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造粒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959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秸秆的加工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造粒工艺,主要包括如下工艺步骤:①粗粉碎,并将得到的碎秸秆送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②干燥,得到含水量为9~15%的碎秸秆;③细粉碎,得到粒度为40~150目的秸秆纤维,并通过风送除尘系统进入料仓贮存;④造粒:将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得到密度为1~1.2g/cm3的棒状秸秆颗粒;⑤冷却成型: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得到表面光滑成型颗粒。本工艺对秸秆进行充分利用,造粒效果好,成型的秸秆颗粒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既是清洁能源,又能用作培育菌类的基材或者畜禽的辅助饲料,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杆造粒エ艺,属于秸杆的加工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农村废弃玉米秸杆一般采用就地粉碎还田处理或收割堆放处理,堆放时占地面积大,难以存放,天气干燥时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就地还田处理的秸杆往往在北方地区又影响小麦的播种,因此有些地方通常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但焚烧时会对空气造成一种巨大的污染,现已被禁止。为了对这些秸杆进行再度利用,有些地方采用造粒机对秸杆进 行造粒。但由于秸杆的主要成份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木质素是具有芳香族特性的结构单体,是ー种无定形结构的物质,存在于植物的木化组织中,在造粒时,秸杆中的木质素与纤维素结合不紧密,因此造粒效果不好,容易出现不出粒或者不能持续出粒的现象。目前秸杆颗粒无合适的成型エ艺能够满足机械化、大批量、连续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秸杆进行再利用、造粒密度高且效果好的秸杆造粒エ艺,有效的解决了秸杆储存难的问题,满足了机械化、大批量、连续生产的要求,同时减轻了秸杆对环境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秸杆造粒エ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エ艺步骤①粗粉碎通过铡草机将秸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2(Tl00mm的碎秸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②干燥将青贮后的碎秸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扩15%的碎秸杆;③细粉碎将干燥后的碎秸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系统进入料仓贮存,得到粒度为4(T150目的秸杆纤维;④造粒将秸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8(T13(TC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得到密度为f I. 2g/cm3的秸杆颗粒,颗粒为棒状,直径为8 IOmm,长度为20 50mm ;⑤冷却成型压制后的秸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得到表面光滑成型颗粒。其中步骤②中的干燥方式方法很多,既可以采用自然干燥,又可以采用烘干机进行气流干燥,本专利技术中采用三筒烘干机进行烟气干燥处理。为了提高碎秸杆的粉碎效果,步骤③中的粉碎机采用大型锤片式粉碎机。为方便包装出售,在所述的步骤④和步骤⑤之间增加筛选エ艺,将造粒后的秸杆颗粒进行筛选,得到尺寸均匀的秸杆颗粒,之后进行冷却。秸杆造粒是有条件的,它对原料的种类、粒度、含水率都有一定的要求,造粒前,需要先对秸杆进行适当的粉碎、干燥,由于秸杆中的木质素属于非晶体,没有熔点但有软化点,当温度为7(T110°C时粘合力开始增加,木质素在适当温度下(20(T30(TC)会软化、液化,因此,碎秸杆被输送至造粒机中后,通过控制8(T13(TC的压制温度、再加以一定的压力,能够使木质素与纤维素紧密粘接,井能使相邻的秸杆纤维互相胶接,从而得到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且密度高达广I. 2g/cm3的秸杆颗粒,冷却后即可固化成型。除上述外,在环模造粒机中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时,施加的压カ可通过压辊上的偏心轮予以调整,通过调节压辊与环模间隙能够调节相邻的秸杆纤维的粘结力,通过控制颗粒密度及出料量,使秸杆颗粒的密度増加到10倍以上,造粒时采用8(T13(TC的压制温度,还能对颗粒起到热化灭菌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秸杆造粒エ艺简单易行,通过控制造粒压辊与环模间隙能够调节相邻的秸杆纤维的粘结力,使秸杆颗粒的密度大大增加,有效的解决了秸杆储存的难题,同时减轻了秸杆对环境的影响,使运输更为方便,且贮存成本降低了 70% ;造粒效果好,成型的秸杆颗粒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经过高温压缩农作物秸杆而成型的秸杆颗粒,既是新型的清洁能源,又能用作培育菌类的基材或者畜禽的辅助饲料,便于大規模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中的秸杆造粒エ艺包括如下步骤本秸杆造粒エ艺具体如下I、通过铡草机或其他剪切装置将农作物秸杆切割得到长度为2(Tl00mm以下的碎秸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2、将碎秸杆送入三筒烘干机中进行干燥处理,使碎秸杆的含水量控制在扩15% ;3、经大型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系统得到粒度为4(T150目的稻杆纤维;4、将秸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在压制过程中,通过调节压辊与环模间隙可控制颗粒密度及出料量,控制压制温度在8(T13(TC左右,一方面,增加相邻的秸杆纤维的粘结力,得到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且密度高达f I. 2g/cm3的秸杆颗粒,另ー方面,对颗粒起到熟化灭菌的作用;5、将造粒后的秸杆颗粒进行筛选,得到尺寸均匀的秸杆颗粒,碎屑等返回步骤3进行重新加工;6、由于经环模压制成型的秸杆颗粒,温度高达100°C左右,因此,需要将秸杆颗粒送入冷却机中进行冷却固化成型,通过风冷系统降至室温,得到光滑的成型颗粒。7、将成型颗粒入库、计量、包装即可。通过本エ艺进行秸杆造粒后,能够满足机械自动化、大批量、连续生产的要求,秸杆颗粒的密度増加了 10倍以上,有效的解决了秸杆储存的难题,同时减轻了秸杆对环境的影响,使运输更为方便,且贮存成本降低了 70%,经过高温压缩农作物秸杆而成型的秸杆颗粒,既是新型的清洁能源,又能用作培育菌类的基材或者畜禽的辅助饲料。权利要求1.一种秸杆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①粗粉碎通过铡草机将秸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2(T100_的碎秸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 ②干燥将青贮后的碎秸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扩15%的碎秸杆; ③细粉碎将干燥后的碎秸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系统进入料仓贮存,得到粒度为4(T150目的秸杆纤维; ④造粒将秸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8(T13(TC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得到密度为f I. 2g/cm3的秸杆颗粒,颗粒为棒状,直径为8 IOmm,长度为20 50mm ; ⑤冷却成型压制后的秸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得到表面光滑成型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秸杆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②采用三筒烘干机进行烟气干燥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秸杆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③中的粉碎机采用大型锤片式粉碎机。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秸杆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④和步骤⑤之间增加筛选工艺,将造粒后的秸杆颗粒进行筛选,得到尺寸均匀的秸杆颗粒,之后进行冷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秸秆的加工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造粒工艺,主要包括如下工艺步骤①粗粉碎,并将得到的碎秸秆送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②干燥,得到含水量为9~15%的碎秸秆;③细粉碎,得到粒度为40~150目的秸秆纤维,并通过风送除尘系统进入料仓贮存;④造粒将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得到密度为1~1.2g/cm3的棒状秸秆颗粒;⑤冷却成型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得到表面光滑成型颗粒。本工艺对秸秆进行充分利用,造粒效果好,成型的秸秆颗粒表面光滑、无明显裂纹,既是清洁能源,又能用作培育菌类的基材或者畜禽的辅助饲料,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文档编号B01J2/22GK102764611SQ20121027564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①粗粉碎:通过铡草机将秸秆原料切碎,得到长度为20~100mm的碎秸秆,然后进入青贮池进行青贮发酵处理;②干燥:将青贮后的碎秸秆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含水量为9~15%的碎秸秆;③细粉碎:将干燥后的碎秸秆通过粉碎机进行细粉碎,并通过风送除尘系统进入料仓贮存,得到粒度为40~150目的秸秆纤维;④造粒:将秸秆纤维输送至环模造粒机,采用环模和压辊压制成型,压制过程中产生80~130℃的温度可使物料熟化,得到密度为1~1.2g/cm3的秸秆颗粒,颗粒为棒状,直径为8~10mm,长度为20~50mm;⑤冷却成型:压制后的秸秆颗粒进入冷却机,通过风冷降温至室温,得到表面光滑成型颗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苓元宋丰好郑晓武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森源秸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