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制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140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19:47
一种双模制粒机,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动力系统和机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皆为圆环状模具,两模具以竖直方式并列设置,且在两模具的凸起和凹槽部位的径向分别设有贯穿模具的颗粒挤出孔,并在两模具颗粒挤出孔的模具内侧设有刀具;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动力系统的控制下彼此反向旋转,在咬合点处瞬时向下,且在两模具上侧安装一个料仓,用于向制粒部供给物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两模具之间的间隙可调节大小,所以本双模具制粒机更适合适合压制难粘合、成型难的物料,如:稻壳、葵花籽壳、花生壳等各种瓜果壳;树枝、树干、树皮等各种木材下脚料;以及各种农作物秸秆;橡胶、水泥、灰渣等各种化工原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制备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式双模具制粒机。
技术介绍
利用生物质制备颗粒燃料的过程中,必然要使用制粒机。目前常用的之力设备为环模制粒机,环模制粒机的制备效率较高,但是结构复杂,尤其是模具的制备和更换非常繁琐,同时,压轮机构比较繁琐,容易损坏,单一的环模制粒机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制粒设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模制粒机,提供一种新型的制粒机,主体结构为两个对碾的模具,结构比较简化,同样可以满足制备颗粒的需要,采用双模具工艺,通过设计使间隙可调,更进一步的满足使用的需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模制粒机,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动力系统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皆为圆环状模具,且在两模具的外表面设有凹凸配合的制粒部,两模具以竖直方式并列设置,且在两模具的凸起和凹槽部位的径向分别设有贯穿模具的颗粒挤出孔,并在两模具颗粒挤出孔的模具内侧设有刀具,用于打断并制备合适长度的颗粒;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动力系统的控制下彼此反向旋转,在咬合点处瞬时向下,且在两模具上侧安装一个料仓,用于向制粒部供给物料。所述第一模具固定在机架的第一主轴上,第一主轴通过减速器与第一电机连接,由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模具的旋转;同时,第二模具固定在第二主轴上,第二主轴可转动的安装在一滑块上,所述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主轴顺次通过万向联轴器和减速器后与第二电机连接,由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模具的转动;一液压机构推动滑块的移动,实现调节两模具间隙的目的。所述第一模具固定在机架的第一主轴上,第一主轴通过减速器与第一电机连接,由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模具的旋转;同时,所述第二模具固定在机架的第二主轴上,第二主轴通过减速器与第二电机连接,由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模具的旋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对于传统的环模制粒机具有如下优点I、没有环模和压轮,减少了模具损伤,本专利技术仅有两个模具,结构更牢靠,经久耐用,节省了更换压轮的时间和费用。2、由于两个模具彼此靠外表面接触和挤压,可以压制高水分的物料。3、压缩物料过程为开放式,散热充分,温度低,使得生产线配备上,前工序省去烘干设备,后工序省去冷却设备,大大减少了设备投入。4、功耗低,节能环保。由于两模具之间的间隙可调节大小,所以本双模具制粒机更适合适合压制难粘合、成型难的物料,如稻壳、葵花籽壳、花生壳等各种瓜果壳;树枝、树干、树皮等各种木材下脚料;以及各种农作物秸杆;橡胶、水泥、灰渣等各种化工原料。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质燃料厂、发电厂、木材加工厂、肥料厂、化工厂等。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图I中的A—A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中1第一模具,11第一主轴,12减速器,13第一电机,2第二模具,21第二主轴,22滑块,23液压油缸,24万向联轴器,12’减速器,25第二电机,3料仓,4刀具,5机架,18颗粒挤出孔,19凹槽,29凸起。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 图4所示,—种双模制粒机,包括第一模具I、第二模具2、动力系统和机架。首先说机架5,机架是由钢型材焊接而成的焊接式框架,其形状根据其他部件的安装需要进行设计,基本形状包括前后两部分,其中后部用于安装动力系统,前部用于安装模具,形成类似T字形的整机。上述的第一模具I和第二模具2皆为圆环状模具,并在两模具的外侧安装防护罩,第一模具I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的第一主轴11前端,第一主轴11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前部,两模具以竖直方式并列设置,如图所示,第一主轴11的后端与减速器12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13连接,也就是说,由第一电机13控制第一模具I的旋转,形成一个完整的动力传动系统。本实施例中使用了输出轴和输入轴相垂直的减速器,这是基于尺寸的需要,并非对于减速器的限制。同时,第二模具2固定在第二主轴21的前端面上,第二主轴21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一滑块22上,该滑块22通过直线导轨可滑动的安装在机架I上,滑动面位于侧面上,也就是说滑块22可在机架上进行左右滑动,且滑块22与机架之间安装一个液压油缸23或者液压推杆之类的动力部件,推动滑块的运动。第二主轴21后端通过万向联轴器24与减速器12’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12’的输入轴通过普通联轴器与第二电机25连接,由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模具的转动。由于减速器输出轴和第二主轴之间设有一个万向联轴器,第二模具在左右方向上进行左右滑动的过程中,万向联轴器可以实现自动调整,液压油缸23推动滑块的移动,万向联轴器实现微调,实现调节两模具间隙的目的。上述构成了动力传动的部分。下面详细阐述制粒部分的结构在两模具上侧安装一个料仓3。在第一模具I的外表面设置环形的凹槽19,在第、二模具的外表面设置环形的凸起29,上述的凹槽19和凸起29恰好相互的咬合在一起,凹槽和凸起组成的空间即为制粒部,第一模具顺时针旋转,第二模具逆时针旋转,且在咬合点的瞬时速度向下,形成楔形的挤压空间。在两模具的凹凸配合部位分别设有颗粒挤出孔18,物料充满制粒部空间,该空间为上大下小的楔形,在模具旋转的过程中,物料逐渐的被压实,并自两侧的颗粒挤出孔18内排出,由于在两模具的颗粒挤出孔的内侧设有刀具4,刀具可以及时的将棒状的挤出物打断,形成合适长度的颗粒。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根据待制粒物料的性质,调整两模具之间的间隙(即调整滑块的位置),然后将物料放入料仓,物料落到两个模具中间的楔形挤压空间的制粒部,两个模具相对旋转,相互挤压并使物料穿过颗粒挤出孔,在两个模具内侧分别装有打断刀具,可通过调节刀具的位置,调节成型物料的长度,形成颗粒燃料,然手颗粒燃料从出料口排出收集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双模制粒机,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动力系统和机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皆为圆环状模具,且在两模具的外表面设有凹凸配合的制粒部,两模具以竖直方式并列设置,且在两模具的凸起和凹槽部位分别设有贯穿模具的颗粒挤出孔,并在颗粒挤出孔的模具内侧设有刀具,用于打断并制备合适长度的颗粒; 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动力系统的控制下彼此反向旋转,且在两模具上侧安装一个料仓,用于向制粒部供给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模制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具固定在机架的第一主轴上,第一主轴通过减速器与第一电机连接,由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模具的旋转;同时,第二模具固定在第二主轴上,第二主轴可转动的安装在一滑块上,所述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机架上,所述第二主轴顺次通过万向联轴器和减速器后与第二电机连接,由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模具的转动;一液压机构推动滑块的移动,实现调节两模具间隙的目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模制粒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模具固定在机架的第一主轴上,第一主轴通过减速器与第一电机连接,由第一电机控制第一模具的旋转;同时,所述第二模具固定在机架的第二主轴上,第二主轴通过减速器与第二电机连接,由第二电机控制第二模具的旋转。全文摘要一种双模制粒机,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动力系统和机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皆为圆环状模具,两模具以竖直方式并列设置,且在两模具的凸起和凹槽部位的径向分别设有贯穿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模制粒机,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动力系统和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皆为圆环状模具,且在两模具的外表面设有凹凸配合的制粒部,两模具以竖直方式并列设置,且在两模具的凸起和凹槽部位分别设有贯穿模具的颗粒挤出孔,并在颗粒挤出孔的模具内侧设有刀具,用于打断并制备合适长度的颗粒;所述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在动力系统的控制下彼此反向旋转,且在两模具上侧安装一个料仓,用于向制粒部供给物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成军
申请(专利权)人:章丘市宇龙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