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输送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木薯粉碎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2901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7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木薯粉碎系统,该物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道和与该输送管道连通的抽吸源,所述输送管道具有弯管部,其中,该弯管部包括弯管本体(1)和位于所述弯管本体(1)的内周面上的耐磨内衬(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本体的内周面上添加耐磨内衬,增强了弯管部的耐磨性,延长了弯管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输送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木薯粉碎系统
技术介绍
包括输送管道和与该输送管道连通的抽吸源的物料输送装置常用于各工业生产领域,例如用于输油和输液等,所述输送管道中常包括有弯管部。例如,酿造业生产领域常用的木薯粉碎系统中就使用了具有上述结构的物料输送装置,具体地,木薯粉碎系统主要包括输送装置、颗粒分级装置和粉碎装置,在所述木薯粉碎系统中木薯的粉碎过程大致是首先由第一输送装置对颗粒分级装置供给木薯原料,颗粒分级装置具有第一集料口和第二集料口,颗粒分级装置通过其第一集料口对第二输送装置供给大尺寸的木薯原料并通过第二集料口对第三输送装置供给小尺寸的木薯原料,大尺 寸的木薯原料通过第二输送装置输送到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后也输送至第三输送装置中。其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上述具有抽吸源的物料输送装置,物料输送装置抽吸经颗粒分级装置筛分得到的大尺寸的木薯原料,以输送到粉碎装置中进行粉碎,同时使密度较大的杂质如沙子从木薯原料中筛分出来。在颗粒分级装置运行时,抽吸源通过抽吸空气使输送管道中短时间内形成负压,从而使输送管道与颗粒分级装置连接处的木薯原料伴随着空气一起进入输送管道中进而输送至粉碎系统,并且,由于输送管道内物料输送速度很快,输送管道的内壁很容易磨损,尤其地,在输送管道的曲率半径较大的弯曲处的迎向正常抽吸状态(即物料在输送管道内的流向是朝向抽吸源所在的一端)时所述弯管部内的物料流向的内周面上,磨损最严重,如图I和图2所示的弯管部中,在正常抽吸状态时,物料从弯管部的B端流向弯管部的A端,则弯管部的弯曲处的迎向该状态下流经弯管内的物料流向的C部位由于受到物料的冲击较大,磨损较为严重。由于木薯粉碎系统中的输送管道的使用寿命通常较短需频繁维修或更换,这样不仅影响生产的顺序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输送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该物料输送装置的木薯粉碎系统,通过在该物料输送装置中弯管部的弯管本体的内周面上添加耐磨内衬,增强了弯管部的耐磨性,延长了弯管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装置,该物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道和与该输送管道连通的抽吸源,所述输送管道具有弯管部,其中,该弯管部包括弯管本体和位于所述弯管本体的内周面上的耐磨内衬。优选地,所述耐磨内衬至少位于所述弯管部的曲率半径较大的弯曲处的迎向正常抽吸状态时所述弯管部内的物料流向的内周面上。优选地,所述耐磨内衬的内表面平滑,并且所述耐磨内衬的内表面的边缘与所述弯管本体内周面平滑过渡。优选地,所述耐磨内衬覆盖所述弯管本体的整个内周面。优选地,所述耐磨内衬的厚度为均匀的。优选地,所述内衬的厚度与所述弯管本体的壁厚之比为I : I至2 : I。优选地,所述弯管本体的内径为200mm至300mm,所述内衬的厚度为20mm至30mm。优选地,所述耐磨内衬为浇注料层。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木薯粉碎系统,该木薯粉碎系统包括物料输送装置和粉碎装置,待粉碎的木薯通过所述物料输送装置被运送至所述粉碎装置中以进行粉碎,其中,所述物料输送装置为本技术提供的物料输送装置。本技术对现有的具有抽吸源的物料输送装置进行了改进,在所述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部弯管本体的内周面上增加了耐磨内衬,克服了现有的具有抽吸源的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部容易磨损的缺点,提供了输送管道的弯曲部的耐磨性能较好、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物料输送装置,将该物料输送装置应用于木薯粉碎系统,降低了木薯粉碎系统中的物料输送装置的输送管道的维修或更换的频率,有利于保证生产顺序并节省了生产成本。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弯管本体 2耐磨内衬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物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道以及与该输送管道连通的抽吸源,所述抽吸源可以是任何适用于该物料输送装置的具有抽吸功能的装置,例如抽风机。其中,所述输送管道具有弯管部,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I和图2所示,该弯管部包括弯管本体I和位于弯管本体I的内周面上的耐磨内衬2。并且,假设在物料输送装置在正常抽吸状态(即物料在输送管道内的流向是朝向抽吸源所在的一端),图I和图2中的弯管部中物料的流向是从图中所示的B端流向A端,那么该弯管部的内周面在图中所示的C部位受到物料的冲击较大,磨损较为严重,因此,如图I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至少应该在C部位增设耐磨内衬2,即耐磨内衬2至少位于弯管部的曲率半径较大的弯曲处的迎向正常抽吸状态时弯管部内的物料流向的内周面上。而且,为了减少耐磨内衬2与流经弯管部的物料的摩擦,优选地,耐磨内衬2的内表面平滑,并且耐磨内衬2的内表面的边缘与弯管本体I内周面平滑过渡,如图I中所示。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为使整个弯管部都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可以在弯管本体I的整个内周面上覆盖耐磨内衬2,如图2中所示,并且,同样为了减少耐磨内衬2与流经弯管部的物料的摩擦,耐磨内衬2的厚度优选为均匀的。可以根据弯管本体I的壁厚确定内衬2的厚度。为了在保证所述输送管道的耐冲击性,通常,内衬2的厚度不小于弯管本体I的壁厚。为了降低所述输送管道的成本,优选地,内衬2的厚度与弯管本体I的壁厚之比为I : I至2 : I。此外还可以根据弯管本体I的内径来确定内衬2的厚度。通常,弯管本体I的内径为200mm至300mm。为了保证物料在所述输送管道内流动顺畅,优选地,内衬2的厚度可以为20mm至30mm。上述的耐磨内衬2可以由采用任何适用于管道内衬的材料通过相应的管道内衬制作方法形成,例如,可以使用陶瓷材料直接搪涂并烘烤形成,但是从经济、适用并简单的角度考虑,优选地,耐磨内衬2为浇注料层,即采用不定形浇注料直接浇注形成,浇注料具有流动性好、无需加热即可硬化、容易成型等优点。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物料输送装置的木薯粉碎系统,该木薯粉碎系统包括上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和粉碎装置,待粉碎的木薯通过所述物料输送装置被运送至所述粉碎装置中,然后再进行粉碎。如上所述,本技术是在现有的具有抽吸源的物料输送装置中进行了改进,在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部的弯管本体的内周面上增设耐磨内衬,从而增强了该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部的耐磨性,延长了物料输送装置的弯管部的使用寿命,并且,本技术还将该物料输送装置应用于木薯粉碎系统,降低了木薯粉碎系统中的物料输送装置的输送管道的维修或更换的频率,有利于保证生产顺序并节省了生产成本。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输送装置,该物料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道和与该输送管道连通的抽吸源,所述输送管道具有弯管部,其特征在于,该弯管部包括弯管本体(1)和位于所述弯管本体(1)的内周面上的耐磨内衬(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小明柳树海邓立康黄加军杜金宝郝慧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