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盛富春专利>正文

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布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311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布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安装在副车架(1)上的前立柱(8),安装在副车架(1)上或者回转密封支架(3)上并位于前立柱(8)与回转支撑体(4)之间的后立柱(6),前立柱(8)与后立柱(6)之间连接有前拉筋(7),后立柱(6)与回转支撑体(4)的固定组件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5)。通过安装在副车架上的前后立柱对回转支撑体的固定组件进行牵拉,使搅拌筒不能后移,并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上坡时搅拌筒的后坐力平稳地分解到副车架各处,从而提高了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布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特别涉及一种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布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技术介绍
由于盛富春专利技术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搅拌筒的回转密封技术(专利号201010532751. X ;201020592554. 2 ;201010532751. X ;201020502017. 4 ;201020502022. 5 ; 201010260421. X ;等等),在工业上实现了混凝土搅拌筒旋转状态下的端口密封,从而能够将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地布置在运输车上,以提高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性能,并因此改善了混凝土的质量。实践中发现,当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布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驶在上坡路段,特别是陡坡路段时,搅拌筒受到的牵引力较大,有可能对搅拌筒的动力系统、搅拌筒与副车架之间的连接机构以及回转密封机构造成冲击,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布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在搅拌筒后端与副车架之间建立连接关系,避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上坡时因搅拌筒后坐对系统的冲击。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布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副车架,安装于副车架上并带有旋转驱动机构的搅拌筒,其中搅拌筒的进出料端口位于搅拌筒的后端,在副车架上安装有回转密封支架,在回转密封支架上通过悬浮连接方式安装有回转支撑体,所述的回转支撑体包括与回转密封支架相连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副车架上的前立柱,安装在副车架上或者回转密封支架上并位于前立柱与回转支撑体之间的后立柱,前立柱与后立柱之间连接有前拉筋,后立柱与回转支撑体的固定组件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安装在副车架上的前后立柱对回转支撑体的固定组件进行牵拉,使搅拌筒不能后移,并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上坡时搅拌筒的后坐力平稳地分解到副车架各处,从而提高了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布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副车架1,安装于副车架I上并带有旋转驱动机构的搅拌筒2,其中搅拌筒2的进出料端口位于搅拌筒2的后端。在副车架I上安装有回转密封支架3,在回转密封支架3上通过悬浮连接方式安装有回转支撑体4。所述的回转支撑体4包括随搅拌筒2同步旋转的回转组件以及通过悬浮连接方式与回转密封支架3相连的固定组件,所述回转组件与搅拌筒2的进出料端口法兰连接,所述固定组件的后端连接有密封端盖。所述的回转支撑体4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照公开号为CN10202994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搅拌筒进出料口回转密封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的相关记载。 本技术还包括安装在副车架I上的前立柱8,安装在副车架I上或者回转密封支架3上并位于前立柱8与回转支撑体4之间的后立柱6,前立柱8与后立柱6之间连接有前拉筋7,该前拉筋7也可以采用连接梁形式。后立柱6与回转支撑体4的固定组件之间连接有连接螺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搅拌筒水平或者小角度布置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副车架(1),安装于副车架(I)上并带有旋转驱动机构的搅拌筒(2),其中搅拌筒(2)的进出料端ロ位于搅拌筒(2)的后端,在副车架(I)上安装有回转密封支架(3),在回转密封支架(3)上通过悬浮连接方式安装有回转支撑体(4),所述的回转支撑体(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富春
申请(专利权)人:盛富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