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232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和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缸体和下端伸出所述缸体的活塞杆,所述外筒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内筒的上端连接,所述外筒罩设在所述内筒和油缸外,所述外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孔,所述内筒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销孔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对应的第二销孔内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内筒和外筒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在活塞杆带动外筒一起向上伸出至工作所需状态时,只需依靠机械装置锁紧即可,油缸无需再承受车身重力,因此降低了对液压锁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岩芯钻机上的带机械自锁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
技术介绍
岩芯钻机是地质找 矿、水文水井、煤田地质勘探、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等领域的深孔钻探设备。岩芯钻机在工作状态时需要利用支腿把车身支撑起来,传统做法是利用4个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外筒分别与车架固定相连,依靠活塞杆的伸缩实现车身的升降。传统的液压油缸支撑方式,在调节车身至一定位置后,依靠双向液压锁锁紧液压油缸,承受重力以稳定车身,为保证车身稳定,要求液压锁无内泄。因此,液压锁质量控制成本很高。而且当液压锁内泄较严重时,液压油缸被压缩,车身容易出现偏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在车身调节至一定高度后,只需采用自身所带的机械装置进行自锁,液压油缸无需承受车身重力,降低了对液压锁的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和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缸体和下端伸出所述缸体的活塞杆,所述外筒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内筒的上端连接,所述外筒罩设在所述内筒和油缸夕卜,所述外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孔,所述内筒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销孔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对应的第二销孔内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内筒和外筒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销孔沿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二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销孔沿所述内筒的长度方向排列。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销孔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下部,所述第二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销孔沿所述内筒的长度方向排列。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销孔沿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二销孔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内筒的上部。作为优选,所述内筒的上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座,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连接座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连接座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的螺栓连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为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末端在穿过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后穿设有开口销。作为优选,所述缸体的上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和所述外筒上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内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外筒和所述凸块连接在一起的第二销轴。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另一种技术方案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包括外筒、内筒和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缸体和上端伸出所述缸体的活塞杆,所述外筒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缸体的下端与所述内筒的上端连接,所述外筒罩设在所述内筒和油缸外,所述外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孔,所述内筒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销孔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对应的第二销孔内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内筒和外筒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 为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末端在穿过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后穿设有开口销。作为优选,所述内筒的上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座,所述缸体的下端连接有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连接座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连接座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的螺栓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在活塞杆带动外筒一起向上伸出至工作所需状态时,只需依靠机械装置锁紧即可,油缸无需再承受车身重力,因此降低了对液压锁的要求。2、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好,能有效保证车身的稳定性,即使油缸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车身的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从而降低了制作成本和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非工作状态);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与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非工作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与车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工作状态)。附图标记说明I-外筒 2-内筒3-缸体 4-活塞杆6-第二销孔7-车架8-第一销轴9-开口销10-连接座11-连接板12-螺栓 13-锁紧螺母14-凸块 15-第二销轴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一如图I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包括外筒I、内筒2和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缸体3和活塞杆4,外筒I罩设在内筒2和所述油缸外,外筒I与缸体3连接,活塞杆4的下端与内筒2的上端连接,外筒I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孔(为了清楚起见,外筒I上的第一销孔未示出),内筒2上开设有用于与第一销孔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二销孔6,第一销孔和对应的第二销孔6内穿设有用于将内筒2和外筒I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结合图3和图4,外筒I 与车架7采用固定方式连接在一起,如采用焊接方式。如图3所示,在不工作时,为收起状态,即活塞杆4回缩到缸体3内,外筒I回落完全罩住了所述油缸和内筒2,外筒I下部的第一销孔与内筒I下部的第二销孔6内穿设有连接件,实现了外筒I和内筒2的固定。如图4所示,在工作时,活塞杆4伸出,由于内筒2的下端是设置在地面上的,因此当活塞杆4伸出时将推动缸体3向上运动,由于缸体3与外筒I连接在一起,所以外筒I随着缸体3 —起向上运动,车架7与外筒I焊接在一起,车架7便也向上升起,因此实现了通过车架7将岩芯钻机的车身支撑起来的目的。当车架7提升至工作所需要的状态(高度)时,外筒I下部的第一销孔与内筒2上部的第二销孔6相对应并穿设有连接件,从而将外筒I和内筒2固定,也实现了车身高度(或状态)的固定,而无需再给油缸供给压力油,依靠连接件便实现了机械方式的自锁。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外筒I和内筒2在任意不同位置的连接,如图3和图4所示,外筒I上设置有一排第一销孔,该一排第一销孔沿外筒I的长度方向排列,内筒2上则设置有一排第二销孔6,第二销孔6沿内筒2的长度方向排列。并且一排第一销孔和一排第二销孔6相对应。当外筒I沿内筒2上下运动时,外筒I上的第一销孔便可以和内筒2上的第二销孔6通过连接件锁紧。当然,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6可以这样布置,也可以实现外筒I处于不同高度时都能与内筒2固定连接。第一销孔的数量为一个,该一个第一销孔设置在外筒I的下部,第二销孔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销孔6沿内筒2的长度方向排列。当外筒I沿内筒2上下运动时,外筒I位于不同位置时,第一销孔便和内筒2上不同位置的第二销孔6通过连接件连接。当外筒I处于高位时,第一销孔便和内筒2上部的第二销孔6相对并连接,当外筒I处于低位时,第一销孔便和内筒2下部的第二销孔6相对并连接。当然,反过来,也可以第二销孔6的数量设置为一个,该一个第二销孔6应设置在内筒2的上部,而第一销孔的数量则为多个,多个第一销孔沿外筒I的长度方向排列。当外筒I处于高位时,第二销孔6便和外筒I下部的第一销孔相对并连接,当外筒I处于低位时,第二销孔6便和外筒I上部的第一销孔相对并连接。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第一销轴8,第一销轴8的末端在穿过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6后穿设有开口销9。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和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缸体和下端伸出所述缸体的活塞杆,所述外筒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内筒的上端连接,所述外筒罩设在所述内筒和油缸外,所述外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孔,所述内筒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销孔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对应的第二销孔内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内筒和外筒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筒和油缸,所述油缸包括缸体和下端伸出所述缸体的活塞杆,所述外筒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与所述内筒的上端连接,所述外筒罩设在所述内筒和油缸外,所述外筒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孔,所述内筒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销孔配合的至少一个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对应的第二销孔内穿设有用于将所述内筒和外筒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销孔沿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二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销孔沿所述内筒的长度方向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孔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下部,所述第二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销孔沿所述内筒的长度方向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销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销孔沿所述外筒的长度方向排列,所述第二销孔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所述内筒的上部。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液压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上部连接有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座,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连接有一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连接座上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板和两个所述连接座通过穿设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宁杨敏史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拉斯科普柯南京建筑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