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国平专利>正文

柔性基板LCD的制作方法及其柔性基板LCD技术

技术编号:7897447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3:54
柔性基板LCD的制作方法及其柔性基板LCD,其中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取向膜制作步骤,印刷隔垫物步骤,在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胶粒,在每粒所述胶粒内至少包含有一粒球状隔垫物;印刷封框胶步骤,在所述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预定形状的封框胶,并预留灌晶口;覆板及固化步骤,灌晶及封口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将球状隔垫物连同胶粒印刷在柔性基板表面上,并在覆板时,连同封框胶一起将上、下柔性基板固定在一起,这样,球状隔垫物也同进定位在胶粒内,与上、下柔性基板之间连接牢固,既使在液晶迅速扩散,也不会出现因为球状隔垫物附着力不够而被冲动的问题,解决了LCD显示屏的盒厚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基板IXD的制作方法及其柔性基板IXD。
技术介绍
现有的IXD —般包括上基板100、下基板200,所述上基板100和下基板200通过封框胶300固定连接,为了保证一定的盒厚,在下基板100和下基板200之间设有隔垫物400,在除去隔垫物400所占用的空间之后的剩余空间内,充满了液晶材料500 (参见图3)。这种IXD的通常做法是在上基板100或下基板200 —侧表面,用喷涂的方法将隔垫物400 (大多采用球状隔垫物)均匀地喷涂在基板的表面上,在另一块基板的一侧表面,采用印刷的方法印上封框胶300,预留灌晶口,将两块基板分别带有隔垫物400和封框胶 300的那一侧相对贴合,根据所使用的封框胶的材料不同,采用热固法或UV照射法将两基板固定连接,然后,通过在封框胶300上预留的灌晶口灌入液晶材料500,封口即得成品。上述LCD制作过程中,灌晶工艺一般采用真空灌晶,当真空灌晶大气开放瞬间,大气压同时加压在上、下基板上,由于基板间是真空状态,基板间的液晶由于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迅速扩散,液晶在迅速扩散的过程中,会对球状隔垫物产生一定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使得固着力较弱的球状隔垫物就会随着液晶流动方向而移动,造成球状隔垫物在两基板之间分布不均,没有球状隔垫物的地方,两基板内凹600,球状隔状物堆积的地方,两基板凸起700,从而造成IXD的盒厚不均(如图4所示),显示时,在显示屏上会出现亮点或暗点。这种现象在带有柔性基板的LCD,即至少包括一块柔性基板的LCD中,其缺陷尤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向社会提供一种可以制作出LCD盒厚均匀的柔性基板LCD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盒厚均匀的柔性基板LCD。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柔性基板LCD的制作方法,包括带透明电极的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包括如下步骤,(I)、取向膜制作步骤,分别在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的透明电极上制作取向膜;(2)、印刷隔垫物步骤,在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胶粒,在每粒所述胶粒内至少包含有一粒球状隔垫物;(3)、印刷封框胶步骤,在所述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预定形状的封框胶,并预留灌晶口 ;(4)、覆板及固化步骤,将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带有透明电极的一侧相对,使所述柔性上基板覆盖在所述柔性下基板上;根据封框胶和胶粒的材料不同,采用热压或UV照射的方法,将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通过胶粒和封框胶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液晶盒;(5)、从所述灌晶口灌晶,并将灌满液晶材料的液晶盒的灌晶口封住。如果在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之间设有多个相同形状的封框胶单元,还可以在上述第(5)步之前,设有冲压成形步骤,即,利用与封框胶形状一致的模具,沿封框胶外边沿冲压成单个液晶盒。在所述第(5)步之后,还可以设有偏光片粘贴步骤,在灌有液晶的液晶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粘贴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上述方法中,所述胶粒的材料和封框胶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柔性基板IXD,包括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在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上透明电极和下透明电极,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通过封框胶固定连接,在所述上透明电极和下透明电极上分别设有上取向膜和下取向膜,在所述上取向膜和下取向膜之间设有球状隔垫物和液晶材料,在所述球状隔垫物外壁上设有胶体,所述胶体将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连接在一起。上述LCD中,所述胶体的材料和封框胶的材料可以是相同的。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将球状隔垫物连同胶粒印刷在柔性基板表面上,并在覆板时,连同封框胶一起将上、下柔性基板固定在一起,这样,球状隔垫物也同进定位在胶粒内,与上、下柔性基板之间连接牢固,既使在液晶迅速扩散,也不会出现因为球状隔垫物附着力不够而被冲动的问题,解决了 LCD显示屏的盒厚不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明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IXD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变形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基板LCD的制作方法,包括带透明电极的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包括如下步骤,(I)、取向膜制作步骤,分别在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的透明电极上制作取向膜;取向膜的制作,可以采用常规的方法,即在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的透明电极上分别涂覆取向膜,经固化后用摩擦布进行定向处理;(2)、印刷隔垫物步骤,在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胶粒,在每粒所述胶粒内至少包含有一粒球状隔垫物;印刷隔垫物的具体方法是,首先在印刷辊上均匀设置许多半球状的凹点,在印刷胶体中预先混合有球状隔垫物,柔性基板(可以是上柔性基板或下柔性基板)通过印刷机时,印刷机将在柔性基板的表面印出半球状胶粒,在胶粒中含有球状隔垫物;(3)、印刷封框胶步骤,在所述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预定形状的封框胶,并预留灌晶口 ;(4)、覆板及固化步骤,将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带有透明电极的一侧相对,使所述柔性上基板覆盖在所述柔性下基板上;根据封框胶和胶粒的材料不同,采用热压或UV照射的方法,将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通过胶粒和封框胶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液晶盒;(5)、从所述灌晶口灌晶,并将灌满液晶材料的液晶盒的灌晶口封住。 显然,在上述方法中,所述胶粒的材料和封框胶的材料最好是相同的,这样可以在第(4)中采用一种固化方式,就可以将胶粒和封框胶一次固化,如都采用热压固化胶或UV照射固化胶。假设在印刷封框胶时,在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之间印刷了多个相同形状的封框胶单元6(参见图2),这样,就可以在上述第(5)步之前,设有冲压成形步骤,也就是利用与封框胶形状一致的模具,沿封框胶外边沿冲压成单个液晶盒,然后实施灌晶封口步骤,即第(5)步。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如生产柔性眼镜镜片,就可以预先印制出多个封框胶,用一次冲就可以生产出几十个或上百个结构相同的单个柔性眼镜镜片。根据需要,还可以在所述第(5)步之后,设有偏光片粘贴步骤,在灌有液晶的液晶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粘贴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柔性基板IXD,包括柔性上基板I和柔性下基板2,在所述柔性上基板I和柔性下基板2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上透明电极和下透明电极,所述柔性上基板I和柔性下基板2通过封框胶3固定连接,在所述上透明电极和下透明电极上分别设有上取向膜和下取向膜,在所述上取向膜和下取向膜之间设有球状隔垫物4和液晶材料5,在所述球状隔垫物4外壁上设有胶体41,所述胶体41将所述柔性上基板I和柔性下基板2连接在一起。显然,上述IXD中,所述胶体41的材料和封框胶3的材料最好是相同的材料,这样,有利于在覆板和固化采用相同的技术进行一次性固化,如胶体41的材料和封框胶3材料都采用热压固化胶,则在覆板和固化时采用热压固化,如胶体41的材料和封框胶3材料都采用UV照射固化胶,则在覆板和固化时采用UV照射固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基板LCD的制作方法,包括带透明电极的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向膜制作步骤,分别在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的透明电极上制作取向膜;(2)、印刷隔垫物步骤,在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胶粒,在每粒所述胶粒内至少包含有一粒球状隔垫物;(3)、印刷封框胶步骤,在所述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预定形状的封框胶,并预留灌晶口;(4)、覆板及固化步骤,将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带有透明电极的一侧相对,使所述柔性上基板覆盖在所述柔性下基板上;根据封框胶和胶粒的材料不同,采用热压或UV照射的方法,将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通过胶粒和封框胶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液晶盒;(5)、从所述灌晶口灌晶,并将灌满液晶材料的液晶盒的灌晶口封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基板LCD的制作方法,包括带透明电极的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向膜制作步骤,分别在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的透明电极上制作取向膜; (2)、印刷隔垫物步骤,在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胶粒,在每粒所述胶粒内至少包含有一粒球状隔垫物; (3)、印刷封框胶步骤,在所述柔性上基板或柔性下基板印制预定形状的封框胶,并预留灌晶ロ ; (4)、覆板及固化步骤,将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带有透明电极的ー侧相対,使所述柔性上基板覆盖在所述柔性下基板上;根据封框胶和胶粒的材料不同,采用热压或UV照射的方法,将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通过胶粒和封框胶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液晶盒; (5)、从所述灌晶ロ灌晶,并将灌满液晶材料的液晶盒的灌晶ロ封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柔性基板LC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5)步之前,还设有冲压成形步骤,如果在所述柔性上基板和柔性下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陈国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