碳套炉底辊结瘤的在线处理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辐射管加热段设置湿气通入口和手阀控制开关。在第二均热段设置湿气管路通入口及手阀控制开关。湿气通入口及湿气管路通入口的手阀控制开关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发现碳套炉底辊结瘤时,将湿气通入口及湿气管路通入口的手阀控制开关打开,直接通入湿气对碳套炉底辊进行磨辊处理。湿气通入3 4小时后,关闭湿气通入口及湿气管路通入口的手阀控制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改变了第二段均热再结晶过程中炉内不通入湿气的常规生产工艺,采用湿气法进行结瘤处理,其工艺简单实用,便于操作和控制,且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控制炉底辊碳套结瘤,并可快速对碳套炉底辊结瘤进行在线处理,从而提高机组作业率和产品表面质量,延长碳套炉底辊使用周期,降低能源消耗,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合格率。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碳套炉底辊结瘤处理方法,采用设有两个辐射管加热段和两个均热段的卧式连续退火炉。首先,在第二辐射管加热段增设湿气通入口和手阀控制开关;同时在第二均热段设置湿气管路通入口及手阀控制开关。正常生产时,第二辐射管加热段的湿气通入口手阀控制开关及第二均热段的湿气管路通入口的手阀控制开关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发现碳套炉底辊结瘤需要进行磨辊处理时,打开第二辐射管加热段的湿气通入口手阀控制开关及第二均热段湿气管路通入口的手阀控制开关,直接向连续退火炉第二辐射管加热段和第二均热段通入湿气,通过湿气对碳套炉底辊进行磨辊处理。湿气通入3. 5小时后,将第二辐射管加热段湿气通入口及第二均热段湿气管路通 入口的手阀控制开关关闭,即可转入正常生产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段式连续退火炉碳套炉底辊结瘤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辐射管加热段增设湿气通入口和手阀控制开关;在第二均热段增加湿气管路通入口及手阀控制开关;湿气通入口及湿气管路通入口的手阀控制开关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当发现碳套炉底辊结瘤时,将湿气通入口及湿气管路通入口的手阀控制开关打开,直接通入湿气对碳套炉底辊进行磨辊处理;湿气通入3~4小时后,关闭湿气通入口及湿气管路通入口的手阀控制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段式连续退火炉碳套炉底辊结瘤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第二辐射管加热段增设湿气通入口和手阀控制开关; 在第二均热段增加湿气管路通入口及手阀控制开关; 湿气通入口及湿气管路通入口的手阀控制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金文旭姜雨石良李元华罗振宇王祥辉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3年03月12日 10:56
    想了解一下具体一点信息,希望能和专利所有人联系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