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车螺旋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5180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搅拌车螺旋叶片,由两组叶片构成且整体呈双螺旋结构,每组叶片都由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后锥叶片和辅助叶片连接成一体,其中前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中筒叶片整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后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辅助叶片连接在后锥叶片上,且前锥叶片和后锥叶片上都设有返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降低混凝土搅拌车的残余率,提高进料和出料性能,防止商品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车螺旋叶片
技术介绍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广泛运用于桥梁、道路、楼房等建筑施工行业,其搅拌运输混凝土的质量是恒量搅拌车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而在混凝土的搅拌运输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就是搅拌叶片。其结构形状直接影响混凝土搅拌车重要性能。如叶片角度不适合则会使得残余率高,则搅拌车的搅拌筒容量会越来越小,影响正常使用;还会影响混凝土的进料、出料性能,从而影响施工速度和混凝土的质量;更会使得混凝土离析,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性能,造成粘罐、堵管、影响工期等,降低经济效益;其次还影响混凝土结构效果,使 得混凝土表面出现砂纹、骨料外露、钢筋外露等现象;使混凝土强度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破坏结构的安全性能,严重的将造成返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混凝土的匀质性差,致使混凝土各部位的收缩不一致,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特别是在施工混凝土楼板时,由于混凝土离析使表层的水泥浆层增厚,收缩急剧增大,出现严重龟裂现象;极大地降低了混凝土抗渗、抗冻等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因此搅拌车螺旋叶片结构形状十分重要,现有的搅拌车螺旋叶片大都是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的,这样的搅拌车螺旋叶片虽然进料出料速度顺畅、混凝土质量也好、残余率低,但还是需要对此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兀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搅拌车双螺旋结构叶片,该结构叶片经过优化,能够降低混凝土搅拌车的残余率,提高进料和出料性能,防止商品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搅拌车螺旋叶片,由两组叶片构成且整体呈双螺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叶片都由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后锥叶片和辅助叶片连接成一体,其中前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中筒叶片整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后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辅助叶片连接在后锥叶片上,所述前锥叶片和后锥叶片上设有返浆孔。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搅拌车螺旋叶片,更加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后锥叶片和辅助叶片都是采用3 — 5mm的锰板构成。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辅助叶片采用4mm的锰板构成。按照本技术所提供的搅拌车螺旋叶片,另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每组叶片包括十七片主叶片,其中前锥叶片由三片主叶片构成,中筒叶片由八片主叶片构成,后锥叶片由五片主叶片构成,辅助叶片为一片。更进一步的是所述构成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和后锥叶片的主叶片之间采用对接焊接;所述辅助叶片采用整板压制成型;所述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和后锥叶片都是焊接在搅拌筒内壁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返浆孔的直径为100mm。本技术是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搅拌叶片,其是与搅拌罐体的内壁焊接,其中搅拌叶片由17片不同尺寸和不同安装角度的双螺旋叶片组成,各个叶片采用对接焊接。前锥叶片,其螺旋线A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这样能够确保前锥保持合适的搅拌强度,消除搅拌“死料区”,提高混凝土的搅拌匀质度和出料性能,降低残余率。中筒叶片,其螺旋线B为阿基米德螺旋线,主要控制搅拌和进出料性能。对罐体内壁清洗也起着关键作用。后锥叶片,其螺旋线C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这样叶片的圆滑过度保证了进料顺畅和出料连续均匀。辅助叶片,共2片,叶片结构采用整板压制成型,减少焊接,可适用于多种几何尺 寸不同的进料圈,其主要作用是辅助后锥叶片保证出料和进料的效率。在前锥叶片和后锥叶片上设有返浆孔,能更好的保证大坍落度混凝土不发生离析。因此本技术具有能够降低混凝土搅拌车的残余率,提高进料和出料性能,防止商品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右视图。图中I一 16为主叶片,17为辅助叶片,18为返浆孔,A和C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B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该搅拌车螺旋叶片为双螺旋结构,由两组叶片构成,每组叶片由17片小片组成,共34片,其中16片主叶片和I片辅助叶片。根据安装位置将其分为前锥叶片,由主叶片(1.2.3)构成,共6片,并在每块主叶片上都设置返浆孔18且直径为100mm;中筒叶片,由主叶片(4. 5.6. 7.8.9. 10. 11)构成,共16片;后锥叶片,由主叶片(12. 13. 14. 15. 16)构成,共10片,并在其中主叶片(14、15、16)上设置直径为IOOmm的返浆孔18 ;辅助叶片17,每组I片,共2片。搅拌叶片的螺旋角直接影响搅拌车的工作性能,因此,如何设置搅拌叶片螺旋线的螺旋角成了关键螺旋角越大,搅拌性能越差,而出料性能越好;因此相比以前的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本技术方案前锥和后锥采用较大的螺旋角-非等角对数螺旋线,因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相比等角对数螺旋线具有更加光顺、受力更加均匀,且最大应力值小于等角对数螺旋线,可提高出料性能,中筒采用较小的螺旋角-阿基米德螺旋线,提高搅拌性能,且前锥和后锥的螺旋角大于中筒的螺旋角。而前锥叶片后端螺旋角和后锥前端螺旋角采用逐步减小到等于中筒螺旋角,以便叶片之间拟合,即整条螺旋线是采用非等角螺旋线,充分达到提高搅拌性能和出料性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进料时,预拌混凝土由进料装置进入前锥,通过后锥叶片的推动下进入中筒和前锥;运输时,通过中筒和前锥的叶片以一定的速度顺时针旋转(从车头向后看)搅拌,确保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出料时,通过各段叶片以一定的速度逆时针旋转排出 罐体。权利要求1.一种搅拌车螺旋叶片,由两组叶片构成且整体呈双螺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叶片都由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后锥叶片和辅助叶片连接成一体,其中前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中筒叶片整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后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辅助叶片连接在后锥叶片上,所述前锥叶片和后锥叶片上设有返浆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搅拌车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后锥叶片和辅助叶片都是采用3 — 5mm的锰板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车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叶片采用4mm的锰板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搅拌车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叶片包括十七片主叶片,其中前锥叶片由三片主叶片构成,中筒叶片由八片主叶片构成,后锥叶片由五片主叶片构成,辅助叶片为一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车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和后锥叶片的主叶片之间采用对接焊接。6.根据前面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车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叶片采用整板压制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搅拌车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和后锥叶片都是焊接在搅拌筒内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搅拌车螺旋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返浆孔直径为10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搅拌车螺旋叶片,由两组叶片构成且整体呈双螺旋结构,每组叶片都由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后锥叶片和辅助叶片连接成一体,其中前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中筒叶片整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后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辅助叶片连接在后锥叶片上,且前锥叶片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拌车螺旋叶片,由两组叶片构成且整体呈双螺旋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叶片都由前锥叶片、中筒叶片、后锥叶片和辅助叶片连接成一体,其中前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中筒叶片整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结构,后锥叶片整体为非等角对数螺旋线结构,辅助叶片连接在后锥叶片上,所述前锥叶片和后锥叶片上设有返浆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海鹏李庆代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