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039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车,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搅拌筒和托轮,所述搅拌筒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所述托轮支撑所述搅拌筒,所述托轮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小于所述搅拌筒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其中,所述托轮的轴线与所述搅拌筒的轴线可相交于一点,或者所述托轮的轴线与所述搅拌筒的轴线空间相交叉。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甚至消除由于搅拌筒及其物料的重力而带给搅拌车的车体水平方向的分力,从而可减小车体所受到的应力,延长车体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小车体和搅拌筒相关支撑部件的体积和重量,减小车体及相关支撑部件占用空间,降低车辆的自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搅拌车,尤其是涉及可以减小车体水平受力的搅拌车。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搅拌车上,为了在搅拌筒中装更多的料,所以搅拌筒相对于车体是倾斜放置的。如图I至图4所示,示出了相关技术中搅拌车的搅拌筒和托轮之间的关系,以及托 轮的受力状况。其中,图I是相关技术中搅拌车的搅拌筒和托轮之间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A向旋转示意图;图3是相关技术中搅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及托轮受力示意图。如图I和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搅拌车的搅拌筒103倾斜安装在车体104上,搅拌筒103采用托轮102进行支撑,托轮102相对于车体104倾斜安装,搅拌筒103的轴线H与托轮102的轴线h均相平行。进一步,若搅拌筒103上设置有与托轮102配合的滚道101,且,则滚道101的轴线和搅拌筒103的轴线平行或者重合,与托轮102的轴线也是平行的。也即在相关技术中,搅拌筒103的轴线、滚道101的轴线和托轮102的轴线均不相交。相关技术中采用搅拌筒103及托轮102的这种安装方式,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搅拌筒及其内部物料的重力使车体后部上端受到向后的分力、使车体前部上端受到向前的分力,例如,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F为托轮102所受力的方向,Fl为竖直方向的分力、F2为水平方向的分力。可见,搅拌车的车体104后部受到一个向后的分力F2,同理,使车体104的前部受到一个向前的分力,从而导致车体104及车体104上的搅拌筒103和托轮102的支撑部件应力过大、容易损坏。要防止上述故障出现,车体、相应支撑部件的体积和重量就要加大,既占用了空间,又提高了车辆的自重,并增加成本和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减小搅拌筒及其内部物料的重力使车体后部上端受到的向后的力、减小车体前部上端受到的向前的力,从而减小车体受到的应力,在车体和相应支撑部件的体积和重量不增加的情况下,防止车体和相应支撑部件的容易损坏等技术问题或者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搅拌车,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的搅拌筒和托轮,所述搅拌筒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所述托轮支撑所述搅拌筒,所述托轮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小于所述搅拌筒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所述托轮的轴线与所述搅拌筒的轴线可相交于一点,或者所述托轮的轴线与所述搅拌筒的轴线空间交叉。通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因搅拌筒的轴线和托轮的轴线可相交于一点,从而可以减小甚至消除由于搅拌筒及其物料的重力而带给搅拌车车体及相关支撑部件带来的应力,延长车体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小搅拌筒相关支撑部件的体积和重量,减小车体及相关支撑件的占用空间,降低车辆的自重。采用所述托轮的轴线与所述搅拌筒的轴线空间交叉的方案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同样可以改善车体的受力状况、解决车体和支撑部件易损坏的问题。优选地,所述托轮水平安装在所述车体上。该技术方案中,托轮水平安装在车体上,减小了相关技术中因托轮倾斜安装在车体上而给车体在水平方向带来的分力,减小或消除了车体受到的应力。优选地,所述搅拌车包括多个所述托轮,所述多个托轮关于所述搅拌筒的轴线对称安装在所述车体上。使用对称安装的多个托轮来支撑搅拌筒,减小了单个托轮所承受的作用力,使托轮对搅拌筒的支撑更加可靠,而且托轮关于搅拌筒轴线对称设置,可以对搅拌筒的支撑更加稳定。进一步,所述搅拌车包括两个所述托轮,所述两个托轮的轴线与所述搅拌筒的轴 线相交于一点。采用两个托轮,且托轮的轴线与搅拌筒的轴线相交于一点,在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的同时结构简单。优选地,所述托轮的轴线与和所述车体的纵梁中轴线在水平投影面内可相交于一点。即托轮按照其轴线与车体的纵梁中轴线成一定的角度安装,这样可以使托轮更好地与搅拌筒或者其上的滚道相配合;同时,因托轮的轴线与车体的纵梁中轴线成一定的角度,虽然也可以使车体在托轮处受到向前或向后的水平分力,但该水平分力不但不会增加车体受至IJ的应力,而且因方向与相关技术水平分力的方向相反,还可以减小车体受到的应力。优选地,在所述搅拌筒上固定设置有滚道,所述滚道的外壁面与托轮的托轮外壁面相配合。在搅拌筒上固定设置滚道,则通过托轮与滚道的配合和支撑,方便实现托轮对搅拌筒的支撑。优选地,所述滚道的所述外壁面为圆锥面。在该技术方案中,滚道的外壁面为圆锥面,从而在托轮与该外壁面配合时支撑面积最大,还可以减小由于搅拌筒及其物料的重力而带给车体水平方向带来的分力,延长车体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小对车体的体积和重量要求,减小其占用空间,降低车辆的自重。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滚道外壁面锥度的增大,有可能使车体的后部水平方向受到分力的方向,与相关技术中水平受力的方向相反,即车体后部受到向前的水平分力,因此,可以通过调整滚道外壁面的锥度来调整车体水平受力的方向,从而可以调整车体所受应力的大小。优选地,所述滚道的所述外壁面为具有凸弧的圆锥面。即可以对滚道锥形的外壁面进行修磨,使之具有一定凸弧度的锥面,方便与托轮的配合和滚动。优选地,所述滚道固定在所述搅拌筒的中部筒和/或后锥筒的外壁面上。滚道可以设置在搅拌筒的中部筒的外壁面上,也可以设置在搅拌筒的后锥筒的外壁面上,或者同时设置在中部筒和后锥筒上,可方便实现托轮对搅拌筒的支撑。优选地,所述托轮外壁面为圆锥面或者圆柱面。在该技术方案中,与滚道的外壁面配合的托轮外壁面最好也是圆锥面,这样托轮与滚道的配合面接触面积大、支撑好,但是,托轮外壁面也可以是圆柱面,这样可以使用相关技术中的托轮,降低成本和提高托轮的适用性。综上所述,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小甚至消除由于搅拌筒及其重物的重力而带给搅拌车的车体水平方向带来的分力,延长车体的使用寿命,以及减小车体及搅拌筒支撑部件的体积和重量的要求,减小车体及相关支撑部件的占用空间,降低车辆的自重。附图说明图I是相关技术中搅拌车的搅拌筒和托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是图I中的A向旋转示意图;图3是相关技术中搅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及托轮受力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搅拌车的搅拌筒和托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向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搅拌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D部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7中E向示意图;图10是图7实施例中滚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至图10中,各个部件和标号的对应关系为I滚道 11外壁面 12端面 13内壁面2托轮 21托轮外壁面3搅拌筒 31前锥筒 32中部筒 33后锥筒4 车体H搅拌筒轴线 L托轮轴线 0搅拌筒轴线与托轮轴线相交点M车体纵梁中轴线 P车体轴线和托轮轴线的相交点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搅拌车的搅拌筒和托轮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是图5中C向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搅拌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4)、安装在所述车体(4)上的搅拌筒(3)和托轮(2),所述搅拌筒(3)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所述托轮(2)支撑所述搅拌筒(3),所述托轮(2)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小于所述搅拌筒(3)的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所述托轮(2)的轴线与所述搅拌筒(3)的轴线可相交于一点,或者所述托轮(2)的轴线与所述搅拌筒(3)的轴线空间相交叉。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轮(2)水平安装在所述车体(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车包括多个所述托轮(2 ),多个所述托轮(2 )关于所述搅拌筒(3 )的轴线对称安装在所述车体(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车包括两个所述托轮(2),所述两个托轮(2)的轴线与所述搅拌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戴小标赵跃文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